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聽國家版本館展覽藏品講述中國文化的故事

發佈時間:2022-08-03 10:02:28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韓寒 | 責任編輯:蘇向東

  唐三彩陶馬(唐) 資料照片

  亻朕匜(西周) 資料照片

  《四庫全書》(清) 資料圖片

  《孟子》(14卷)(元) 資料照片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 新華社發

編者按

 7月30日,中國國家版本館正式開館,引起廣泛關注。這裡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也是以版本為載體的中華文脈見證,亦是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今天,記者帶您探訪中央總館,併為您介紹各分館特色與重要藏品,充分展現中華文明的別樣魅力。

燕山腳下,山水交融。剛剛落成的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氣勢恢宏。

依山勢而上的版本殿堂裏,匯聚著古今中外中華文明印記。1600萬餘冊版本,1萬餘件/套展品,融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等多種場館功能形態于一體的特色展陳體系,向世人訴説著中國歷史發展與中華文明演進的偉大歷程。

真理之光

設在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文瀚閣內的“真理之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經典版本展”,旨在通過經典著作、手稿手跡等形式,展現百餘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歷程。

馬克思主義源自何方?它的理論來源在進入中國之前是什麼模樣?展櫃裏,出版于不同年份的《純粹理性批判》《烏托邦》《原富》《新社會觀》等理論書籍,給出了答案。

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是中國共産黨的優良傳統。展覽設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版本”部分,展示馬克思、恩格斯等偉人的原著及中文譯本。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展覽上,《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等經典篇章一一在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在這一理論體系經典版本展覽部分,設有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三個板塊,分別展出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講話提綱、《論“三個代表”》《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要文獻。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在這一展陳部分,重點展品是不同語種、上百個版本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彰顯著全球對中國發展理念、發展道路的高度關注與探尋熱情。

文瀚閣三層,是來自全球各語種共計300多個版本的《共産黨宣言》。它們來自不同的國度,但都標題醒目、色彩熱烈,鐮刀斧頭標誌充溢著超越時空的力量。

文明因互鑒而發展。文瀚閣內展品匯聚在一起的過程,是“聚珍”的過程,也是馬克思主義思想史上優秀理論作品富集一處、相互輝映的過程。

“一部百年中國共産黨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傳播的歷史,同時是一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真理之光’這個展覽時間跨度長、內容涵蓋廣、深蘊故事性。看見整層樓陳列的《共産黨宣言》,仿佛能感知前輩陳望道在翻譯中文版時難以抑制的振奮。”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林建華評價。

斯文在茲

陶器、玉器、青銅,簡牘、絲帛、紙張,經書、史書、子集、文集,書法、繪畫、雕塑……文華堂內,“斯文在茲—中華古代文明版本展”上,一切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和媒介,都有跡可循。

文明肇始,燦若星河。距今7762(±128)年的賈湖龜甲器物上,刻有中國現存最早的符號;距今5300至4300年的良渚黑陶罐上,刻有亦圖亦文的8個符號,在中國文字起源方面具有極高研究價值。

文字誕生,光照四方。造于商紂王22年的青銅方鼎,內有銘文37字,講述著商紂王祭祀其父帝乙之事,是罕見的商代長篇銅器銘文。其中金文“版”字,對於國家版本館有著特殊的意義。

虞夏邈遠,殷商始有典冊,西周以降,制度與禮樂發達。西周青銅器亻朕匜,狀若四獸蹄足,通高20.5釐米、腹寬17.5釐米,內底和蓋上鑄有銘文157字,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法律文書。“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展覽上,宋刻本的《周禮》和《禮記》,對先秦禮法禮義做了詳細記載與權威解釋,彰顯著禮儀之邦久遠的傳統。

中國經濟,生生不息。從漢代《史記·平準書》《鹽鐵論》到宋代《邦計彙編》、明代《南都繁會景物圖》,展覽上的經濟類文獻彰顯著華夏先民開拓奮進的身影。

中國哲學,數度輝煌。元刻明修本《孟子》、明刻本《老子道德經》《呂氏春秋》《淮南子》、清抄本《潛夫論》等,以獨特的民族語言和思維方式,探討著天人之辯、名實之辯、知行之辯、人性善惡之辯。

中國文學,流光溢彩。明刻本《楚辭》《春秋左傳》《國語》《曹子建集》《水滸四傳全書》、清刻本《李太白文集》《杜工部集》《全唐詩》《三國演義》《紅樓夢》等典籍琳瑯滿目,從展覽便可知中華文脈源遠流長。

“展覽上的書法作品不僅有唐人馮承素摹寫的蘭亭序複製品,還有收錄蘇軾行書、草書、楷書詩文、信札60余篇的《西樓蘇帖》,可謂海內孤品。”館方工作人員對記者説。

將目光從紙質典籍上挪開,不難發現展覽上還有商婦好鸮尊、秦跪射俑、唐三彩陶馬、宋金漆木雕觀音菩薩像……似乎從未有一個展覽,能容納如此豐富的展品種類。

既為藏書要地,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設立了“淵溯津瀾—《四庫全書》文瀚合璧”古籍展,首次同臺展示文淵閣、文溯閣、文津閣、文瀾閣四閣《四庫全書》的真本和倣真影印版本。

“盛世修典。如果以名氣論,人們最為熟知的無外明代的《永樂大典》和清代的《四庫全書》。前者有1.1萬餘冊,後者更有空前的3.6萬餘冊。《四庫全書》的編纂長達十餘年,集4000余人。這部大書以手寫方式先後抄錄了七部,由於每部都是抄完後直接運存,這七部從來沒有聚于一個空間內。”藏書家韋力將《四庫全書》四閣合展的意義娓娓道來。

“迭經戰亂,原本七閣的《四庫全書》損毀一半,留存至今的有文淵閣、文溯閣、文津閣和文瀾閣的一部分。而今建起了國家版本館,使得這四套《四庫全書》的真本和倣真本同聚在文瀚閣,這是《四庫全書》抄寫完成後的歷史首次相聚,可謂意義非凡。”韋力強調。

見證偉業

文華堂內,還設有“見證偉業——中華民族復興版本展”。

鴉片戰爭爆發後,林則徐、魏源等人率先從閉關鎖國的時局中走出,用大量著述向國人介紹世界文明,此後改良派和革命派紛紛提出救國主張並努力探索……

與上述歷史事件相對應,《海國圖志》《天演論》手稿、《辛亥革命始末記》等文獻,按照時間順序鋪陳開來。

時間行至1915年,一種與以往主張截然不同的新思想,在以《新青年》為代表的刊物上廣為傳播。展櫃裏,有人們熟悉的《新青年》,上面刊載的《敬告青年》、“易卜生專號”、《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篇章,點燃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青年心中的火種。

1921年7月,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變發生了——中國共産黨在歷史潮流中應運而生。

展廳裏,一幅尺幅寬1.5米的油畫《點亮長夜明燈——中共一大》,靜靜地陳設在墻上。油畫裏,參加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們面容清晰、神色堅定。

中國共産黨成立後,為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而不懈奮戰。展覽上,佐證這段艱辛歷程的,有埃德加·斯諾所著的《西行漫記》,有《中國蘇維埃政府、中共中央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有《人民日報》刊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揭開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新篇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人民日報》報道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號外,《光明日報》刊發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國共産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深圳經濟特區總體規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決定》《澳門歷史的見證:中葡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圖片集》等歷史文獻,見證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

展廳內,一幅名為《溫暖》的油畫,生動描繪了老百姓向習近平總書記訴説幸福生活的溫馨場景。

展櫃裏,歷次黨的代表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産黨章程》,以及《十八洞村脫貧記》《立此存照:十八洞村精準扶貧檔案實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嫦娥五號”探測器紀念章,北京冬奧會“雪花”設計稿、主題歌《雪花》歌譜、冰墩墩和雪容融設計手稿等文獻,見證著黨和國家事業全方位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走出文華堂,走進文興樓,“版本工藝”“中國郵票”“中國貨幣”3個專題展覽,展示著新石器時代至近現代的版本工藝、中國郵票和中國歷代貨幣的發展變遷。

從中華古籍到革命文獻,從雕版拓片到錢幣郵票,從青銅玉器、簡牘絲帛到繪畫書法、雕塑壁畫,中國國家版本館正以豐富的藏品,展現著厚重的中華文化遺産。(本報記者 韓寒)

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展品選介

庫藏

《龍藏》雕版

(清)

又稱《乾隆大藏經》,為清代官刻漢文大藏經。于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開雕,乾隆三年(1738)竣工,至今已有近300年曆史。全藏共1670部、7240卷,雕成經版79036塊,收錄經、律、論、雜著等內容。每塊雕版寬75釐米、高29釐米、厚4釐米。2022年,《龍藏》雕版開始入藏國家版本館。

《四庫全書》(清)

我國現存最大的一部官修叢書,收錄了從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分重要典籍,是對中國有文字記載以來所存文獻的最大整合與匯總。編纂完成後,抄寫七部藏于全國各地。歷經滄桑後,只有三部原本保存至今。

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設立了“淵溯津瀾——《四庫全書》文瀚合璧”古籍展,首次同臺展示文淵閣、文溯閣、文津閣、文瀾閣四閣《四庫全書》的真本和倣真影印版本。

“斯文在茲——中華古代文明版本展”展品

刻符黑陶罐(良渚)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時期文物,1987年浙江杭州余杭區南湖出土。高26.4釐米,口徑12.8釐米,腹徑25釐米,底徑19釐米,夾砂黑皮陶。肩部及上腹部刻有亦圖亦文的8個符號,是單獨文字向系統文字的過渡,對中國文字的起源具有極高研究價值。

何尊(西周)

西周早期青銅器,1963年陜西寶雞賈村鎮賈村西街出土。口徑29釐米,圈足底徑20釐米,通高38.5釐米,重14.6千克。內底鑄銘文122字,是迄今為止出土文物中“中國”一詞的最早記錄。記述了周成王五年遷宅成周的重大史實,即“宅茲中國”。

亻朕匜(西周)

西周青銅器,1975年陜西省岐山縣京當鎮董家村出土。內底和蓋上鑄157字銘文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法律文書,相當於現在的法律判決書,為研究我國法律史提供了珍貴資料。

跪射武士俑(秦)

秦陶塑,秦兵馬俑二號坑出土。通高128釐米,是秦始皇陵中保存極好且唯一未經人工修復的兵馬俑,真實表現了秦軍作戰的場景。

《史記》(130卷)(宋)

漢代司馬遷撰,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事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年間,共計3000多年。它開創的紀傳體史學體裁,成為後世歷代官方史學的標準。宋乾道七年(1171年),該本將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馬貞《索隱》以合注形式刊行於世,為該書現存最早的兩家注本。

《西樓蘇帖》(宋)

北宋文學家、書法家蘇軾的法書集帖拓本。收錄蘇軾行書、草書、楷書詩文、信札60余篇,具有重要的書法和文獻價值。由宋代汪應辰輯刻,南宋乾道四年(1168)刻石。該本為宋拓本,存世稀少,極其珍貴。

“真理之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經典版本展”展品

資本論

《資本論》第一卷德文版複製件,以及1938年由郭大力、王亞南翻譯,讀書生活出版社出版的《資本論》全三卷等書籍。

《新青年》第一期(1916年)

《新青年》原名《青年雜誌》,第二捲起改稱《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主陣地,在宣倡民主與科學的同時,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本報記者陳雪整理)

【西安分館(文濟閣):漢唐風韻

中國國家版本館西安分館位於三秦大地,南倚秦嶺北麓名山圭峰,北望渭河。該館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張錦秋領銜設計,呈現漢唐風韻。

西安分館結合陜西文化特色,精心設置兩個展覽。“賡續文脈 踔厲前行——中華文化經典版本展(西部篇)”以中華文化經典版本為依託,集中展出經典版本1743種;“楮墨遺珍 萬里同風——絲綢之路版本展”以絲綢之路文化為主題,以古絲綢之路文獻版本為基礎,以陜西典藏為依託,按照“鑿空西域 絲路貫通(兩漢)”“通衢延綿 殊方共用(魏晉南北朝)”“融匯通達 盛世高峰(隋唐)”“中西交匯 文脈綿長(宋元明清)”“譜寫新篇 築夢大同(新時代)”五個部分,展出約600種展品。

【杭州分館(文潤閣):江南宋韻

中國國家版本館杭州分館位於良渚古城遺址東側,由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團隊設計,參照宋代山水畫理,以現代理念和建造手法,營造出有山有水的意境,凸顯江南宋韻。該館採用南園北館的佈局,包括13個單體建築,“以藏為主、藏展結合”。

杭州分館推出“4+1”開館展覽,包括“潮起之江——‘重要窗口’主題版本展”“文獻之邦——江南版本文化概覽”“盛世浙學——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展”“千古風流——浙江歷史文化名人展”,以及一個數字展廳。

【廣州分館(文沁閣):嶺南新韻

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坐落于廣州市從化區鳳凰山麓、流溪河畔,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何鏡堂主持設計,彰顯“嶺南山水、時代新韻”理念。

該館著力構建反映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建設發展成就版本,以及嶺南文化版本、港澳臺版本、海外中華版本、外文精品版本、工業設計版本等特色版本的資源體系,已入藏版本數量約256萬冊(件)。設置四個常設展覽和三個專題展,包括“偉大時代的印記——改革開放以來精品出版物專題展”“韆鞦寫印華夏有章——中華版本概覽”“紅色印記映照初心——紅色廣東專題版本展”“互鑒千年融通未來——海上絲綢之路專題版本展”等。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