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大小葫蘆裏的萬千世界:非遺傳人用手藝溫暖鄉村

發佈時間:2021-12-30 09:11:41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葛蕾

大小葫蘆裏的萬千世界:非遺傳人用手藝溫暖鄉村

吳蕓婷在創作中。 王儀楚 供圖

中新網杭州12月29日電 (郭其鈺 王儀楚) 以電烙鐵為筆、葫蘆作紙,融萬象于眼,繪萬物于紙。走進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深澳老街,來往的遊客都會被一戶挂滿葫蘆的房子所吸引,這就是吳蕓婷的“葫來”文創工作室。

吳蕓婷是葫蘆廬葫蘆烙畫第五代傳人,非物質文化傳承藝術家,也是葫蘆最年輕的匠人之一。葫蘆烙畫藝術又稱燙畫葫蘆、火筆畫葫蘆,是一種特色傳統工藝美術品。在葫蘆自成一方的小天地裏不僅承載了中華傳統技藝,也蘊含著烙畫匠人的心血。

初見吳蕓婷,她正在案板上製作葫蘆烙畫,手持電烙筆,手腕輕微移動,伴著細縷青煙升起,腦中的創意便呈現在了手中的葫蘆上。

“葫來”文創工作室。 王儀楚供圖

“葫來”文創工作室。 王儀楚 供圖

在吳蕓婷看來,一件作品最重要的是創意。“比如一首歌,歌手不一定唱功有多好,但它能唱進人的心裏;比如一幅畫,可能技法上不是特別獨到,但是它能讓人停下腳步。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夠走進年輕人的心裏。”

在“葫來”工作室,滿眼都是大大小小、形體各異的葫蘆,大的有半人高,小的如孩童手掌。仔細看,葫蘆上有山水、花鳥等中國傳統元素,也有小黃人、阿狸、麥兜等動漫人物。這些葫蘆或被做成手機挂件、或被做成服裝配飾、或被做成桌面擺件,頗受歡迎。

2015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從小接受傳統藝術熏陶的吳蕓婷接觸到了葫蘆烙畫,立即被這濃濃的“福祿文化”吸引,從此與“葫蘆”結下了不解之緣。她還成為葫蘆廬第四代傳人、中國葫蘆協會會長趙偉的弟子,系統學習了葫蘆烙畫。

“每週我都會飛到天津學習,在師父那裏聚集了全國各地優秀的人才和作品,讓我學習到了作為一名匠人應有的執著。”吳蕓婷喜歡稱自己為匠人,她説匠人是不允許自己放棄的,即使在疫情期間沒有一分錢收入,她都沒有想過放棄。

葫蘆烙畫,需要百分之百的專注和耐心,因此吳蕓婷一般都會選擇在夜晚或是客人少的旅遊淡季進行烙畫。深澳古街的環境為其提供了有利的創作空間,2018年她便在此創立了“葫來”文創工作室。

“這是一種氣場的契合。第一次走進這裡,就有了深深的歸屬感,古樸安靜的老街很適合我們匠人創作。”吳蕓婷説。與此同時她也希望在做出更多好作品的同時,用傳統手藝溫暖鄉村。(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