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科技 > 評論 > 正文

字號:  

“紅包大戰”背後是網際網路産業整合

  • 發佈時間:2015-01-27 07:34:0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陳靜  責任編輯:王磊

  距離羊年春節尚有3周,但移動網際網路的“紅包大戰”已是硝煙瀰漫。各家企業紛紛推出“紅包”的目的有所不同,有的希望借此開設移動支付功能,有的希望進一步強化媒體屬性,還有的希望補齊社交産業鏈的短板

  1月26日,支付寶錢包上線最新版本,主打“億萬紅包”,希望借此收復去年微信紅包一炮而紅後的“失地”。如果再加上手機QQ在新版本中預留的紅包入口、微信新版本對紅包功能的優化和新浪微網志的“粉絲紅包”,距離羊年春節尚有3周,但移動網際網路的“紅包大戰”已是硝煙瀰漫。

  支付寶錢包將“億萬紅包”的字樣放在了自己的APP圖標上,野心可見一斑。其紅包發放方式則包括個人紅包、接龍紅包、群紅包和面對面紅包4種,記者試用了“接龍紅包”,在阿里巴巴即時通訊軟體“來往”群中,用戶可猜測紅包金額,如猜錯還可將紅包繼續分享,最終猜對的人將和紅包分享路徑上的所有人平分紅包金額。這種方式凸顯出支付寶錢包希望進一步強化其社交屬性,為了配合這一功能,支付寶錢包還在其新版本中上線了“我的朋友”。

  騰訊微信同樣優化了其紅包功能,在其新版本中,將紅包功能加到了附件欄,方便用戶“一鍵發紅包”。新浪微網志則推出了“粉絲紅包”,明星可以給粉絲發紅包,而粉絲也可以給明星充紅包,並且可以和明星發聯名紅包。

  同樣是紅包,各家移動網際網路企業力推這一功能的目的卻有所不同。對於微信來講,紅包是“由人到錢”,希望用戶借此開設移動支付功能,而新浪微網志則進一步強化其媒體屬性,希望通過紅包加強草根用戶和“網路大V”之間的互動,對於支付寶來説,紅包則是“由錢到人”,對用戶社交關係缺乏把握一直是阿里巴巴的短板,隨著移動電商和O2O對人們社交關係鏈的需求日益明確,阿里巴巴顯然希望能借“發紅包”讓用戶將自己的社交行為更多轉移到來往和支付寶錢包上來。

  不過,夢想很“豐滿”,現實卻有些“骨感”,當用戶已經習慣了微信,怎樣的動力才能讓他們再下載一個來往還是未知數。針對支付寶紅包能否分享至微信,支付寶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微信並未向支付寶關閉介面,“如果大部分用戶需要這個功能,我們可以考慮開放。”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