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蘭州8月3日電 (記者 馮志軍)記者3日從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2021年以來,為厘清石家墓地整體佈局,該所對相關區域展開大面積考古勘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穫。其中新揭露的一處戰國、秦漢時期墓地,屬石家及遇村遺址首次發現,其從性質上屬於西戎墓地的範疇,盛行年代涵蓋整個戰國時期。
位於甘肅省慶陽市寧縣境內的“2020年中國考古新發現”項目石家及遇村遺址,自2016年發掘以來,新發現春秋時期高等級貴族墓地和城址。已有證據表明,該遺址為一處兩周時期大型多層次聚落,首次建立起隴東地區西周至春秋時期考古學文化年代序列。
截至目前,已在石家及遇村遺址發現兩百餘座墓葬,分佈呈現出“大分散、小聚集”的特點,個別之間存在打破。墓葬形制明顯區別於石家春秋時期豎穴土坑墓,直線式洞室墓為基本特點。目前已試掘5座,年代大致可分為早中晚三段,早段墓葬年代大致在戰國晚期。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王永安分析稱,通過比較,早段墓葬可歸屬北方草原文化系統的西戎文化。中、晚段墓葬隨葬品組合已發生了較大變化,北方係青銅器幾近消失。族群仍可能為西戎,只不過用器制度上已明顯貼上了“秦式”標簽,籍以此為標誌,逐漸納入了帝國郡治之下,成為編戶齊民下“新秦人”及“新漢人”。
今年以來,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隊在石家墓地北區清理一春秋車馬坑時,發現了四個灰坑,由此推測這批戎人居址或遺址分佈在墓地以北區域。下一步,將以此為線索,展開對相關區域大面積考古勘探及發掘,以期厘清該遺址戰國至秦漢時期聚落形態與結構。
王永安認為,石家西戎墓地的考古新發現,其族屬上應與文獻記載的義渠戎密切相關。較早歷史文獻大致勾勒出了義渠分佈範圍,寧縣及周邊地區時為義渠戎國。《中國歷史地圖集》亦將秦北地郡治所義渠縣、漢代義渠道均標注在今寧縣西北、西峰東南的董志原上。
王永安表示,西元前272年,義渠戎終因“宣太后誘殺義渠王于甘泉宮”而亡,絕於史籍。不過從歷史發展規律來説,義渠國雖滅,但其族群應在很長一段時間仍保留著自己的特色。石家及遇村遺址新發現這處義渠戎人墓地,在戰國晚期文化內涵仍具有辨識性。秦至西漢早期,才逐漸被“秦化”乃至“漢化”,消失于歷史長河之中。(完)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