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承文明古國遺産中邁向文化強國
【光明論壇·奮進新征程·建設文化強國系列談⑧】
歷史文化遺産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是歷史留給全人類的珍貴財富。回顧歷史,支撐中華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撐5000多年中華文明延綿至今的,是植根于中華民族血脈深處的文化基因,其中積澱著無數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的獨特價值體系、文化內涵和精神品質。歷史文化遺産無疑是至為關鍵的載體與媒介,因此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將文化遺産保護置於十分重要的高度,進行戰略謀劃、全面部署、統籌推進,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化遺産保護利用之路。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擘畫了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深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等舉措。站在新的歷史方位與起點,我們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化遺産保護的重大價值和意義,準確把握新時代加強文化遺産保護的原則與任務。
文化遺産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首先,文化遺産保護關乎闡釋文明特質,傳承文化基因。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從文明古國邁向文化強國,絕不能遺忘歷史、鑿空而建,理應在充分汲取歷史資源、繼承文化遺産中接續前行。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反覆強調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全國各地申遺捷報頻傳,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産項目名錄體系建成……這一系列成就更加清晰地揭示中華文明的獨特本質和發展的歷史脈絡,有利於增強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其次,文化遺産保護關乎堅定文化自信,彰顯中國精神。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自信需載之於物,精神需事上顯現。良渚、陶寺、三星堆等實證文明起源綿延的大型遺址,黃河、大運河等縱橫古今千載、貫穿華夏經緯的國家文化公園,敦煌雲岡等印證文明交流互鑒的絲路瑰寶,南湖紅船、沂蒙老區等深藏紅色基因的革命聖地……文化遺産留存著滄桑輝煌的過往,見證著蒸蒸日上的當下,亦昭示著偉大復興的未來。所以,在悉心保護的同時,應深入闡發文化遺産所蘊含的精神,從而激發中華兒女堅守正道的定力、民族認同的合力、振奮人心的偉力和改革創新的活力。
再次,文化遺産保護關乎文明互鑒,展示真實中國。數千年來,中華文明具有獨特文化基因和發展歷程,植根于中華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與時代共進步,有著旺盛生命力。中華文明之所以不曾中斷,重要原因就在於其本質是活態的、流動的,是始終與其他文明交流互鑒的。君不見,三星堆中多元文化巧妙互融,絲綢之路上中外文明交相輝映,唐代長安雲門常奏友朋紛至,南宋泉州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可以説,文化遺産是不言自明的“世界通用語”,加強文化遺産保護,不僅具有中國意義,更具有世界意義,這有利於突出中華文明歷史文化價值、有利於體現中華民族精神追求,有利於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實的古代和現代中國。
回顧往昔,成就巨大;放眼未來,任重道遠。我們應清醒地看到,伴隨著城鎮化、工業化進程的急遽向前,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文化需求也因之多有變遷,目前在文化遺産保護弘揚方面,還存在不少與時代發展不適應之處。比如,一些地方仍不時發生“建設性”破壞現象,文保安全風險依然存在,文化遺産價值挖掘闡釋力度不足,公共文化服務水準有待提升,國際文化遺産交流能力尚需增強,專業人才隊伍尤其是基層人才培養還顯薄弱。因此,我們必須堅持以黨中央的重要指示為遵循,堅持保護為主,務求搶救第一,做到科學保護、完整保護,將不可複製的財富原汁原味留傳給子孫後代。秉承守正創新,注重有機結合。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深入推進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文化遺産達到舊物光復、煥發新生之效果。倡導美美與共,增進交流互鑒。文化遺産已成為當今聯結世界不同文明形態、不同社會制度之間的對話橋梁,應當積極參與文化遺産領域全球治理和公共産品供給,不斷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力量。加強人才培養,健全相關機制。“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才是文化遺産保護弘揚的主體和根本,必須著力構建與工作相匹配的管理機構和專業隊伍,健全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機制,確保機構健全、隊伍穩定。
毫無疑問,以實現文化現代化為旨歸的文化強國建設,須在守正中出新,于固本中前行。展望2035,我們所鑄就的中華文化新輝煌,當浸潤著自身民族濃厚的“文化鄉愁”,這即是文化遺産的韻味所在。
(作者:王學斌,係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文史教研部教授)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