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音符躍動 綻放古典之美(新語·讓好聲音成為最強音)

發佈時間:2022-06-20 09:04:2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作者:張渠 | 責任編輯:鄭偉

長期以來,我一直在努力創作能夠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音樂作品。這份情有獨鍾始於10多年前,2007年,我就開始嘗試在作品中體現濃郁的中國風,也由此找到了熱愛和方向。2017年—2019年,我作曲的大型民族舞劇《孔子》《昭君出塞》相繼在國外演出並獲得好評,讓我更堅定了用中國音樂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的信心。

做既能彰顯中國古典文化魅力,又符合現代人審美,同時不局限于任何一種形式來表達情感的融合音樂,一直是我創作的方向。從擔任《孔子》《李白》《昭君出塞》等舞劇的作曲,到為河南衛視《中秋奇妙遊》《端午奇妙遊》等電視節目作曲,再到擔任舞蹈綜藝《舞千年》的作曲、音樂總監,我希望不斷跳出自己的舒適區,避免依賴慣性創作讓思維禁錮,讓每首樂曲在具有情感和旋律性的基礎上都能有特點、有新意。

每一部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能一味地追求“好聽”而忽略情感,也不能照搬千篇一律的古風“套路”。例如,舞劇《孔子》的音樂將民族樂器與傳統管弦樂結合,形成大氣穩重、娓娓道來的主基調;舞劇《李白》則用簫、古琴演奏跌宕起伏的旋律來表現詩人的浪漫特質;《端午奇妙遊》中《王風·採葛》的音樂融合中國民族樂器與人聲吟唱,用現代和聲理念和編配技巧將旋律層層推進,呼應詩詞中的情感,讓曲與詞融為一體。

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我擔任了“構建一朵雪花”環節的作曲。我將古箏、古琴的泛音和琵琶、中阮的掃弦演奏法,以及美聲、童聲、流行、民族唱法有機結合,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和中國精神。

技巧和手段要服務於表達,相較于展現高超的技法,用旋律講述故事、傳遞情感,以情動人、以情感人是我更希望實現的。不同形式、不同載體的音樂作品雖然各有側重,但我始終有一個目標:通過美妙動人的旋律,讓觀眾沉浸于每一個音符之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生發對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如今,越來越多人加入用音樂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行列。可喜的同時,對於音樂的創新,則更要謹慎細緻,不能盲從隨意。創作者一方面要了解我們的歷史和文化,另一方面也要跟上前沿和發展的步伐,這樣才能創作出既飽含中國韻味,又貼合時代審美的作品,真正實現“曲高和眾”,“跨圈”傳播。作為年輕一代的作曲者,寫好每一個音符、打磨每一部作品、認真對待每一個舞臺,讓更多人從音樂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的責任,我也將持續創作,在這條道路上努力前行。

(作者為作曲家,本報記者曹雪盟採訪整理)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20日第14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