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國家大劇院八月合唱節即將開啟 6大合唱團奉獻7場精彩演出

發佈時間:2022-08-01 14:31:1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秦金月 | 責任編輯:謝榮宇

中國網北京8月1日訊 (記者 秦金月)記者從國家大劇院獲悉,8月6日至26日,國家大劇院八月合唱節開啟。

本屆合唱節以“詩樂年華”為主題,力邀國家大劇院合唱團、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北京愛樂合唱團、中央歌劇院合唱團等6個專業優秀的合唱團體,與吳靈芬、楊力、龔琳娜等藝術家,共同獻上7場精彩演出,讓觀眾在歌聲中共度多彩熱烈的盛夏時光。

國家大劇院八月合唱節即將開啟(國家大劇院供圖)


詩樂年華共度仲夏

在中國古典文化中,詩與歌一直密不可分。所謂詩樂一體,流傳至今的古典詩詞,在當時亦是可以和樂歌唱或吟誦的。故千百年來,詩和樂承載著中國人的思緒與情感,滋養著中國人的精神與靈魂,更彰顯出獨特的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今年國家大劇院八月合唱節就將以歌和詩、以詩應曲,將詩文中説不盡的情感思緒,用音樂的形式來更好的表達,為聽眾奉上多場具有中國詩詞雅韻的合唱音樂會。

8月6日,國家大劇院八月合唱節將在“古韻·詩律”中開幕,著名指揮家吳靈芬將指揮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帶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寒山道》《觀滄海》等經典與新作。這些以《詩經》、唐詩、宋詞為根而配以合唱的作品情思豐富、意境深遠、各具風格。下半場,合唱團則將演繹中國合唱史上十分罕見的大體量作品,中國現代音樂史上第一部清唱劇,也是黃自唯一的一部大型聲樂套曲《長恨歌》。作品中國古典韻味及民族風格十分濃郁,黃自對中國古典詩詞的研究,亦在其中展露無遺。

春日賞花,夏夜聽雨,秋分賞月,立冬觀雪。二十四節氣是古人智慧的精華,串起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時間脈絡。8月10日,流動的時光——龔琳娜二十四節氣古詩詞合唱音樂會精心選取了多首古詩詞,由龔琳娜與龔鑼新藝術樂團、天使童聲合唱團共同呈現。本場所演繹的古詩詞音樂作品,無一不是名篇佳作。不僅在內容與節氣相契合,歌曲旋律及風格更是豐富多變,雖每一首都自成一格,但彼此之間又相互襯托。以春、夏、秋、冬作為四個音樂篇章,全方位展現中國文化的氣韻,記錄歲月時光的流逝。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均有著精彩表現的北京愛樂合唱團是名副其實的“雙奧合唱團”。8月20日,他們將傾情演繹中西風格迥異的合唱佳作。上半場地道中國風,聽眾可通過不同地區的民歌改編的合唱曲感受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也可在根據古詩詞創作的合唱作品中行古今穿越、咏古人情思。其中,《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雨霖鈴·寒蟬悽切》《其多咧》三首作品均出於年輕作曲家之筆。下半場則是西方經典合唱集錦,既有西方不同民族風格的曲目,也有德奧古典音樂精品。

中國古代的詩歌“勒之金石”“配置管弦”的部分,稱為“聲詩”。8月21日,中央民族樂團合唱隊將上演的“聲詩潤朱弦”音樂會,集中展示傳統填詞入樂的“聲詩”形式,力求讓古代詩歌和中國民歌永遠立於大雅之堂。其中既有《春江花月夜》《楓橋夜泊》《幽蘭操》等唐宋詩詞名篇,也有展現現代氣息的《詩和遠方》。

民族之聲時代號角

聶耳、冼星海,是中國革命音樂的開路先鋒,是中國當代音樂的創作典範,他們用音符築起了拯救民族危亡的新的長城。2022年是人民音樂家聶耳誕辰110週年,8月11日晚,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將用多樣化的方式全面展現聶耳與冼星海筆下的不朽旋律,用歌聲唱響時代號角,用藝術傳承紅色血脈。

8月26日,八月合唱節閉幕音樂會,中央歌劇院合唱團將上演以毛澤東詩詞為題材重新編排的多首經典之作。婉轉悠揚的《蝶戀花・答李淑一》,曠達豪邁的《沁園春・雪》,雄渾高亢之《憶秦娥・婁山關》。耳熟能詳的毛主席詩詞,將和觀眾一起重溫那段恢宏而滄桑厚重的歷史,再現偉大政治家的博大胸懷和壯志豪情。

據悉,本屆合唱節的諸多歌曲將歷史縱深與厚重文化納入胸懷,詩中之胸襟抱負、溫厚美德、日常哲思、閒情逸致以歌聲代代傳遞,從音樂中既讓觀眾體味“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亦可感受“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曠達淡然。


演出排期:

8月6-7日 2022八月合唱節:古韻·詩律吳靈芬與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古詩詞作品音樂會  

8月10日 2022八月合唱節:流動的時光——龔琳娜二十四節氣古詩詞合唱音樂會

8月11日 2022八月合唱節:《紅色傳承》中國交響樂團合唱音樂會

8月20日 2022八月合唱節:“金色童年”北京愛樂合唱團音樂會 

8月21日 2022八月合唱節:“聲詩潤朱弦”中央民族樂團古典詩詞合唱音樂會

8月26日 2022八月合唱節閉幕:“還看今朝”中央歌劇院詩詞合唱專場音樂會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