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繪圖師:畫出文物“標準照”
羅澤雲所繪的三星堆青銅大立人像
金沙遺址博物館供圖
方向明所繪的良渚玉琮上的神徽
金沙遺址博物館供圖
被世人熟知的“琮王”上刻有8組精緻的神人獸面圖案、三星堆青銅大立人身穿多層長服頭戴複雜的獸面冠、金沙遺址玉鋮器物下部紋飾裝飾由5組對稱的卷雲紋組成……近日,“妙筆生花——考古繪圖展”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揭幕。走進博物館,一幅幅“妙筆生花”的考古繪圖立於眼前,這些展圖都是考古繪圖師對出土遺物大小形狀、花紋和質地的真實反映。
此次展覽著眼于考古研究中較為“冷門”的工作——考古繪圖,展出繪圖作品70余件(組)。考古繪圖是什麼?考古專家如何為遺跡和文物繪製“標準照”?對此,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尚無能夠替代手繪的方法
“考古繪圖,是考古工作者通過實地勘測、細心觀察,同時借助專業工具,使用繪圖技法,詳實記錄遺址面貌,文物器形、大小、紋飾、相對位置等原始資訊的重要手段。”金沙遺址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考古繪圖能與照片、文字資料一起,代替文物“説話”。
迄今為止,我國考古繪圖主要依賴手工完成。考古繪圖不僅貫穿于考古發掘的全過程,也是當代考古學研究的重要手段和依據,從我國考古學建立之初,傳統手工繪圖就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內容。
在攝影技術不發達的時期,全部考古圖錄主要靠專業工作者手繪完成。即使在攝影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考古繪圖工作雖然加入了新的技術,但大量在現場依照實況和器物手工繪製的圖紙,依然是現場採集的第一手資料,其價值是臨摹、修改、複製、列印等後續而成的二手資料所不能比擬的。
“以我淺薄的經驗來説,目前還沒有找到一個完全能夠替代手繪的方法。比如拍照後利用電腦繪圖,繪出的圖始終有透視的變化,並且利用其他手段不一定有手繪的精度高、速度快。”成都市考古研究院考古繪圖師張立超説。
在考古繪圖中,精準和直觀是基本要求。這也是它區別於照片和文字資料的最大優勢。一般來説,一處遺址的整體結構、內部情況難以通過拍照直觀呈現,出土文物也可能因為刻痕細微、銹蝕、埋藏環境等因素導致紋飾不清晰,而這些正是考古研究中判斷文物年代、分析文化源流的關鍵資訊。
因此,考古繪圖便應運而生,它用簡明但精確的線條提取遺跡和文物的“身份密碼”,供更多學者開展學術研究。這些繪圖會和文字一起,被裝訂成文物的“個人檔案”。
對於普通遊客來説,如果沒有文物線圖的繪製,就可能錯失展品的高光時刻。例如金沙遺址博物館展出的一件肩扛象牙紋玉璋,乍一看,平平無奇,然而展櫃上的線描圖,則提醒觀眾注意玉璋上的圖案——古蜀人扛著象牙祭祀的場景。古蜀的世界,一下子近在眼前。
考古繪圖是項細緻活兒
據了解,考古繪圖分為遺跡繪圖和遺物繪圖。遺跡繪圖主要是表現遺跡的層位關係、地理分佈位置、有無被破壞等情況;遺物繪圖主要是交代文物的內部結構,文物的形式特點和其上面的花紋變化等。
那麼如何用線條還原文物“本來樣貌”?
張立超介紹,拿到一件器物,首先要觀察它是什麼類型的器物、它的形制是怎麼樣的、它是個壺還是個爐等,觀察之後測量文物的相關資訊。他拿起一張此前所繪的遺物草圖解釋道:“這是一張關於醬釉盤的草圖,在繪畫之前,先要量出文物的長寬高,獲取到關於文物的相關資訊,隨後在圖紙上利用工具卡點繪畫草圖,卡的點相對多便會更接近文物的原貌。包括文物身上的紋飾、凸棱,都需要細心觀察計量。”最終再用針管筆等工具描繪,繼而進行排版。
“考古繪圖要根據出土遺物上面的紋飾分佈等情況,具體規劃出要繪製的文物正面、側面、底面,儘量將器物完整地描繪出來,講究的是對文物進行正投影,而利用相機拍攝文物會出現近大遠小的透視變化,無法達到‘見圖如見物’的效果。”張立超説。
然而,考古繪圖的意義不僅僅是將文物的原貌完整表達出來。專家認為,作為後期器物整理、遺址報告中的三大要素之一,考古繪圖也是梳理和陳述考察成果的基本手段。幾乎所有的考古學報告,都要配以大量的圖錄,闡述考古過程,明示器物特徵,展示發掘特徵,提出新的觀點。
做繪圖大師要耐得住寂寞
這是一幅良渚遺址中玉琮上的神徽考古繪圖:良渚遺址以其出土的大量精美玉器而聞名海內外。被世人熟知的“琮王”上刻有8組精緻的神人獸面圖案——神人佩戴介字形冠帽,聳肩、平臂彎肘、五指平張位於獸面大眼斜上側,每組神像大小僅3釐米×4釐米。
除此之外,此次展覽中,金沙遺址博物館內還集結了方向明、羅澤雲和盧引科等3位考古繪圖大師的作品,精選良渚遺址、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和四川其他時期重要文物的線描圖進行展示。
從業近30年、繪製過5萬多件文物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業考古繪圖師羅澤雲,幾乎畫遍了三星堆的出土文物,對青銅神樹、銅立人、銅神壇等文物上的每一道刻痕都爛熟於心。他筆下的這些重磅文物的線圖此次也是首次集中展示。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首席考古繪圖師盧引科,專注考古繪圖近40年,為數十部考古報告、精品圖集、專刊繪製了約萬餘幅插圖。此次展覽展出的他所繪製的金沙遺址和四川其他時期文物繪圖以及再創作成果,在詳實的考古資料基礎上,運用嫺熟的繪圖技術,復原了遺跡最初的樣子,堪稱“科學與藝術的完美融合”。
好奇的你,或許想知道具備什麼專業技能的人,才能走進考古繪圖世界,像這些考古繪圖大師一樣將文物的原貌在筆下重現得淋漓盡致。
張立超認為,考古繪圖是一項重要而細緻的工作,除了需要具備一定的考古專業知識和美術基礎外,最重要的特質就是要有耐心。因為這項工作比較枯燥,不能很快在學習經驗上見成效,需要你去認知每一種器物的形狀、時代、特徵,是一個漫長的“養成過程”。
相關專家同樣指出,作為考古專業,考古繪圖不但要求繪畫者熟練掌握投影作圖方法並具有一定的素描基礎,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考古專業知識。是否掌握必要的專業理論,並對描繪對象充分了解,是專業繪圖人員與普通繪圖工人之間的根本區別。缺乏足夠的專業理論、不了解考古對象的歷史背景,便難以準確描述考古對象的內涵價值並揭示現場及器物各層面的內在聯繫。(李 迪 陳 科)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