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科技 > 評論 > 正文

字號:  

對“專車”罰款不是最終目的

  • 發佈時間:2014-12-17 09:10:00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磊

  昨天,南京開出首張“專車”罰單, 南京市客管處經過20天的調查取證,向私家車主范某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其處以8000元罰款。

  移動網際網路預約用車的服務對於滿足市場高品質、多樣化、差異性的需求,緩解打車難的問題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所以才有了眾多的打車用戶。

  但同時也帶來一些新的問題。一是安全風險防控的問題、事故保險容易引發糾紛的問題等。二是公平問題。比如滴滴打車不進行規範管理,對其他守法私家車、計程車來講,就是不公平的。不少計程車司機都認定,專車的準入門檻較低,私家車主也可以申請加盟,這不僅涉嫌非法營運,還搶了他們的正常生意。

  但我們不能不承認,專車能給計程車市場帶來一定的“鯰魚效應”,南京計程車市場目前被幾大公司壟斷,外面的企業想進也進不來,一些人希望這樣的狀況得到改變。

  可喜的是,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日前對“專車”的未來做了“規劃”:應該堅持以人為本、鼓勵創新、趨利避害、規範管理的原則,鼓勵並規範計程車和汽車租賃服務的模式創新。

  對專車開罰單不是最終目的,只有跟蹤研究有關的政策措施,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安全、更優質的出行服務,才是對“專車”有效管理的意義所在。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