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焚書》選段,由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選送。 邊穎川 攝
中新網福州3月9日電 (葉秋雲)“新生代演員青黃不接,地方劇種普遍面臨著這個問題。”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主任(前身為:廈門市歌仔戲劇團)林德和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
第十六屆福建省戲劇水仙花獎決賽自3月1日鳴鑼開賽,按照賽事安排,本次決賽為期12天。7日當天,廈門藝術學校和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的參賽演員在福州市福茗戲苑亮相,嫋嫋余韻間,濃郁的閩南鄉土氣息撲面而來。
歌仔戲,又名薌劇,亦稱子弟戲,是福建五大劇種之一,2006年入選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它以民間故事為主,唱腔道白使用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富有地方特色又具有國際影響的寶貴文化資源。
一聲戲腔,兩岸共鳴。林德和直言,歌仔戲根在大陸,形成于台灣,是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地方劇種。短短百年曆史,卻在迂迴婉轉的曲調聲中,用鄉音、鄉情演繹著人世悲歡離合。
2008年,由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與台灣唐美雲歌仔戲團共同創作的《蝴蝶之戀》亮相,這是海峽兩岸首次全面合作創演大型歌仔戲劇目。兩岸戲劇界稱其為“歌仔戲藝術發展的里程碑”,台灣媒體更稱其為“破冰之旅”。林德和表示,自那以後,兩岸歌仔戲藝人來往愈發密切。
正因歌仔戲的“兩岸”屬性,短短百年時間,這個地方劇種發展迅速。林德和感慨道,如今老演員成批次退休,戲曲新人的培養需要較長的週期,後繼誰人?是劇團一直憂慮的。“明年,像我一樣‘60後’的演員有十幾位退休。”
廈門藝術學校歌仔戲班學生楊婉婷(右一)正在給同學整理粧發。 葉秋雲攝
沒有人,何來戲?戲曲人才不能斷,這是所有演員、樂手、編劇的共識。2018年,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與廈門藝術學校合作,進行六年制大專委培,2024年,這批學員將學成畢業。
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副主任莊海蓉告訴記者,他們為了讓這批學生能夠儘快掌握歌仔戲的精髓,可以説是舉全團之力在培養。中心派出優秀演員進入校園手把手教學,“以行當帶行當,以戲帶功,以老帶新”的方式對他們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正在給同學整理粧發的“00後”廈門藝術學校歌仔戲班學生楊婉婷是莊海蓉的學生之一,當天下午參加了歌仔戲《丁山哭靈》選段的演出,飾演薛丁山一角。對於莊海蓉所説的“以行當帶行當,以戲帶功,以老帶新”,楊婉婷表示,受益匪淺。
莊海蓉擅長反串小生,楊婉婷也喜歡這一行當,莊海蓉曾指導楊婉婷《十八相送》《丁山哭靈》等歌仔戲選段。楊婉婷説:“在莊老師的身上,我領悟到了女性反串小生的韻味和劇目角色的特點以及如何用唱腔、道白去詮釋角色。”
對於新生代演員如何努力去“挑大梁”,楊婉婷表示,老師所教授的知識打基礎,再從外吸取新知識,二者疊加才能更上一層樓、越走越遠。
戲曲新人的培養至關重要,歌仔戲走向年輕一代觀眾也非常有必要。莊海蓉表示,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一直致力於讓更多人接觸歌仔戲,尤其讓歌仔戲走向年輕一代。近些年,歌仔戲進校園活動正如火如荼開展,廈門已有多所小學成立歌仔戲社團。
歌仔戲的海外戲迷也很多,因為經常外出演出,廈門市歌仔戲劇團曾被文化和旅遊部評為“文化出口單位”。新加坡就是主要的出口地之一。“東南亞地區戲迷的熱捧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去傳承和發展歌仔戲。”林德和透露,他們正在謀劃下一趟歌仔戲赴新加坡表演之旅。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