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人:曾成鋼
演講地點:清華大學“人文清華”講壇
演講時間:二○二一年十月
曾成鋼
著名雕塑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雕塑學會會長,上海美術學院院長。代表作包括《鑒湖三傑》《梁山好漢系列》《精靈系列》《蓮系列》《大覺者》等。
中國現代雕塑的發展
關於中國現代雕塑的發展歷程,目前學界有“三代人”的説法:第一代人是劉開渠、滑田友、蕭傳玖等民國時期的雕塑家,這批雕塑家多有海外留學的經歷,他們將一種新的雕塑樣式引入了中國,開啟了中國現代雕塑之路。第二代是潘鶴、錢紹武、沈文強、葉毓山等新中國成立之後涌現出來的雕塑家,他們是第一代人的學生。在時代的機遇下他們集體發軔,鞏固並推動了中國雕塑的發展。第三代人則是改革開放之後開始活躍的一批雕塑家,他們對中國雕塑進行了多方向、多維度的探索,極大地拓展了中國雕塑的內涵與外延。
雕塑《魯智深》曾成鋼
回首中國雕塑的發展,一直圍繞兩個基本問題。一是西式雕塑作為外來樣式與本土文化和民族雕塑傳統的關係問題。從劉開渠先生起,很多老藝術家就在致力於雕塑的民族化、本土化,這是一種與生俱來文化情結。在短短數十年中我們從寫實到變形,從抽象到觀念,從借鑒模倣到探索革新,幾乎把西方近百年來的雕塑發展樣式演示了一遍,中國雕塑也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與發展。這是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時至今日依然要審視和面對本土化的關係問題。這是我一直在思索的,幸運的是還有很多同行也在這條路上,比如:文樓、田世信、傅中望、陳雲崗、霍波洋等,也包括很多年輕人比如馮崇利等,他們用各自的方式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當然,這並不是一兩個人或一兩代人可以完成的事,它是一個長期性的問題,需要我們不懈地努力。
二是雕塑與公眾關係的問題。雕塑的價值在於公共,這是由其藝術性質來決定的。就中國雕塑這一百年的發展來看,雕塑毫無疑問是一個小眾文化,大部分情況下它的傳播和影響都局限在專業內,儘管生活中我們也能看到很多雕像、浮雕壁畫或城市雕塑,但是民眾對雕塑的了解也基本止步於此。進入到新千年之後,雕塑家走出了工作室,特別是最近十年,學院師生走出校園,到工廠、鄉村、企業進行考察、創作和教學、實習的情況越來越多,當代雕塑的公共化或者公共雕塑的當代化開始真正迎來了其成熟期。在我看來有這樣幾個明顯的轉變:首先是已往的一些僵化的雕塑基本被淘汰,“恐怖的不銹鋼”現象得到了有效的緩解。其次是雕塑家的自我中心意識在消除,公共意識在增強,越來越多的雕塑強調多元的表現方式,強調雕塑與當代人的精神、現實保持密切聯繫。最後是雕塑家更加注重藝術的文化力,積極探索如何更好地把藝術融入生活、如何用雕塑提升文化形象甚至構築城市的品格。
雕塑《綿羊》曾成鋼
中國的文化在各個領域都有自己一套非常獨立而完整的體系,之所以雕塑比其他藝術發展得“慢”,是因為過去一直按照西方的標準來衡量它的發展。今天的中國雕塑正在經歷蝶變,從西方中心的影響下走出,成長為一種獨立、紮實、豐富、蓬勃、強大的現代藝術。上述兩個問題的演進勾勒出了一條清晰的學習、轉化、創造的路徑,我認為儘管其中依然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總體來看是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它預示了中國雕塑從文化自覺到文化自信的發展趨勢。
傳統語言的現代轉化
有一次,我與藝術理論家孫振華交流,他問我:“在今天的藝術格局當中,有前衛的,有傳統的,各人有各人的定位,你對自己是怎麼定位的?”我思考了很久,從我個人經歷來説,20世紀80年代我考研的那幾年,讓我與先鋒藝術浪潮保持了距離,後來在歐洲的遊歷又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位置與能力。在藝術觀念上,我不採用前衛、先鋒的姿態;在藝術趣味上,我不選擇刺激、挑釁的口味;在作品的形態上,我不主張激進、極端的方式。這相當於在足球比賽裏我打了一個中場,進可攻退可守。總體來説,我還是一個學院派,是一個有約束的前衛、積極的保守、有原則的創新和有變革精神的學院派。
河南鄭州雕塑公園作品
中國現代美術繼承的是西方的古典傳統,我們的現實主義就是西方的古典主義;而西方在求新求變的過程中,所追尋的是東方和其他地區的審美經驗。這是一種互相學習、互相融合的狀態,我們缺少的要學他們的,他們缺少的要學我們的。我以為,經過近代一百多年的融合發展,今天我們正站在一個東西交匯的中心點,一切藝術樣式,無論新舊,都能找到它的一席之地,這便是我們實踐的基礎與優勢。
打“中場”,就是全方位地吸收學習,通過這種方式,走出第三條道路。它既不是複製傳統,也不是純粹模倣西方現代藝術,而是對東西方的傳統與現代進行傳承、轉化與創造。2000年左右,我提出了“傳統雕塑語言的現代轉化”這樣一個學術主張,即:從不同的地域和文化中發掘可以被借鑒吸收的優秀傳統,進行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構建具有當代東方藝術特徵與精神內涵的藝術體系。我認為,中國的藝術形式和藝術思想産生於中國文化的土壤之上,只有對中國文化有深刻領悟,才會對中國藝術有真實的理解。有針對性地對傳統進行學習研究,汲取傳統的營養,借鑒文化理念和視覺元素,進而構建中國現代雕塑的傳統,是今天雕塑人所面對的重要課題。
為什麼要回溯傳統?因為,擁有自己的傳統,是一個民族,一個行業得以延續、生長的根。今天的中國雕塑所面臨的問題比起其他藝術更為複雜,比如現代與傳統的關係、東方與西方的關係、藝術與社會的關係、作品與環境的關係、作品與現代科技的關係等等。而從傳統出發,以自身的生存經驗、體驗方式和價值觀出發,是雕塑家在回應這一系列問題時的必答內容。
浙江溫州黃石山雕塑公園作品
文化藝術的傳統是什麼?是歷史長河中,前人創造並流傳下來的有造型審美價值的一切物象,以及背後所凝結的時空觀念、生命認知、哲學理念、審美體系、情感體驗、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舉例來説,秦陵兵馬俑與希臘《勝利女神》是同一時期,西漢霍去病墓的石雕與羅馬雕塑是同一時期,山西高平的鐵佛寺彩塑與米開朗琪羅的《大衛》是同一時期。這些古代優秀作品是世界頂級的,完全不遜於當時其他文明。除此之外,中國古代的文字、玉器、傢具、建築等等都是偉大的創造,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傳統留下的遺産太豐富了,我們一定要有自信。
無論東方傳統還是西方傳統,都是很好的文化,但在今天的現代語境下,必須要將其轉化出來。什麼是轉化?轉化是事物A通過某種途徑轉變為事物B的一種方法,它不是簡單的變化,是要對兩者進行創造性重構,且A必須包含B文化基因。什麼叫創造?創造就是找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論、創作新作品。創造有三條路徑,首先是繼承傳統,從“有”到“再有”,這是一種超越;其二是反叛傳統,從“無”到“有”,這是一種發現;其三是傳承傳統,是從“有”到“新有”,這是一種轉化。
轉化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摹寫自然、心寫自然,無論哪一種都需要有大氣象、大境界、大格局,都需要有真功夫和真言語。轉化的目的,就是在當前世界東西方文化的格局中,通過對古代和現代文明的學習,通過對傳統的追溯,借助傳統的力量,建立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聯繫,傳承經典、立足當代、面向世界,走出一條符合自身發展的道路。
藝術家必須保持對社會的思考,考慮以怎樣的精神追求來延續文化生命並融入自己的創作當中。2013年,我在德國做了一個大型個人展覽。展覽名字叫“穿越”。我把精靈、蓮和大覺者三個系列二十余件作品帶到了歐洲,展覽時來了很多西方藝術家和評論家,有文章把我的作品稱之為“東方泛靈主義”,脈絡與西方相似,精神氣質卻完全不同,在西方的枝丫上結出了東方的果實,而這也正是近二十年來我思考問題、創作和舉辦活動所一直堅持的方向。
走向公共空間
西方的社會生活中,隨處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雕塑,這已經成為他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在城市發展過程中,也修了很多城市雕塑,比如深圳的《開荒牛》、重慶《歌樂山烈士紀念碑》、瀋陽《九一八紀念碑》等作品,這些早已成為城市的名片和文化的象徵。
1982年,在建設部、文化部和中國美協的領導下,成立了全國城市雕塑規劃組,“城市雕塑”一詞被正式提出。這個詞反映了藝術家對於雕塑與公共關係的階段性認識。作為城市的組成部分,城市雕塑代表了城市藝術文化的水準,它的建造也是政府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因此政府的認可必不可少。而“城市雕塑”一詞出現之後,有些藝術家曾經陷入了“藝術創作者”與“工程包工頭”兩種身份的矛盾之中,一些人在腦子裏把這兩件事情對立起來,認為搞城市雕塑是在“搞錢”而不是“搞藝術”,甚至一度敬而遠之。自2000年以來,隨著公共藝術概念的普及,這種情況在逐漸改變,藝術家們開始更新對於雕塑公共性的認知,越來越多的雕塑家投身於城市公共空間的創作。
安徽蕪湖雕塑公園作品
當然這些年我們還是交了不少學費,一些雕塑概念僵化、粗製濫造,忽視了城市雕塑應有的藝術美、材料美、工藝美、功能性和文化性,導致了浪費。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作品如果做不好,立在外面是要挨罵的。我們常常能夠聽聞一些編排雕塑的順口溜,也常會有機構在評哪個是最醜雕塑,儘管如此,每年仍然有很差的雕塑立起來。如何杜絕視覺垃圾,解決城市雕塑發展的亂象?關鍵在於要讓有品質的作品走進公共空間。
自2000年在杭州太子灣公園策劃首屆西湖雕塑邀請展以來,我作為策展人先後策劃了幾十個大型公共雕塑項目,從大量的實踐經驗中,我發現,一件好的戶外雕塑應當具備這樣一些要素:要有好的想法,選擇合適的藝術語言與作品規模來表達,要考慮作品與環境的關係,還要有精良的製作。“立意”“風格”“材料”“尺寸”“環境”,這是評判公共雕塑的五要素。具體而言:立意,藝術家的概念與構思通過作品的表述來呈現;風格,展示的是藝術家的天賦與魅力;材料,這是雕塑的載體,材料的運用能夠最大限度地展示作品的意圖;尺寸,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內,不同的大小比例彰顯出的體量帶給觀者的體驗和衝擊截然不同;環境,作品與環境的關係是影響雕塑成功與否的最終環節。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在戶外,幾乎所有雕塑作品都受這五個要素的影響。
對於研究公共雕塑的學者而言,一個基本的共識是很難用“好”“壞”這樣的詞語對作品做出簡單判斷。因為公共雕塑是以美化城市環境、傳播文化藝術、服務大眾生活為目的的實用項目,它是多領域交叉成長相互碰撞的最終結果,同一件作品在不同的環境中效果有可能完全相反,這與作品的材料、體量、環境等諸多因素相關。“五要素”秉著問題越具體、標準越明確的邏輯,深入聚焦雕塑作品所涉及的各個環節;它抱著一種開放的態度來看待雕塑,好雕塑中有不足的地方,壞雕塑中同樣有可取之處。這就很好地解答了公共雕塑“為何好,為何壞”的問題。
什麼才算是一件成功作品呢?我以為,一個稱得上成功的公共作品,五要素裏面至少要達到三贏,即政府認可、老百姓認可、藝術家認可;還有這個作品放到這個環境裏面是協調的,這是環境的認可,這也很重要。如果繼續提高,達到四贏或者五贏,那這個作品就可以稱之為完美了。
雕塑公園的價值
這些年我在主持中國雕塑學會的工作,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積極推進雕塑公園的建設。
現代雕塑公園産生於工業革命時期的歐洲,它是城市發展過程中,用來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途徑。我國的雕塑公園從20世紀80年代出現,到今天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它並不是一個陌生主題,不同時期建設的雕塑公園記錄著地區文化的發展,早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最近十年,雕塑公園在美化城市環境、調節人文生態、弘揚區域文化、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的過程中發揮著積極正面的作用。它連接起政府、景觀設計師、雕塑家與公眾等多個領域,作為“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轉化博弈帶,圍繞公園展開的各種活動解決了環境美化問題,也解決了城市雕塑發展的困境,從另一條途徑建構了城市性格。
2011年中國雕塑學會受地方政府委託,正式牽頭策劃雕塑公園。十年來在7個城市組織大型雕塑創作活動16場,建成大型專業雕塑公園6座,落地5米以上的大型雕塑1000余件,覆蓋城市公共空間10000余畝,産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其中系列方法與模式構成了雕塑公園發展的重要經驗。
中國雕塑學會一直在探索建設一個“成熟的評價機制”,即政府出資舉辦雕塑展,挑選藝術委員進行評選並向全世界邀請藝術家參賽。參賽作品需要經過三輪評選,一是想法的評選,二是雕塑小稿的評選,最後作品放到公園裏再評選,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合作機制。被賦予信任的藝術委員則需要對政府和藝術家負責,並且將環境影響與觀眾態度納入考量。
以蕪湖雕塑公園為例,公園通過政府、藝術高校與學術機構聯合發展的方式,依託每年舉辦的“劉開渠獎國際雕塑大展”,持續進行公共雕塑展覽與收藏,這種方式被業界稱為“蕪湖模式”。蕪湖雕塑公園2011年才開始建園,從一座荒山到“中國雕塑之城”、國家3A級景區只用了10年的時間,國際雕塑公園聯盟主席格楚·愛希理曼(Gertrude Aeschlimann)認為它可以排進世界雕塑公園的前五名。
再比如鄭州雕塑公園,在“蕪湖模式”的基礎上,公園建設過程中形成更加詳細的流程規範。從調研策劃、公開徵集、平面稿評選、立體稿展覽,到加工製作、監製、定點、安裝,每一個環節都建立了標準和規範。建設過程中對於雕塑的高標準和嚴要求,倒逼了雕塑産業的升級,因此被業界稱之為“鄭州標準”。總體而言,今天中國的雕塑公園,不管是數量、材料、想法、製作、對環境的控制等方面都做得比較好,與歐美頂級雕塑公園的距離正在縮短。
從這些年努力的結果來看,雕塑公園作用還是非常明顯的。藝術家通過這幾年的努力,公共意識在加強,責任心也在加強;領導在雕塑的建造過程中越來越重視藝術規律,把握藝術品質關,寧肯少些,但要好些;公眾對於雕塑從不知道到知道,從沒感覺到有感覺,從不理解到理解,對藝術的認知在慢慢提高。這是我最樂意看到的,公共藝術最大的特點就是它要體現公共性,公眾的意見、參與、認知水準和接受態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如今,從基礎建設到文化建設,社會條件與大環境越來越好,為雕塑創造了極好的發展條件。可以説,今天中國的公共雕塑正處在一個發展的黃金年代,中國的雕塑還有很大成長空間,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本文節選自曾成鋼教授在“人文清華”講壇的演講,閆坤整理錄音、執筆)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