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北京西安門大街卸粧 建築風貌展素顏

發佈時間:2021-11-30 08:53:50 | 來源:北京青年報 | 作者:解麗 | 責任編輯:秦金月

西安門大街卸粧 建築風貌展素顏

改造提升工程全部完成正式亮相 成為開放的城市建築博物館

便道上“卸”去停車樁,長期佔道的私家車不見了,形成慢行優先的“靜穩街區”;以紅樓公共藏書樓為首的建築群“卸”下灰漿,沿街建築紛紛亮出本來面目;速8酒店原有的13個小門店調整為以文化為主題的2個商業業態……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西城區了解到,實施“卸粧術”後的西安門大街改造提升工程已經全部完成,局部空間更加充分地展現什剎海的多元文化,昔日的皇城主幹道如今成為開放的城市建築博物館。

根治交通“頑疾” 形成“靜穩街區”

西安門大街,東起府右街、西至西四南大街,全長800米,曾是連接皇城內外的重要通道。如今,它又成為展示核心區古都風貌的重要街道。然而,改造提升前,這裡一直被“兩頭堵”的交通死結困擾。

今年四月,對西安門大街啟動的“卸粧”改造中,首先就對準了交通堵點。改造中,西城區創新工作機制,落實《北京市街道辦事處條例》,率先以屬地街道牽頭,指揮部統籌協調,吹哨召集區城管委、交通支隊、規自分局、商務局等24家單位共同研究解決問題。

“卸粧”改造中,通過定期調度和協同行動,對交通流量、非機動車秩序、停車資源和居民停車需求進行調查摸排,從停車位梳理、共用單車入欄結算及阻車設施優化三個方面,加強交通治理和設施優化,讓西安門大街靜下來。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西安門大街兩側便道上已重新梳理出183個擋車樁,香檳色的欄杆劃分出了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界限,針對共用單車的電子圍欄也已各就各位。雜亂無序的車輛被“卸”了下去,西安門大街已經形成慢行優先的“靜穩街區”。

建築風貌“卸粧” 確定83個點位

西安門大街從元代始建,每個時期都留下了歷史痕跡。為了讓每個時期的歷史痕跡重現,此次提升也針對相應的建築風貌實施“卸粧”。

“我們以真實性、完整性為原則,在對現狀肌理實施最小化擾動的基礎上,抓住紅樓電影院、美廉美超市等重要節點,對沿街建築立面按照保留、改善、整飾的類別實施‘微修繕、微改善、微更新’。”西安門大街改造的總設計師、北京建築大學教授丁奇介紹,在實施建築風貌“卸粧”的83個點位中,除了紅樓公共藏書樓、西安門值班班房(清代)等4處保護修繕點位和2處更新點位之外,“微修繕、微改善、微更新”比例約佔93%。

歷史建築露“原樣” 成為開放博物館

位於西四路口的紅樓公共藏書樓,曾是北京第一家寬銀幕立體影院、第一家“無障礙影院”。“藏書樓原來的灰墻面是噴塗過的,掩蓋了建築原有的墻面肌理。”丁奇説,對藏書樓的提升,就是精細打磨,露出建築本真風貌。經過一個多月的打磨,400多平方米的墻面去掉了表面灰漿,露出了舊有的紅磚墻。仔細觀察,依稀可見具有時代感的標語等。

西安門大街141號的一處清末風格的小院經過“卸粧”改造也露出了曾經的券門。這座磚雕門樓的匾額出自大書法家沈尹默先生的手筆,露出真容的斑駁磚拱券仿佛在訴説著滄桑變遷。

現在走在西安門大街上,就像走進一座開放的城市建築博物館,沿街的傳統四合院建築風格、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後各個時期的建築紛紛亮出本來面目。

文/本報記者 解麗 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視頻/本報記者 劉暢 宋昕澤

延伸

調整商業業態 研究準入標準

在把街區靜下來、慢下來的同時,西安門大街的提升也沒有忘記要滿足老百姓的基本民生需求。

針對沿街八成以到府店為區屬企業産,由區商務局、國資委牽頭,召集相關區屬企業,建立企業副總負責、專員駐點聯絡的工作機制,明確“關停一批、合併一批、調整一批、轉型一批、保留提升一批”五個一批思路,將街區治理提升與功能業態提升有機結合。

速8酒店,原有13個小門店,環境雜亂不堪。此次提升,推動其向精品化轉型,將13個小門店調整為以文化為主題的2個商業業態。“下一步,我們還要研究街區業態準入和退出標準,建立長效管控機制。” 區商務局四級調研員邵自軍表示。

此外,西安門大街基礎設施優化以“小改變、大影響”為原則,減少各類交通標示立柱24根,減桿率19.8%;增加7處綠地面積約406平米,提升街區活力等。文/本報記者 解麗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