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文化遺産傳播:從“出圈”到“出棚”

發佈時間:2021-12-27 09:16:14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高蒙河、宋雨晗 | 責任編輯:葛蕾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文化遺産大國,擁有56項世界遺産,佔全球167個國家1100多項世界遺産總數的約5%,還擁有5000多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上億件套國有博物館可移動文物;如果再加上各個省市自治區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和非國有博物館,以及私人手中的文物藏品,中國的文化遺産總量更是驚人的。

作為“文化遺産大國”的中國,還要成為名不虛傳的“文化遺産傳播大國”。如何通過創新文化遺産傳播形式,助力文化遺産的保護、利用和傳承,向世界講好中國遺産故事,已經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時代使命和大國擔當。

1齣圈:爆款文綜帶熱遺産

人類資訊傳播的歷史發展過程,已經走過了文印時代、視覺時代和傳媒時代,産生了圖書、報刊等印刷媒介和電影、電視、網際網路等電子媒介等諸多形式。以影視節目為例,我國早在1957年就拍攝了後來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遺産名錄的北京明代定陵考古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在電影院放映時幾乎場場爆滿,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的外籍顧問、荷蘭紀錄片電影大師尤裏斯·伊文思又把這部片子帶到國外,在法國、新加坡、菲律賓、日本等國引起轟動,産生了非常大的國內外影響。可見,我國文化遺産的影視傳播活動,從半個多世紀以前就以紀錄片的形式開始起步了。

時至當今,紀錄片這種小眾傳播方式不復當年,廣大觀眾轉而更喜歡綜藝類節目的觀影模式。這幾年,我國各大媒體開始積極探索和嘗試文化遺産類綜藝節目的創新表達方式,先後推出了《國家寶藏》《唐宮夜宴》《中國國寶大會》《中國考古大會》等一批在棚內布景攝製的簡稱“棚綜”的文化遺産類綜藝節目。同時,全國的文博考古學者們也以前所未有的熱情,主動積極地參與到了這個融媒體時代以綜藝方式弘揚文化遺産的大潮中。

其中,故宮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國內十多座一級博物館守正創新,勇於“出圈”,善於轉型,率先在《國家寶藏》這檔節目上集體亮相,向全社會推出了好評如潮的文化遺産類綜藝節目。目前這檔節目已經陸續推出三季。在節目中,一件件“國寶”文物,不再是冰冷的陳列品和不會説話的藏品,而是通過電視綜藝的呈現手段“活”了起來,讓觀眾感受到了這些國寶文物的前世今生和文化傳奇。

又如正在播出的《中國考古大會》,在第一期播出之後,電視端累計觸達超過了5985萬觀眾人次,融媒體端觸達9億人次,節目主話題詞閱讀量破億,相關話題閱讀量破3億,登微網志綜藝影響力排行榜TOP1。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的推薦下,讓更多人感受到了文化遺産的魅力,多角度話題頻頻登上熱搜,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帶動網友了解、喜歡上了過去被認作是冷門的考古。

《中國考古大會》節目總顧問、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等學者認為,節目通過考古學家的講述和現場探秘,讓觀眾如同走入了考古發掘現場,仿佛走進了古人的物質和精神世界,真是一場“滿漢全席”般的文化遺産“饕餮盛宴”。通過這種通俗易懂的綜藝形式,中國考古成果更多、更生動地展現給了國人,展現給了世界。

2齣棚:另辟蹊徑跨界傳播

如何使“棚綜”文化遺産類節目在陸續“出圈”之後,還能夠使觀眾更加喜聞樂見,身臨其境?——“出棚”!走出攝影棚到遺産地現場宣傳推廣文化遺産知識,增強現實感、參與性,成了創新文化遺産傳播方式的新選擇。

比如,2018年播出的《上新了·故宮》,嘉賓離開攝影棚走進故宮,實地遇到故宮各部門研究人員,在專家的引領下探尋故宮歷史文化,並汲取故宮文化元素,與跨界設計師聯手高校設計專業的學生,每期誕生一個文化創意衍生品,形成了實景綜藝和文創開發相結合的製作模式。

2020年,繼帶領博物館界同仁在《國家寶藏》中集體亮相、一道“出圈”之後,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又提出了到中國的世界遺産地去“行走、交流、實踐”的全新主張。他不僅作為節目總顧問,而且身體力行,率領“布鞋男團”走進遺産地,推出了中國首檔沉浸式世遺互動揭秘紀實節目《萬里走單騎——遺産裏的中國》。節目播出前後,得到了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道,獲得《中國視聽創新創業大會》金獎和第27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電視節目提名獎等成果,讓更多的國人尤其是年輕人了解了世界遺産,愛上了世界遺産。從“出圈”到“出棚”,改變的不僅僅是單霽翔“故宮守門人”到“遺産推廣人”的身份,更是文化遺産的傳播方式。

如果説我國目前的文博綜藝節目通過“出圈”到“出棚”的舉措,創新了綜藝節目傳播文化遺産的方式,讓更多的人愛上了文化遺産,初步實現了文化遺産傳播初衷的話,那麼,如何讓更多的人更好地共用文化遺産,把文化遺産帶回家,乃至變成我們普通人追求美好幸福的一種生活方式,將是這類棚內和戶外綜藝節目的新追求。同時,通過揭秘文化遺産的中國案例,講好世界遺産的中國故事,做到讓文化遺産活起來、走出去,為創新文化遺産價值推廣方式、構建文化遺産傳播大國添磚加瓦,也都將是這類綜藝節目的新目標和新追求。

3齣彩:“四大天王”齊頭並進

怎樣實現這個新追求,如何達成這個新目標?過去我們時常討論綜藝形式傳播文化遺産的“四大天王”問題,即內容、價值、形式、創意何者為王?是內容為王,一家獨尊,還是價值、形式、創意也可齊頭並進,助力內容得以更好地實現?我們認為,通過內容為先,價值引領,形式出新、創意制勝諸方面相互結合,方可實現提綱挈領,多位實施,綜合呈現,再上新階。

第一,突出普遍價值。將文化遺産的突出普遍價值研究好,領會透,不僅闡釋文化遺産的真實性、完整性,而且展現遺産所在地各級政府和團體在保護利用過程中實施管理的有效性,同時充分傳播廣大民眾從“要我保護”到“我要保護”的主動性、積極性、效益性。

第二,堅持觀眾為王。文化遺産綜藝節目的創新實踐告訴我們,文化遺産作為祖先留到當代的客觀存在,需要通過發現其真實內容和研究其古今價值,方可為形式出新、創意出彩奠定基礎,所以依舊應當尊者為先。而新時代特別是Z世代年輕觀眾喜歡的新綜藝表現形式也不容忽略,創意作為實現一檔節目的傳播度更不可或缺。換言之,內容、價值、形式、創意四者之間並不是對立關係,而應當具有結構一體,相互融合的綜合屬性。遺産內涵通過棚內演繹、戶外交流、互動參與、沉浸體驗乃至“黑科技”植入等形態,得以多維解讀,最優輸出,使公眾對文化遺産産生感知力、共情點、粘合性和美譽度,最終實現以觀眾為王的傳播王道。

第三,實現“三重轉化”。怎麼把文化遺産內涵和價值從比較學術的專業性表述,轉化成為一般人能夠理解的文化性表達,進而再轉換成為所有人都喜聞樂見的社會性共鳴,這需要一個個的起承轉合過程。換言之,從小眾到中眾,從中眾到大眾,做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賞,既要保證小眾品味,又要顧及中眾趣味,更要滿足大眾口味,他們才能以自己喜愛的方式與文化遺産綜藝節目共情共生。

第四,理好“四性”關係。綜藝節目傳播文化遺産既要有學術性做基礎,又要有知識性為抓手,還要有趣味性為調劑,更要有故事性為切口。換句話説,如果遵循了故事性、趣味性、知識性、學術性的傳播邏輯,講好文化遺産的中國故事,創新文化遺産傳播大國,也會水到渠成,願景成真。

建設文化遺産傳播大國不僅要立足國內,還要面向國外。我國作為文化遺産大國,應該把中國發現、研究、保護、利用、傳承文化遺産過程中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理念、實踐和成果宣傳出來,傳播出去,構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文化遺産傳播體系。這樣一來,不但會讓更多的國人切身感受到文化遺産的活力,還會使更多的世人親身感知到中國文化遺産的魅力。

當前,無論是搭臺演出的棚內綜藝,還是出棚行走的戶外綜藝,從“出圈”到“出棚”,我們賡續創新的文化遺産傳播方式,已經和正在使我國從文化遺産大國走向文化遺産傳播大國。

(作者:高蒙河、宋雨晗,分別為復旦大學文博係教授、博士生本版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