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6月20日訊 近日,新星出版社引進出版了克裏斯汀·魯佩南的短篇小説集《貓派》。
2017年12月,短篇小説《貓派》在美國《紐約客》雜誌上刊載,故事講述的是一個二十歲的大學生在打工時遇到一個男人,二人開始約會,隨著約會的進展,二人之間的權力平衡杠桿不斷搖擺。小説發表後迅速走紅,轉發人次超三百萬,其對於男性與女性親密關係描寫的真實性引發了讀者激烈的討論。
在新星出版社引進出版的短篇小説集《貓派》中,作者克裏斯汀·魯佩南用十二篇故事,以既新穎又暗黑的方式探討了性別、人性和權利,引發讀者共鳴又充滿驚喜。
原著獲高度評價 HBO已購買開發權將進行影視改編
克裏斯汀·魯佩南是《紐約客》雜誌的常駐供稿人,發表過數篇文學評論,榮獲多個獎項。《貓派》發表後,美國各大媒體及書評人對其進行了高度評價:
“不可思議的寫作敏銳度和絕佳的時機造就了這篇作品。”(冦克斯評論)
“作者對語言、人物、故事的專業掌控——她能寫出她所感受到的事物,但又如此謙遜、易讀,讓我們相信這一定是真的!”(《紐約時報》)
“作者善於對話,擅長諷刺,她經常將她的角色帶入黑暗的幻想世界和陌生的現實,以了解他們的終極真相。”(書單)
如今,HBO已購買該系列的開發權,進行影視改編;2022年8月5日,由本書作者克裏斯汀·魯佩南全新編寫、美國獨立娛樂公司A24發行的電影《Bodies Bodies Bodies》也將上映。
翻開《貓派》像是打開十二個盲盒,讀者會不由自主地被“引誘”至下一個故事。它可能發生在很久以前的皇宮裏,一位待字閨中的公主尋找著自己的如意郎君;也有可能出現在肯亞的小村莊,據説當地有一群名為“夜行者”的人,肆無忌憚地跑來跑去,到處惹事生非;又或是在日常生活中,主角們上班、約會、戀愛、結婚,但總會陷入失控狀態。瘋狂融入日常,在這些熟悉又陌生的情節中,克裏斯汀·魯佩南用高超的故事敘述和語言控制能力,使之超越了任何一種固定的文學類型,進入到探討更深層次的人性階段。
書寫性別與權力 關注當代人的情感缺失
讓克裏斯汀·魯佩南一舉成名的作品《貓派》,是一個從女性視角書寫的約會故事。大學生瑪戈在電影院小賣部兼職,認識了顧客羅伯特,二人交換電話號碼後開始互發短信。但瑪戈注意到她給他發資訊時,他都是秒回,一旦她幾個小時後再回復,他接下來的資訊都會非常簡短,羅伯特極少主動挑起話題。見面時體現得更加明顯,直到二人關係結束後,羅伯特再次見到瑪戈,給她發來辱罵的短信。這篇小説發表于美國MeToo運動鼎盛時期,故事一經問世,就引發了關於約會、吸引力、性別角色等話題的熱烈討論,甚至有許多讀者將其當成約會指南。
《咬人》是一篇更為“瘋狂”的小説,帶有都市傳説的感覺。艾莉從小喜歡咬人,直到有一天被同班同學大聲議論,她才停下行動,但從未停止幻想。直到二十年後,她有了一個想咬的對象。在“咬”與“不咬”的天平中搖擺,艾莉最終用某一種方式釋放了自己的天性。
《鏡子、木桶、老髀骨》則像是從十四世紀跳出來的童話故事,一位公主此生唯一的愛人是一面鏡子、一個木桶和一副老髀骨,其實她所愛的人並不存在,除了在她自己的腦海裏。
除此之外,同帶有民俗、都市怪談等元素的《疤》《火柴盒標誌》《沙丁魚》《夜行者》,以戀情、男女關係為主題的《好人》《壞小子》《尋死》,講述成長與失落的《瞧你的把戲、姑娘》《泳池男孩》,在瘋狂與日常的融合之中,人類倒錯的慾望傾瀉而出,十二篇故事,講述的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
克裏斯汀·魯佩南非常擅長創造一種超自然的氛圍,根植于物質世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方面,然而權力問題仍是每個故事的核心。在小説中,她反覆提出一個問題:人的情感,真的存在某種正確的形式嗎?或者説,人能在多大程度上認清自己所吸引的人?
對於這個問題的理解,就要交給每一位翻開《貓派》的讀者。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