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今年全國兩會上,廖昌永、辛麗麗、谷好好等來自上海文藝界的代表委員紛紛表示,要努力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創新創造活力,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這個春天,要以文藝繁榮回應時代召喚,為持續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推進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而奮力奔跑。
廖昌永:
打開圍墻,使優質文化資源融入街區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帶來了兩份提案,分別聚焦人民城市建設和創新人才培養,“這次參會我圍繞校園優質文化資源如何融入城市街區建設,以高品質人才培養與文藝創作服務和回饋社會等主題建言”。據廖昌永介紹,目前,上海音樂學院校區提升工程項目一期已竣工開放,部分圍墻拆除與街區直接相連;二期工程正在有條不紊地往前推進,今年年底按計劃能夠收尾。
打開上音圍墻,讓校園優質資源融入城市文化建設
貫徹人民城市理念,上海音樂學院“淮海路校區提升工程”在去年9月取得階段性成果。現在,廣大市民遊客已能看到,融入衡復歷史風貌保護區的3300平方米的“上音花園”、美輪美奐的“音樂城堡”等歷史保護建築與上音歌劇院交相輝映。這些都成為上音校園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市民遊客可以在這裡休憩、學習、看展覽,到上音歌劇院聽音樂會,觀看歌劇芭蕾,也可以到淮海中路1131號的“音樂城堡”偶遇大師。
“高校要通過校園開放,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為目標,與周邊單位、地標等充分融合,形成多維度的城市文化空間,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品質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們打開校園圍墻,就是希望把學校的文化資源分享給更多百姓,讓大家可以在這裡感受到藝術氛圍。”廖昌永表示,上音始終秉持“培植國民美與和的神志及其藝術”辦學理念,既要培養職業音樂家,也要肩負起城市文化建設的責任。
以位於淮海中路1131號的“音樂城堡”為例,廖昌永説未來這裡將成為上海城市音樂會客廳。“上音歌劇院演出季裏包括音樂會在內的各類演出,可以在‘音樂城堡’定期進行節目導賞,市民遊客有機會在其中感受熱烈討論的音樂家們的風采。”而淮海中路1189號的英國花園建築風格樓房,被上音規劃為美育樓。“用校園創始人蔡元培先生名字命名的元培大講堂將在這裡舉辦,同時,中國近現代珍貴的文獻、樂器、近現代書畫作品等也會進行展陳,使這裡成為廣大市民接受美育熏陶的重要場所,並與外面3300平方米的花園連成一片,形成一片融于衡復風貌保護區的休憩空間和建築可閱讀空間。”廖昌永表示,要讓老百姓切實享受到高品質的導賞和講座,提高大家的審美眼光。
記者了解到,上海音樂學院校區提升工程項目二期預計在今年底完工,上音校園內部的公共區域未來也會陸續向大眾有限開放,讓大家沉浸式體驗高等音樂學府的氛圍。廖昌永建議,在校園開放的過程中,高校要進一步以人民需求為目標,加強高校在職業技術教育、社會培訓和社會文化服務方面的實踐和探索,滿足社會各階層人民的教育需求,構建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
自主舉辦國際音樂比賽,助推中國聲音傳播
針對藝術類高校人才培養的話題,廖昌永建議,要對外推動拔尖創新人才到國際重大賽事、頂級音樂節、音樂場館演出,在國際舞臺上讓我國拔尖創新人才脫穎而出,同時傳播中華優秀音樂文化,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文化自信,我們不但要走出去參加比賽,也要‘請進來’,自主舉辦重要國際音樂比賽,創新機制培養音樂拔尖創新人才實現高品質發展。”
縱觀世界範圍內,許多頂尖院校都以舉辦高水準的音樂比賽來實現人才選拔和實踐培養。而上海音樂學院成功舉辦了三屆的“中國藝術歌曲國際聲樂比賽”,是世界上首個以演唱中國藝術歌曲為主題的專項音樂賽事,共有來自美國、德國、義大利、俄羅斯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2855名選手參賽,為傳播中國音樂文化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三百年曆史的國際最古老音樂出版社德國大熊出版社因此慕名而來編輯出版《玫瑰三願:中國古典詩詞音樂藝術歌曲16首》,成為首本在歐洲使用的中國藝術歌曲教材。
“這些年來,有不少外國參賽者來學唱中國藝術歌曲,而且水準越來越高。我們希望通過自主舉辦重要國際音樂比賽,讓中外音樂從業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音樂教育的現狀;也希望未來有更多外國友人可以演奏演唱中國音樂,並從中國故事中獲得靈感創作新的作品。”廖昌永説,自主舉辦賽事將增進中外交流、開拓學生眼界,讓中國聲音傳播到更廣更遠的地方。
曾經,歌劇被視為高高在上的殿堂級藝術;如今,越來越多的歌劇、音樂劇新人在抖音等網際網路平臺走紅,通過直播、互動等新型傳播方式“飛入尋常百姓家”,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建議,音樂工作者要研究並利用好網際網路技術,創作出有中國特色、中國自信,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
辛麗麗:
提升文藝創造力,讓人民生活更充盈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社會文明進步離不開文化文藝的滋養。經過40多年的努力探索,上海芭蕾舞團已經成為具有國際化理念、專業化水準、市場化運作的中國頂尖芭蕾舞團,形成了典雅、極致、時尚的“海派芭蕾”藝術風格。“海派芭蕾在上海文化土壤中生長,在一代代上芭人的青春裏綻放。”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説,“作為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我們要牢記‘國之大者’,滿懷為民深情、創作激情、奮鬥熱情,在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征程中,用文藝抒寫中華文明新篇章。”
作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中堅力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力量,國有文藝院團始終以“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為中心任務。上海芭蕾舞團著力挖掘中華文化資源,弘揚民族精神,抒寫革命情懷,打造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等精品力作。今年,上芭將推進上海市委宣傳部委約作品、原創芭蕾舞劇《百合花》的創作。《百合花》根據茹志鵑同名小説改編,表現戰爭年代崇高純潔的人性美。“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提升文藝創造力,創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辛麗麗透露,上芭還計劃推出“2023年海派芭蕾演出季”,助推上海演藝大世界建設,10余部不同題材的口碑佳作將輪番精彩上演。
近年來,上海芭蕾舞團不斷拓展國際化視野,加強國際化藝術合作。“我們要發揮文藝在跨文化溝通交流上的優勢,用國際一流的藝術水準讓中華文化之花綻放於世界舞臺。”辛麗麗告訴記者,《花樣年華》《馬可·波羅》《長恨歌》等都是與國外藝術家合作創作、用芭蕾語言講述中國故事的優秀作品。今年下半年,上芭將受邀赴荷蘭演出經典版《天鵝湖》,其中阿姆斯特丹站演出預計在卡雷劇院駐場演出17場。《天鵝湖》巡演還將邀請來自英國皇家芭蕾舞團、英國國家芭蕾舞團、德國斯圖加特芭蕾舞團的明星演員參與,與上芭演員同臺切磋交流。“我們將著眼于國際視野下的對外交流,穩步推進赴歐洲等地的境外巡演,同時發揮線上演出功能,開展雲上文化輸出,持續增強全球藝術傳播力。”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辛麗麗提交了《加快推進舞蹈美育進校園》提案。她認為,舞蹈美育進校園應貫徹“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完善舞蹈美育教育工作機制,有效填補“雙減”後的空間。今年上芭將繼續深化“芭蕾公益公開課”“上海腦癱兒童芭蕾訓練營”等公益品牌項目,努力用高尚的文藝引領社會風尚。在辛麗麗看來,“舞蹈美育是美育工作的重要一環,可以引領人們通過學習舞蹈陶冶情操、健康身心、提升意志品格、激發創新創造活力,進而提高綜合素質、促進全面發展”。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