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科技 > 評論 > 正文

字號:  

“投資不是戰略”,李彥宏真正的戰略是什麼?

  • 發佈時間:2014-12-18 09:2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磊

  中新網12月18日電12月17日,在百度與矽谷創業公司Uber(優步)戰略合作及投資協議簽署儀式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指出,投資不是戰略,而是為戰略服務,真正的戰略是公司想要達成的使命、目標。也就是説,投資服務於戰略,戰略服務於使命。李彥宏的這一洞察,讓人印象深刻,一語道出了公司戰略管理的核心要義。

  在昨天與Uber的合作上,李彥宏至少展示了當前百度在戰略層面的三重考慮:“連接人與服務”是移動時代百度核心戰略,通過地圖與打車、支付的深度整合是戰略的落地執行,而聯合Uber佈局全球市場則屬於戰略格局的拓展。

  在李彥宏這一思路指導下,百度近年來服務戰略的經典投資案例不斷。

  2011年,百度戰略入資去哪兒成為第一大股東,到2013年去哪兒成功上市,百度不僅投資收益暴增572%,去哪兒也成為線上旅遊行業新的領軍企業。通過去哪兒,百度攻克了旅遊業這一傳統服務業的支柱産業。2013年,隨著李彥宏一通越洋電話最終敲定,百度19億美金拿下91無線,不僅坐穩了國內移動應用分發第一位置,同時為百度2014年在BAT中率先完成移動商業轉型(移動流量超PC、移動營收總額和佔比BAT最高)奠定了戰略基礎。此外,無論是在教育、醫療、物流等國內多個垂直行業,還是近期收購巴西團購網站、投資芬蘭室內導航公司,李彥宏的投資決策都圍繞“連接人與服務”的核心戰略清晰展開。

  與不少國內網際網路公司投資看重財務性回報不同,李彥宏強調百度不會為了純粹的財務回報而去做任何投資。“我們最主要的著眼點是投資對於兩家公司的商業合作,對於未來戰略是不是有好的、正面的影響,如果是的話我們就會做,如果不是就不會去做。”

  如果從財務數字角度考量,李彥宏最大的投資其實並非入資Uber,也不是19億美金買下91,而是百度從創立至今一直不斷加大投入的技術研發。單在百度上一季度財報中,李彥宏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已經高達18億人民幣,近兩年的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高達13%左右,在全球的科技企業當中都位居前列。如今,百度的多項技術已經遙遙領先於中國乃至世界的諸多科技巨頭。以語音識別為例,準確度已經近乎與人際交流相同;而在圖像識別方面,百度已經是全世界最為領先的公司之一。隨著“百度筷搜”、BaiduEye等一批智慧硬體的推出,也讓百度的酷炫技術范兒讓公眾可感知、可觸碰。在李彥宏的計劃中,“IDL會成為像AT&T-Bell labs、Xerox Park這樣的頂尖研究機構”。

  從這個層面看,李彥宏最重要的戰略,其實是以技術為本。而且,李彥宏的這一戰略,一直是要圍繞使命進行的。百度自成立以來,早期在PC網際網路時代,使命是“讓人們最平等便捷的獲取資訊找到所求,”通過以“閃電計劃”等為代表的技術創新,在搜索品質上短時間內超越了對手,幾年內即成全球第一大中文搜索引擎。而今天,李彥宏帶領百度只用了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了移動轉型,並且深度佈局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等前沿科技領域,這背後圍繞的PC時代的使命依然初心不改,但已經開始了“連接人和服務”的使命新征程。2014年即將過去,李彥宏領銜的百度,也即將迎來15週年。現在,我們再回歸頭去看這過去的15年,李彥宏一直踐行的公司戰略,始終專注如一。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