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南潯區新荻村充分挖掘桑基魚塘生態迴圈農業模式的內涵,創建了“油基魚塘”等新型模式。新華社發
江蘇興化千垛景區風光。新華社發
水面上,一株株水稻進入拔節孕穗期;水面下,一尾尾紅魚在稻田裏縱情遊弋。魚兒“遊”過數千年,“遊”入世界舞臺。日前,全球首批、中國首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青田稻魚共生系統再次吸引世人目光,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大會在浙江省青田縣舉辦,這是20年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所在國組織召開的規模最大、層級最高、影響最大的會議。
今年5月,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河北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我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增至18項,數量居世界首位。
漫漫歷史長河中,人類創造了璀璨的農耕文明。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農業勞動實踐中,更是孕育出無窮的農耕智慧,創造了梯田、稻魚、遊牧、庭院等類型豐富的農業系統,相伴而生侗族大歌、哈尼四季生産調、青田魚燈舞等多彩的民俗文化,留下了眾多至今仍鮮活的農業文化遺産。
今天,當我們以遊客的身份走進農業文化遺産,能看到怎樣的景致?能品味哪些農耕文化?今天,已走過數千年時光的農業文化遺産,如何在當下、在未來更好地閃光?
看的是景致,更是傳承數千年的農耕智慧
“河有萬灣多碧水,田無一垛不黃花。”每年四月左右,江蘇興化,油菜花綻放,鋪灑開來的金黃和藍天碧水相映成趣,塊塊垛田宛如一座座小島,遊客可乘船在交錯的港汊中穿梭,也能鑽進垛上的油菜花田沉醉其中。在雲南,層層疊疊的紅河哈尼梯田,以豐富的色彩和如畫的風景詮釋了何為“大自然打翻了調色盤”,呈現了“大地雕塑”這一絕美的藝術品。
這些或旖旎或磅薄的景觀,有著相同的頭銜——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浙江湖州桑基魚塘系統、江西萬年稻作文化系統、雲南普洱古茶園和茶文化系統,內蒙古敖漢旱作農業系統……縱觀我國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每一處都有獨特的景致。更重要的是,景致背後,蘊含著傳承數千年依然燦爛奪目的農耕智慧和文化。
有多獨特和奪目?2012年,我國率先開展國家級農業文化遺産發掘,至今已認定6批共13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成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首先必須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名錄,併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預備名單。在此基礎上,還要達到五條標準:保障食物和生計安全;具有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多功能性;具有特有的農業知識體系和適應性技術;具有獨特的農業文化價值體系和社會組織,否則無法傳承到今天;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土地及水資源管理體系。此外,入選的遺産還要有較為悠久的歷史,並承諾今後的保護措施。”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科學諮詢小組副主席、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先德告訴記者。
可見,沒有歷史的積澱、沒有智慧的凝結,沒有文化的傳承,便無法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身份講述中國璀璨的農耕文明。
1300多年前,青田先民面對“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條件,創造了“以魚肥田、以稻養魚、魚糧共存”的稻魚共生系統,形成有塘皆有水、有水皆有魚的景觀;桑基魚塘系統的先民修建水利工程排澇防洪、將常年積水的洼地深挖變成魚塘,塘泥堆放在四週作為塘基,形成已有2500餘年歷史的“塘中養魚、基上種桑、桑葉飼蠶、蠶沙喂魚、魚糞肥塘、塘泥壅桑”綠色迴圈生態模式;哈尼稻作梯田系統充分利用山地資源,形成了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水系貫穿其中的生態佈局……
“這些代表中國智慧的農耕文化為世界貢獻了豐富且領先的耕作方式,創造了壯麗的農業生態景觀,對於保護物種遺産資源和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價值。”農業農村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專家委員會成員、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教授孫業紅表示,我國18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幾乎涉及農林牧漁各産業,山水林田湖草沙各系統,特色十分鮮明,代表著中國傳統農耕文化的精髓,在國際舞臺上展示著中華古老農業文化的魅力。
李先德分析,我國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蘊含的農耕智慧和文明可主要概括為三點。一是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人可持續利用農業資源的智慧,比如興化垛田農業系統的先人在本不能進行農業生産的低窪地區挖低地為塘,墊高地為垛,塘裏養魚,垛上種莊稼,把連年洪澇之地變成魚米之鄉,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農業資源,提高耕地産出。二是體現了中國古人探索發展生態綠色農業的智慧。在化肥農藥發明之前,中國傳統農業的病蟲防治有以蟲治蟲等多種方法,也有通過水旱輪作、換茬輪作等途徑阻斷病蟲害傳播的耕作措施,這些舉措在農業文化遺産地仍有大量使用。三是豐富的文化形式蘊含了大量農耕知識和生活智慧,哈尼四季生産調記錄了山區梯田生産技術及禮儀禁忌,並指導人們什麼季節從事什麼農業生産活動。
因此,當我們走進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盡收眼底並應了然于胸的,不僅是壯麗或秀美的景色,更當是綿延不絕、燦爛輝煌的中華農耕文明。
當農遺與旅遊碰撞融合,遊客和當地居民能收穫什麼
走進青田稻魚共生系統博物館,青田稻魚共生系統主展廳、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名錄廳、中國水稻文化廳、甌江淡水魚廳等展廳,全面展示了稻魚共生系統的歷史淵源、生態模式、農耕技藝和文化傳承與發展。“博物館主體建築以魚的靈動意象為造型,與遺産地內的山水林田村自然融洽,借景入室,內外照應,寓意稻田養魚天人合一的傳統農耕智慧。”青田稻魚共生系統博物館工作人員洪宇利告訴記者,這座開放式自然生態博物館是了解青田稻魚共生系統和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窗口。
這扇窗口,是如今青田旅遊的一張名片。除此之外,主題公園、“稻魚之戀”文化節、青田魚燈舞演出等也是發展農遺旅遊的重要內容。
農業文化遺産是古人以勤勞和智慧留下的農耕文化課堂,在當下,也成為一種旅遊資源。相較簡單的觀光遊,農業文化遺産這一資源,能賦予遊客更多文化體驗。孫業紅觀察到,近年來,農業文化遺産吸引不少遊客,很多農業文化遺産地積極進行農文旅融合,充分挖掘當地農業文化遺産蘊含的文化和智慧,開發相關旅遊産品,將旅遊作為帶動遺産地經濟發展、提升遺産地品牌價值及改善居民生計的重要方式。如桑基魚塘系統把研學遊作為特色,形成科普研學體驗基地;紅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統將梯田觀光與攝影、民族文化、生態康養等相結合,為遊客提供豐富的旅遊體驗。還有些農業文化遺産地探索主題性旅遊産品,建立主題餐廳、主題博物館等,努力把農遺特色呈現給遊客。
這樣的探索和發展確實不在少數。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未講天下事,先品觀音茶”的福建安溪,推出多個以茶文化為主題的旅遊路線。“遊客可以在安溪尋訪‘海絲茶路’,在鐵觀音發源地聆聽茶文化課,在茶山茶田中賞瀑聽泉,走茶園古道,看茶藝表演,體驗制茶等。”安溪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農業區劃中心主任張長水向記者表示。
孫業紅認為,農遺旅遊在傳統觀光遊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向遊客提供遺産相關的知識和體驗。因此,研學遊、生態康養遊、農耕體驗遊等是農業文化遺産地旅遊的重要形式。由於農業文化遺産旅遊産品和當地居民生活、生産及生態環境緊密結合,會使旅行更具地方特色和融入感,也成為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
李先德向記者介紹,廣西龍脊梯田、江蘇興化垛田農業系統、雲南紅河哈尼梯田在農文旅融合發展上都有不少可取之處。以龍脊梯田為例,除了景觀壯觀優美,龍脊梯田居住著壯、瑤等少數民族,遊客在那裏可以體驗插秧、犁田、割稻、抓魚、打糍粑等傳統農業生産活動,還能體驗少數民族歌舞如頂竹杠、背新娘、長鼓舞及紅衣節、曬衣節等特色節慶。
“龍脊梯田的民宿、餐飲等發展很好,帶動了梯田所在的大寨村村民就業。”在李先德看來,龍脊梯田發展旅遊最值得學習的,是旅遊業多方參與下的利益分配機制:把景區收入的一部分作為梯田景觀的使用費和梯田維護的補償費用,大大提高了農民種稻的積極性。
遊客飽覽了農耕景觀、收穫了文化體驗;當地居民在青山綠水間生活得愜意,還有了更高的收入;傳承千年的農耕文化精髓不僅繼續閃耀而且知名度更大——在不斷推進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實踐中,“火候”恰當的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無疑是多方共贏的模式。
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農業文化遺産如何“活”得更好
今天,我們能與從歷史中走來的數千年中華農耕文明對話,能親眼所見那一壑一丘、一稻一魚,離不開我國在農業文化遺産發掘保護、傳承利用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200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倡議,中國是這項倡議的最早響應者、堅定支援者、成功實踐者、重要推動者和主要貢獻者。2012年,我國在世界上率先啟動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發掘工作。201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開展農業文化遺産普查與保護。
“為摸清中國的農業文化遺産底數,2016年,原農業部開展全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普查工作,北京、浙江、廣東等地也開展了省一級的農業文化遺産普查工作。”李先德介紹,我國還建立了農業文化遺産監測評價體系,開展了系列農業文化遺産資源利用與産業發展工作,推出“農遺良品”宣介活動,發起“農遺良品優選計劃”,提高農業文化遺産品牌知名度。此外,大批科研工作者進行農業文化遺産領域科學研究,助推遺産資源開發利用。
孫業紅認為,政府部門,高校、科研院所,地方社區對農業文化遺産都很重視,經過20年的努力,我國在農業文化遺産發掘保護和傳承利用方面取得諸多成就,走在了國際前列。
據統計,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帶來的農産品品牌增值在10%~30%左右,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對當地居民的直接收入貢獻率接近40%,並吸引一部分人返鄉就業,增強了農民的自豪感。但成就顯著的同時,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利用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尚未建立全國性的完善的保護名錄,畜牧業、漁業等方面發掘保護力度不夠,高水準科研尚顯不足,對遺産地社區層面的支援力度仍需加強等。”孫業紅説。
李先德認為,目前,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還存在一些矛盾;年輕勞動力外流導致遺産地傳統農業技術和知識傳承存在一定的困難和挑戰。
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活著”的農業文化遺産,怎樣“活”得更好?李先德説,從國家到縣市應對全球和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地給予一定的保護髮展資金支援,以利於當地開展保護髮展工作;對科研領域的農業文化遺産各類價值挖掘研究給予專項支援,集中科研人才深入挖掘農業文化遺産的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科技等價值;加強農業文化遺産人才培養。
農業文化遺産是活態遺産,活態性和系統性是其重要特徵。孫業紅告訴記者,農業文化遺産多元價值的挖掘是農業文化遺産動態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手段。保護農業文化遺産,不是要固化在過去的農業生産方式,而是要從傳統中汲取智慧,更好地服務於未來,服務於可持續發展。
具體到農文旅融合發展這一保護利用路徑,孫業紅表示,農業文化遺産地發展旅遊是得到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可的動態保護路徑,要走好這條路,需要進一步增強農業文化遺産地旅遊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不能將農遺旅遊簡單等同於一般的鄉村旅遊,要關注農遺旅遊的核心,凡是脫離農業生産發展旅遊的行為都會對農業文化遺産造成破壞。農遺旅遊必須注重當地社區和居民參與,試圖脫離當地居民開發旅遊對農業文化遺産地而言是不可能成功的。農遺旅遊發展要重點關注遺産價值傳播,通過遊客參與形成農業文化遺産的價值傳播鏈,要充分挖掘農業文化遺産資源、景觀和文化的獨特性,設計更有參與性和遺産價值展示性的旅遊産品。
(本報記者 陳 晨)
我國18項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 2005年(認定年份,下同)
江西萬年稻作文化系統 2010年
雲南紅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統 2010年
貴州從江侗鄉稻魚鴨複合系統 2011年
雲南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 2012年
內蒙古敖漢旱作農業系統 2012年
浙江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 2013年
河北宣化城市傳統葡萄園 2013年
陜西佳縣古棗園 2014年
江蘇興化垛田傳統農業系統 2014年
福建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 2014年
甘肅迭部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 2017年
浙江湖州桑基魚塘系統 2017年
山東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 2018年
中國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統 2018年
(福建尤溪聯合梯田、江西崇義客家梯田
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廣西龍勝龍脊梯田)
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 2022年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 2022年
河北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 2022年
(陳晨整理)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