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春風花草香,“國潮”增芬芳

發佈時間:2023-03-11 09:39:00 | 來源:安徽日報 | 作者:晉文婧 | 責任編輯:蘇向東

草長鶯飛,和春天一起回歸的,還有各地的絢爛花海。花有“國潮屬性”,也是“社交符號”,拓展賞花經濟的空間,留駐花的顏值,需要依託深厚的歷史文化與良好的生態環境,融合藝術、文教、科普等業態,激發“花文化”的長久生命力。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踏青賞花依然是人們迎接春日的重要活動。“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梅花早已報春,驚蟄時分,梨花、櫻花、油菜花、桃花等也將進入最佳觀賞期。鄉村的花木林、城市的街道公園裏,滿園春色迎接八方來客。大數據顯示,近一週內,“賞花”相關關鍵詞搜索熱度環比上漲175%。

安徽的賞花勝地,從南到北各有特色。近日,黃山市氣象局發佈了該市2023年油菜花期預報,綜合分析今年該市油菜初花期于3月上旬出現,平原油菜花、梯田油菜花將陸續登場。當然,還有碭山梨花風姿綽約、亳州芍藥代言藥都、當涂桃花張揚熱烈、大別山映山紅盛綻主峰,公園裏鬱金香嬌艷欲滴……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因為,花是自然之美的精華,是中國人眼裏源於生命和自然的美的符號意象。從古到今,人和花,都怕“誤了東風”。以花寄情,是傳統文化鮮艷明媚的組成部分。古人毫不吝嗇地在詩文中表達對春天的熱愛、對美的追慕,“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描繪煙花盛景,“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寄語問候親朋……在唐朝,詩人楊巨源在《城東早春》中寫道“詩家新景在新春,綠柳新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在南宋,有詩人寫道“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花開時節,呼朋引伴,徜徉春光,古來如此。

我們可以在為數眾多的“春景圖”中一窺當年古人賞花盛況。安徽博物院、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均藏有多幅以春景為主題的古畫。清代無款《春閨觀雙飛圖軸》,畫中繪少女春日時節獨立窗前,窗前粉桃綻放,綠柳紛披,雙燕飛舞其間,呼朋引伴,洋溢著春天的氣息。清代姜筠的《桃花鶵鴨折扇面》則描繪了“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情景,桃花盛開,春日融融。

再深入探究,我們獲悉,古人還把花期和節氣聯繫起來,自農曆小寒至穀雨分為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信。據清代文獻記載:“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薔薇;春風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不同花信賞不同的花。賞花、惜花、護花,歷朝歷代有關花的神話傳説、詩詞歌賦、書畫藝術不勝枚舉,瑰麗的“花”文學、藝術、民俗等,集中于“花朝節”。

“花文化”源遠流長,中國傳統的賞花意趣與傳統文化的審美趣味走向一致,當代賞花經濟擴大規模,烘托盛景,讓青山變成金山,以顏值帶來産值,給中國人的生活注入了繽紛的色彩、無窮的活力。

傳統為什麼如此“潮”?

逢春賞花,對於國人而言,是一項大眾化的審美活動;繁花盛景,對於很多年輕人而言,也是“時尚大片”的底色。在此勝景之下,傳統文化與新生活産生了有意思的碰撞,觸發了很多不同凡響的賞花“熱點”。

合肥匡河沿線的梅林近日綻放,花團錦簇、燦若雲霞,成為了當地熱門的春景打卡地。這片梅花林位於主城區當中,1400余株梅花沿著匡河依次生長,綿延約700米。梅林和河流、橋梁、鐵路等相互映襯,移步換景,深得年輕人的鍾情。有不少人特意帶著攝影攝像裝備守候在這裡,希望能拍下他人“旅行筆記”中已被數次推薦的“開往春天的列車”之同款美景。

熱門打卡地太遠、人太多?年輕人也願意分享“街邊春景”。為了拍出更有春日氛圍感的照片,一些免費的小眾賞花地成了遊人們的新去處,並出現在網友的筆記攻略中。合肥市廬陽區北一環財富廣場樓下的一棵櫻花樹,無意中成為“網紅”,每年櫻花盛開時節,都有網友在樹下直播打卡,與粉絲們雲上分享。

夜間賞花,則是近年來一些年輕遊客打卡賞花地的新玩法。安慶的菱湖公園種植有櫻花、牡丹,遊湖賞花的人們,津津樂道于“菱湖夜月”。亳州的亳藥花海和梨花世界,與當地南湖公園燈光水舞秀形成一條賞花線路。白天人流擁擠的賞花地,到了夜晚反而能拍出別樣風采,受到年輕遊客的歡迎。

一些年輕人,還會選擇穿上漢服去賞花拍照。如安慶師範大學、合肥工業學校的漢服社團,已經持續數年將穿著漢服與慶祝傳統節日“花朝節”聯繫起來,與“同袍”們舉辦遊藝活動,拜禮百花神,對花撫琴、賞花品茗……

花的“國潮屬性”,使之在當下擁有了“社交符號”的意義。從獵奇、好奇,到融入日常,當代青年是傳統習俗的積極認知者與實踐者。把娛樂文化融入傳統文化的年輕人,以多種方式的創意創新,裝點每一次相聚相會,衍生每一個青年文創,給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綠地”何以成“福地”?

在網路社交平臺上,合肥匡河梅林擁有網紅標簽,吸引八方來客。而在當地居民看來,這片梅林周邊有10多個小區,居民出門步行50米就可盡情享受春光,是最大的受益者。

花兒當“網紅”,也要能“長紅”。標準之一,或許正是在於這片花兒所生長的綠地,能否成為居民的福地,能否滿足大眾在十五分鐘生活圈內親近自然、休閒遊憩的精神需求,確如那首詩所描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人與景,和諧共生,互相成就。

有意思的是,近年來,一系列有關花卉和植物的圖書也逐漸熱銷並廣受好評,如《草木有趣:跟著二十四節氣過日子》《花卉:一部圖文史》等書籍,有的將古詩文與植物學知識結合,有的將節氣與民俗活動融為一爐。在“開門見花、出門見景”的情形之下,那些花兒,成為生活軌跡的一部分,人們自然會提升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追求,提升生態環境科學化的認知需求。

記者在合肥市匡河沿線另一處新建公園內看到,每一株姿態萬千的苗木都將它的名字展示在前方,“大葉早櫻”“八角金葵”……從高大的喬木到低矮的灌木,花兒朵朵開,可謂植物科普園地。附近小學的學生們放學後熱衷來此玩耍,不為拍照,只是“被神奇的植物世界所吸引”。據了解,為了在保護匡河生態的同時打造親水空間,當地園林部門因地制宜在10多公里的匡河沿岸打造了帶狀的敞開式河道公園,形成了香樟林、櫻花林等“一河十二園”的生態景觀群,惠及周邊3萬多名居民。

“花樣”景觀帶,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省內各地。蕪湖街頭玉蘭花亭亭玉立,十里江灣更是姹紫嫣紅,路人隨手就可拍出“大片”。馬鞍山的慈湖河景觀帶,也是居民家門口的生活長廊,附近居民喜歡沿著慈湖河晨練。大型開放式公園、街頭遊園、小微綠地,近年來在各地相繼涌現,人在城中,城在園中,精巧別致的街頭遊園、綠地讓市民推窗見綠。宜居宜業宜遊的城市圖景,提升了市民們生活的幸福感,增強了人民群眾對於生態環境的關注與保護意識。

花開花落,花期總有限。如何把賞花的“短期盛況”變為“長期勝景”,需要依託深厚的歷史文化與良好的生態環境,融合藝術、文教、科普等業態,激發“花文化”的長久生命力。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