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國家級、省級節氣類非遺項目分別達50多項和60多項

發佈時間:2021-12-23 10:08:58 | 來源:光明網 | 作者:李政葳 | 責任編輯:蘇向東

國家級、省級節氣類非遺項目分別達50多項和60多項

2021年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工作年會舉行

“如今,節氣活動豐富多彩,有力助推代際傳承。各代表性社區精心籌辦,持續開展異彩紛呈的節氣民俗活動,鮮活生動地傳承傳播二十四節氣文化。”在近日舉行的2021年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工作年會上,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聯盟理事長、二十四節氣申報人類非遺項目牽頭單位中國農業博物館黨委書記隋斌介紹,今年“半山立夏習俗”“送大暑船”“梅源芒種開犁節”和“內鄉打春牛習俗”等四個項目被列入二十四節氣國家級非遺擴展名錄;到目前為止,國家級節氣類非遺項目達50多項,省級達60多項。

國家級、省級節氣類非遺項目分別達50多項和60多項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既是中國人觀天察地、認知自然的知識體系,也是安排農事、順天應時的生活實踐,還蘊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2006年,二十四節氣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2016年,二十四節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在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指導下,中國農業博物館牽頭,中國民俗學會、各代表性社區積極參與,開展多項保護傳承工作,形成了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共同傳播的良好氛圍,保護實踐不斷豐富,理論研究不斷深入。

會上,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副司長侯曜禹發佈2021至2022年度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開放課題立項名單,強調加強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學術研究,傳承弘揚好以二十四節氣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推動鄉村振興意義重大。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副司長李曉松表示,五年以來,中國農業博物館會同中國民俗學會以及各地的相關社區,聯合保護傳承聯盟成員,以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為基礎,在促進代際傳承、推動學術研究、加強宣傳推廣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保護傳承工作,有力提升了二十四節氣傳承活力與影響力。

年會期間,隋斌總結了二十四節氣列為人類非遺五年來主要工作成效,展望今後五年工作思路和主要舉措。在加強田野調查與數據庫建設方面,隋斌表示,五年來,文博機構、代表性社區、專家學者等都廣泛參與到二十四節氣當代存續狀況的田野調查中,並以多種形式全面記錄與建檔,還形成一批面向社會的可視化成果,進一步推動了節氣文化的當代傳承。

隋斌提到,中國農業博物館陸續開展相關社區活動的調研和數字化採集工作,初步建立二十四節氣資料數據庫;中國民俗學會在全國20多個地方進行清明節保護傳承工作專項調查,形成80多萬字的清明節志書;各地社區對本地節氣活動情況開展系統普查,有的還借助高校力量,對節氣文化進行深入挖掘,通過文字、錄音和影像等形式進行全面記錄,建立健全數據庫,還公開發行了一系列圖書和紀錄片等。

在學術交流方面,據初步統計,2017年以來各地舉辦相關學術研討會、學術交流會和論壇等50余次,進一步激發了大家的研究熱情,推動了研究水準的提升。

針對今後五年的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規劃,隋斌表示,將加強二十四節氣弘揚發展的工作體系、保護體系、傳承體系、傳播體系、應用體系和研究體系等六大體系建設。比如,形成二十四節氣記錄成果索引或目錄彙編,實現對二十四節氣活態傳承狀況的全面建檔記錄,形成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數據庫和開放共用平臺;積極推動代表性社區持續開展好活態傳承,創建一批傳承示範基地,建設好傳承人隊伍,構建多方主體積極參與的保護傳承體系等。

當天,“順天應時——二十四節氣非遺沉浸式數字藝術展”同步開展。展覽通過對“二十四節氣”及其所蘊含的“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文化梳理與藝術表達,以藝術展示、互動體驗等為表現手段,搭建起一座“文化+科技”、“傳統+現代”、“內容+形式”、“線上+線下”的溝通橋梁,賦予傳統節氣文化新的內涵、形式和意義。(李政葳)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