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作為文明的重要載體,城市空間蘊含著經濟社會、自然環境與歷史人文等鮮明特質,在文脈傳承中起著關鍵作用。
從世界的眼光來看,重視城市文化發展已逐步形成共識。我國對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十分重視,自1982年以來,已公佈140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799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在快速城鎮化進程中對過去的、已建成的歷史文化遺存,進行了有效的搶救與保護。
城市空間追求的是合理的佈局與功能、美麗且富有內涵的環境與風貌,歷史上形成許多經典的案例,成為城市文化遺産。然而,在新城建設或舊城更新中,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一方面,直接套用傳統文化符號與形式的現象時有發生,造成不實用的“假大空”式景觀或濫建山寨文物古跡的現象;另一方面,一些建設過分強調現代需求與先進技術,反而造成風格同質、千城一面等問題。讓城市文化遺産活起來並創新發展是空間基因理論要探索的關鍵問題。
文化傳承,不等於符號複製或形態模倣。空間基因理論認為,如果將城市空間中一些獨特的、相對穩定的空間組合模式定義為空間基因,那麼它承載著不同地域特有的資訊,形成了城市的特色文化標識。城市文明有自己的基因,文化不是簡單的形式和特徵,更不是局部的符號或標誌。面對未來的城市建設,簡單粗暴地把建築等城市文化遺産當文物保護起來束之高閣,或者簡單複製傳統文化符號和樣式,這些並不能真正做好文化傳承。
我曾經在北方參觀一個大院子,房屋整體很漂亮,卻設計了徽派建築特有的馬頭墻,給人一種不倫不類的感覺。城市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不僅要看形態,還要看整體樣式是否融合當地的社會經濟、自然環境和歷史人文,是否真正傳承了傳統文化的神韻。
文化傳承,要隨著社會發展不斷更新。這些年,我參與過許多城市規劃項目,愈發認識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進步並不矛盾。城市空間,是一門不斷發展的科學,空間的組織和形式可以進化發展,關鍵是內核與模式不變。比如,中國“天人合一”思想所形成的城市與自然山水、地域氣候、不同景物相適應的特質留存到今天,成為北京的四合院、蘇州的小橋流水人家等建築形態,活在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
反觀當下許多設計,造成“千城一面”的原因,就是不尊重城市的空間基因,把自己的特色與傳統丟了,最後成了一個模子裏出來的。
一座城市承載著千百年的歷史,是鄉愁所在、底蘊呈現。城市設計者也是文化傳承者,我們在創造空間,空間也在改變我們。發掘城市空間鮮明的文化特質與精神標識,才能真正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産,讓一座城市既存“物”,也留“脈”。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04日 13 版)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