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何尊與鎏金銅蠶:“中國”由此來,奔著幸福去

發佈時間:2022-05-20 09:24:15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楊一苗、姜辰蓉、陳昌奇 | 責任編輯:秦金月


  新華社西安5月18日電 題:何尊與鎏金銅蠶:“中國”由此來,奔著幸福去

新華社記者楊一苗、姜辰蓉、陳昌奇

從史前文明,到赫赫秦漢,再到強盛隋唐……被譽為“天然歷史博物館”的陜西省留存著燦若星辰的歷史文化遺産。它們不僅標記著中華民族悠長壯闊的國族歷史,更建構了中華文明自信包容的文化基因。

現藏于陜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西周早期青銅器——何尊,便是陜西的代表性“國寶”之一。

何尊1963年出土于寶雞市賈村鎮,獸面紋、青銅色,在沉澱了3000多年之後,它周身散發著神秘凝重的氣質。文物工作者在清理掉表層的斑斑銹跡後,在何尊的內底發現刻有12行共122字的銘文。這段銘文記載了周成王營建洛邑,建造陪都的重要歷史事件。

特別是這銘文中出現了“宅茲中國”四個字。此前發現的殷商甲骨文卜辭裏,“中”和“國”兩個字都不曾見有連用。“中國”,第一次被發現于鑄造在西元前1038年的何尊銘文之中。

專家説,在華夏先民聚族而居的初期,“中國”最初只是一個方位區劃上的概念,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何尊銘文中最早的“中國”一詞,既體現了周王朝統治者的治國理念,也標誌著早期“中國”概念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關鍵節點。

連何尊在內,在陜西,522家國有文物收藏保管機構中收藏有可移動文物7748750件,全省共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49058處——這樣一組數字,不僅實證了中華文明的悠遠與豐富,更見證著東西方文明的融合與交流。

1984年12月,陜西省安康市石泉縣池河鎮幾位農民在河水中淘金時,在沙坑裏發現了一枚幾乎和真蠶同樣大小的鎏金銅蠶。這件銅蠶通體長5.6釐米,上身略微彎曲,頭部微微上揚,就像正要吐絲的樣子。經專家鑒定為漢代鎏金銅蠶,現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

這件銅蠶是一件圓雕作品,細部刻畫寫實具象,首尾9個腹節,腹足、尾足做得非常精細,連腹部凹痕都清晰可見,上揚的頭部,凝固了它即將吐絲成繭的生動神態。

正是這小小的、柔軟的蠶,帶來了象徵財富的絲綢,它是萬里鑿空的金鑰匙,更是文明交流的守望者。

而那些在漫長絲路上流傳著的傳奇故事,則既展現出人類技術文化交流由古及今、馳而不息的節奏,又印證了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在面向世界時所展現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胸懷。

從2000多年前張騫鑿空西域,到如今,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貿易合作、文化交流越來越緊密。前不久,中歐班列長安號開通了跨裏海、黑海班列,這一新線路採用鐵路、海運等方式進行聯運,可輻射中東歐多國。目前,從陜西西安始發的中歐班列長安號,已常態化開行了16條主幹線,覆蓋“一帶一路”沿線45個國家和地區。

讓歷史説話,讓文物説話。

如果説遙遠三代之時銘刻于何尊之上的中國二字,是炎黃子孫對自我的認知與認同,那麼強漢時的鎏金銅蠶則象徵著華夏兒女與世界交流溝通的強烈願望。一頭是自立自強,一頭是合作共贏,連接兩頭的正是中外人民對和平與幸福生活的共同嚮往。而這些文物珍寶,則無聲又無盡地訴説著我們這個古老民族共同的秉性與情感;昭示著在這個嶄新的時代裏,人類各民族共同用文明之鑰開啟合作共贏之門的光明前路。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