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展品選介

發佈時間:2022-08-04 09:38:48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佚名 | 責任編輯:秦金月

《龍藏》雕版(清)

又稱《乾隆大藏經》,為清代官刻漢文大藏經。于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開雕,乾隆三年(1738)竣工,至今已有近300年曆史。全藏共1670部、7240卷,雕成經版79036塊,收錄經、律、論、雜著等內容。每塊雕版寬75釐米、高29釐米、厚4釐米。2022年,《龍藏》雕版開始入藏國家版本館。

《四庫全書》(清)

我國現存最大的一部官修叢書,收錄了從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分重要典籍,是對中國有文字記載以來所存文獻的最大整合與匯總。編纂完成後,抄寫七部藏于全國各地。歷經滄桑後,只有三部原本保存至今。

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設立了“淵溯津瀾——《四庫全書》文瀚合璧”古籍展,首次同臺展示文淵閣、文溯閣、文津閣、文瀾閣四閣《四庫全書》的真本和倣真影印版本。

“斯文在茲——中華古代文明版本展”展品

刻符黑陶罐(良渚)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時期文物,1987年浙江杭州余杭區南湖出土。高26.4釐米,口徑12.8釐米,腹徑25釐米,底徑19釐米,夾砂黑皮陶。肩部及上腹部刻有亦圖亦文的8個符號,是單獨文字向系統文字的過渡,對中國文字的起源具有極高研究價值。

何尊(西周)

西周早期青銅器,1963年陜西寶雞賈村鎮賈村西街出土。口徑29釐米,圈足底徑20釐米,通高38.5釐米,重14.6千克。內底鑄銘文122字,是迄今為止出土文物中“中國”一詞的最早記錄。記述了周成王五年遷宅成周的重大史實,即“宅茲中國”。

亻朕匜(西周)

西周青銅器,1975年陜西省岐山縣京當鎮董家村出土。內底和蓋上鑄157字銘文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法律文書,相當於現在的法律判決書,為研究我國法律史提供了珍貴資料。

跪射武士俑(秦)

秦陶塑,秦兵馬俑二號坑出土。通高128釐米,是秦始皇陵中保存極好且唯一未經人工修復的兵馬俑,真實表現了秦軍作戰的場景。

《史記》(130卷)(宋)

漢代司馬遷撰,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事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年間,共計3000多年。它開創的紀傳體史學體裁,成為後世歷代官方史學的標準。宋乾道七年(1171年),該本將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馬貞《索隱》以合注形式刊行於世,為該書現存最早的兩家注本。

《西樓蘇帖》(宋)

北宋文學家、書法家蘇軾的法書集帖拓本。收錄蘇軾行書、草書、楷書詩文、信札60余篇,具有重要的書法和文獻價值。由宋代汪應辰輯刻,南宋乾道四年(1168)刻石。該本為宋拓本,存世稀少,極其珍貴。

“真理之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經典版本展”展品

資本論

《資本論》第一卷德文版複製件,以及1938年由郭大力、王亞南翻譯,讀書生活出版社出版的《資本論》全三卷等書籍。

《新青年》第一期(1916年)

《新青年》原名《青年雜誌》,第二捲起改稱《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主陣地,在宣倡民主與科學的同時,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03日 07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