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似是故人來》第二季重磅回歸 首期走進相聲的“前世今生”

發佈時間:2021-11-24 15:09:3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李芳 | 責任編輯:姜一平

    

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左)對話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右) 中國網記者 胡俊 攝

     中國網文化11月24日訊(記者 李芳)時隔一年,由中國網製作的大型實景文化類深度訪談節目《似是故人來》第二季,昨晚已于中國網、江蘇衛視、B站和新浪微網志同步首播。

    在宗旨定位、嘉賓選擇、呈現方式等方面,新一季節目與首季一脈相承,它繼續從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外宣視角和大局出發,面向廣大海內外中華文化愛好者,通過“實地走訪+現場對話+主持人述評”,以各文化領域為切入口,在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與國內頂級文化大家的交流互動中,帶領觀眾剖析中華文化內涵,體會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作為節目發起人,王曉輝深情感慨,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中華大地上長出來的秧苗,享受著民族文化陽光雨露的滋潤。時間長了,感覺多少有些麻木。但當與文化大師相遇、聽他們講述中華文化傳統和中華文明根脈時,我們發自肺腑的親切感和歸屬感就會油然而生,仿佛重回心靈的故鄉,見到久違的親朋好友。

    如飲相知酒,再遇故人來。由人化文,以文化人,人與文化互動成長,這正是我們最美的時代注腳。

    首期節目“學逗相聲巧 因緣啼笑真”篇一經播出反響熱烈,王曉輝與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在行走交流中金句頻出,觀點深刻,引發公眾思考。

    相聲可考之史雖只有160多年,不過姜昆表示相聲界一般奉漢代東方朔為鼻祖,稱其“好戲謔而不為虐”;且相聲這門藝術本身就由很多因素構成,最遠可溯至漢代以前。

    關於相聲溯源,網際網路上有過不少討論。正如姜昆所説,相聲必是吸取多方面因素逐漸匯集而成。筆者想,這一過程極其複雜,有時從一種因素中分化出來,在特定歷史條件下活躍一時;有時又受某種社會原因的影響,在短暫興盛之後消融于另一因素之中,而表現為暫時沉寂。這在藝術史上也相當常見。

    從張壽臣、常寶堃到馬季等,姜昆通過介紹一位位代表性大師的故事,帶領觀眾一起見證了相聲這門民族文化的衍變、成長。    

    舊社會風雨坎坷,新中國深入人心。新中國成立後,舊社會相聲顯然已無法滿足當時勞動群眾文化生活的需要,時代和人民呼喚新的相聲。

    姜昆向觀眾回憶了那段往事。解放後,相聲演員在北京白紙坊表演傳統節目反正話時,“我是狗尾巴花,我是花尾巴狗。”聽到這兒,台下工人同志們不幹了:“現在都新社會了,還演這些老的、舊的東西。”

    為尋找出路,侯寶林、老舍等藝術家們做出了巨大努力。以文學創作為根本,創新內容、雅俗共賞,相聲終於從撂地玩意兒登上大雅之堂,由奄奄一息至重獲新生。

    如今步入新的時代,網際網路新媒體大潮不斷衝擊,相聲該如何保持藝術底色,並煥發新的活力生機呢?

    姜昆給出了他的答案,即始終以人民為中心,與時代共脈搏和年輕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做到這三點,他堅信,相聲的未來會更加美好,中華文化的明天會更加璀璨。

    當然除了相聲,民樂、刺繡、中國畫、石窟藝術……方方面面,都在不斷豐富涵養著中華文明。

    11月30日晚21:20,《似是故人來》節目第二期將於中國網、江蘇衛視、B站和新浪微網志同步播出。節目中,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將與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裏一起,追溯油畫起源,感受油畫技藝,領略中國油畫背後東方哲學的魅力。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