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

招聘網站有“陷阱” 畢業生求職須謹慎

  畢業季即將來到,國內多個大型招聘網站的春招陸續拉開帷幕。這些資源充足、覆蓋面廣的招聘網站受到了越來越多畢業生的青睞。不過通過招聘網站找工作,很有可能個人資訊洩露。求職者應聘時應多留心眼,謹防就業“陷阱”。

  網投簡歷,竟招來“詐騙”短信

  江西師範大學的小張在網上搜尋招聘資訊廣投簡歷,在註冊一個招聘網站的賬號後,她填寫了包括姓名、手機號碼、電子郵箱等相關的個人資訊,並向一些公司投出了簡歷。兩天后,她突然收到一條短信通知她去參加面試。

  面對立竿見影的“效果”,小張反倒産生疑慮,自己並沒有向這個公司投簡歷。於是她在網上搜索這家公司,卻發現該公司官網並不存在。

  無獨有偶,即將研究生畢業的北京某高校學生小楊,也有類似經歷。在某些招聘網站投出簡歷之後,“經常收到騷擾資訊,甚至有一段時間,每天都有。”

  招聘網站或致個人資訊洩露

  近幾年,伴隨就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國內專業招聘網站的數量也在急劇增長。湖南某高校長期從事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王老師認為,畢業生找工作的心理十分急切,缺少對網路招聘資訊的必要判斷。一般情況下,規模大、正規的招聘網站可靠程度相對較高。

  如果登錄幾家國內知名專業招聘網站,會發現在它們的“隱私條款”中都有對其註冊會員個人資訊保護的承諾。對於求職者的簡歷都有三種不同程度的保密方式:一種是“完全保密”,即除了接受求職者主動投遞簡歷的用人單位之外,任何機構和個人都無法看到其個人資訊。第二種是“僅對該招聘網站開放”,該招聘網站能隨時搜索求職者資訊,以便提供面試機會。最後一種是“對所有公開”,所有註冊用戶都能看到該求職者的個人資訊。

  但是,一些中小型的招聘網站就沒有如此規範的條款。北京某律師事務所譚律師表示,我國法律條款中明確規定,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包括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公民的個人資訊屬於犯罪行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提高安全防範意識,謹防就業“陷阱”

  畢業季即將到來,為了防範畢業生找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很多高校都開設了畢業生就業求職課程,不僅指導畢業生如何有針對性進行職業規劃,還講授有關求職技巧,如何規避求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陷阱”就是其中重要內容。

  “90後”李俊已從安徽某大學本科畢業。在找工作的那段時間裏,他將投過簡歷的單位和求職崗位都標記在一張表格上。他説,“在網上投了太多份簡歷,有時候,自己也記不清了”。接到面試通知電話後,他先會核對表格中內容,並在其公司官網上搜尋確認電話是否來自該公司人力資源部門。李俊參加過學校開辦的畢業生求職技巧課程,他説,這些技巧都是在相關課程上學到的。

  據2014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網路視頻會議透露,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727萬。比去年“史上最難就業季”時699萬的畢業生數量還增加了28萬。

  王老師認為,即便就業形勢嚴峻,畢業生仍不能麻痹大意。在求職的每一個環節,都應始終具有安全防範意識。

  • 來源:新華網 作者:陳鵬
  • 編輯:湯婧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