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廣東新會葵藝傳承千年 探索創新融合煥發活力

發佈時間:2023-03-12 13:12:26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程景偉 麥瑞聰 | 責任編輯:鄭偉
廣東新會葵藝傳承千年探索創新融合煥發活力
製作新會葵扇 麥瑞聰 攝

“新會葵藝在新時代逐漸向工藝品或藝術品的方向發展。”新會葵藝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專題研討會近日在廣東江門新會舉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新會葵藝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廖惠林分析了新會葵藝的發展趨向。

研討會上,廖惠林講述了新會葵製品向葵工藝品的轉型過程。他認為,蒲葵的天然植物屬性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新材料及新工藝的融合下,新會葵藝將走出一片新天地。

與會專家參觀新會葵藝傳承基地 麥瑞聰 攝
與會專家參觀新會葵藝傳承基地 麥瑞聰 攝

新會是著名的僑鄉,也因盛産蒲葵,素有“葵鄉”的美譽。新會葵藝歷史悠久,東晉時期已開始葵樹種植和葵藝加工。經過千餘年的探索,新會人將編織、繡花、繪畫和印花等工藝融為一體,使葵藝産品的加工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葵業最興盛時期,新會有300多家葵廠,500多個花色品種。

面向未來,如何進一步弘揚新會葵文化,推動葵文化傳承與創新融合,備受外界關注。對於新會葵藝煥發新活力的方向,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專家委員會委員、原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杜佐祥認為,依託新會葵藝非遺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文旅品牌,走多元化發展道路,推動非遺傳承保護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與勃勃生機。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非遺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非遺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陳希作“新會葵藝可持續性創新與設計的思考”主題發言時稱,回歸服務高品質生活是傳統工藝美術發展的目標,包括新會葵藝在內的傳統工藝只有回歸生活,才能真正走入人們的內心。廣大專業工作者只有貼近生活、服務人民,才能確保立足傳統工藝美術高品質創作的基點,樹立中國工匠精神,創造中國美學價值。

與會專家參觀新會南坦葵林 麥瑞聰 攝
與會專家參觀新會南坦葵林 麥瑞聰 攝

江門持續推動年輕一代增進對新會葵藝的認識。江門正高級教師梁新明表示,當地中小學校以勞動基地建設為抓手,賦能新會葵藝校本課程創新性發展,協同校外、社會等資源打造新會葵藝課程體系,引導青少年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落實立德樹人目標。

新會葵藝區級代表性傳承人趙瓊花稱,要持續推動新會葵藝進校園,引導青少年一代了解學習新會葵藝,讓這項非遺得以薪火相傳。

研討會還開展老葵藝人與青少年同臺展演活動,展現了新會葵藝的精湛技藝。隨後,與會專家還實地考察了南坦葵林和新會葵藝傳承基地。據了解,南坦葵林保存著1500多畝蒲葵林,具有上百年曆史。(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