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作為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記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時期約五六百年間的各種詩歌。有些詩歌採自民間,周代專門設置了採詩官,前往各地收集民間歌謠,藉以向天子反映各地百姓的民間生活。另有些詩歌來自於周代的貴族文人們,以敘事和反映風俗為主,將周代的貴族生活與社會現狀寫進詩歌中。《詩經》映射了西周時期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民間風俗等方方面面,各地域的詩歌呈現出的不同風貌,讓詩與人、人與地理、地理與詩之間産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繫。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先生就曾以歷史地理的角度對《詩經》展開研究,豐富了由“國風”産生的對各種地理元素的研究。
終南山究竟在哪兒?齊長城有著怎樣的歷史?地域文化如何在《詩經》中體現?漆樹為何能反映出中國早期審美?這些疑問都能在《詩經地理》這本書中找到答案。這本書通過講述與《詩經》相關的山、水、植物三個方面的話題,以《詩經》文獻中的線索,結合實地調查,切入歷史地理的視野,為讀者講述千年以前的中國樣貌。書中文章均來自記者的采寫,既有記者的視角,也有受訪者的觀點,較為客觀生動地展現了“詩經地理”這一主題。這本書考證較少,但科普感十足,可以讓讀者快速地進入“詩經地理”的世界,發現不一樣的歷史地理。
《詩經》中描述的事物至今已有千年,如今可作比照的,也只剩山川湖泊、花草樹木了。不過對於今人來説,首先要解決的並不是事物在哪的問題,而是詩歌中所説的事物究竟和現在的什麼相對應的問題。比如説全書第一篇《終南山,走出周人的世界》中,就提到了現在人們熟知的終南山與《詩經》中提到的終南山的區別。
筆者對於終南山的印象與大多數人一樣,來自金庸先生的《神雕俠侶》,終南山上的全真教與古墓派奠定了全書的武俠基調。“隱”與“退”,“恨”與“癡”在這座名山上回蕩。終南山在古代便與隱士、修道結緣,成為一座靈山。當年促使劉邦確定劉盈為太子的“商山四皓”就一直隱居在終南山太乙峪。之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讓這座山成為了道士、隱士的天堂。1989年,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準備上終南山尋找隱士,她詢問了很多人,最後才搞清楚人們口中的終南山既是指一座山,又是指一條山脈。
在歷史上,廣義的終南山指的就是秦嶺;狹義的終南山指的是陜西省境內西起武功,東至藍田的秦嶺中段;今人通常所説的終南山則是指陜西省戶縣境內的終南山中段山脈——這是經過歷史工作者的研究確認的終南山具體位置。如果我們想從古籍中認識這座山,《詩經·秦風》中《終南》以“終南何有?”的發問,描述過當時的終南山。
終南何有?有條有梅。君子至止,錦衣狐裘。顏如渥丹,其君也哉!
終南何有?有紀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繡裳。佩玉將將,壽考不忘!
這首創作于周王室東遷後的作品,是西周遺民對這片土地的新主人秦國人的勸誡。這首詩中,西周遺民寫到位於國都南邊的這座山盛産各種優質木材,讓他不要忘記山與木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在後人的解讀中,認為是君與民的關係,只有施行德政,修德於民,才能木成山高之名,山成木盛之茂。西岐之地是周朝興亡之本,崇尚農業的周人,對於地理風貌、天象時節有著自己的認識。因此,在周人眼中這座終南山並非普通的山,他們通過歌謠告訴來到此地的秦人,這裡是興盛了二百多年的周人福地。
書中除了記者的撰寫還有對相關學者專家的採訪。對於歷史上的終南山,歷史地理學家朱士光先生認為,距今8000年至3000年的全新世中期,被人們稱為大暖期。儘管西周初年時稍微幹冷一些,但至春秋時氣候變得溫暖濕潤。寫這首詩的年代,關中地區屬於北亞熱帶溫濕氣候,平均氣溫比現在要高,雨水也非常充足。那時候的終南山遠要比現在更為豐盛茂密。這樣一座植被豐富、物産富饒的山脈,對於依賴農耕為生的周人自然是天賜的福地。《詩經·小雅》中《天保》一詩就説道:“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這首祝願君主的詩歌,流露的祝願之心透露于文字表面,那一句“如南山之壽”更為後人改為“壽比南山”而廣泛運用。終南山從地理到歷史,最後到人文層面則昇華成為了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祝福。
秦嶺的概念最早出自東漢時期,作為和終南山有著同樣概念的名詞,人們大多只把秦嶺當作地理概念,而終南山則有著地理之外的文化含義。如前文所説這座山被後世認為是道教聖山、是隱士的最佳歸所,是一座有仙而名的山。可以説自《詩經》發端,終南山被不斷地賦予人類的美好之意,在歷史的發展中格外有靈。
這本書除了一些知識性內容的介紹,還有記者們的實地考察記錄。從策劃到商量,從路線的制定到具體遇到的困難,如今在《詩經》故地中生活的人們的生存狀態,都在記者的筆下被一一記錄下來。記者們通過文本比較,文獻考究,實地走訪,觀察訪問,盡可能地深入真實生活中去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看到古代中國的生活氣息。同時,也將可以看見的部分與歷史相比較,貼近歷史的原貌。
這套《地理中國》文叢的副主編曾炎曾説到對於選題的標準——並非是歷史上存在的地方都能成為選題,“如果它經過歷史滄桑,滄海桑田變成一片荒莽之地,它就不會是我們選擇採訪的視野。”而人對於時間,時間在人的生活的疊加性則會重點考量:只有人類對歷史的繼承與創新,才能讓3000年後的我們對古籍中的事與物煥發新的關注。(胡月)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