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概念三年榮衰輪迴:始於想像終於用戶體驗
- 發佈時間:2016-05-13 08:38:09 來源:大河網 責任編輯:書海
走下神壇的科技股
“人心變化得太快。”某國內大型券商資深電子分析師蘭天(化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一旦預期起來,A股投資者往往會一下子把概念公司的股價給透支了,但對於高估了的股價,業績很難支撐得住。
本報記者 陳浠 深圳報道
你還記得可穿戴嗎?
可穿戴概念2013年開始在A股市場顯著發酵,被寄予很高的期待,相關概念股雞犬升天,但到了2014年年中以後,可穿戴産品表現遠低於市場預期,概念炒作迅速降溫,至今該概念已經淡出投資者的視野。
“人心變化得太快。”5月12日,某國內大型券商資深電子分析師蘭天(化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一旦預期起來,A股投資者往往會一下子把概念公司的股價給透支了,但對於高估了的股價,業績很難支撐得住。
典型的巨大想像空間
2013年是可穿戴概念風光無限的一年。
“新一輪産品創新開始顯現,穿戴式電子産品將成為熱點。”2013年2月16日,作為國內最早敏銳地關注到可穿戴概念潛力的券商研究所之一的光大證券的分析師蒯劍寫道。當年谷歌眼鏡在1月底開始給應用程式開發商測試,傳言蘋果也已開始了iWatch的開發。
某種程度上,可穿戴概念暈染于A股,是一個“西學東漸”的過程。
2013年,可穿戴設備引發各大廠商的創新熱潮,産品集中于智慧眼鏡、智慧手錶、智慧手環、智慧鞋等領域,主要應用於消費電子、醫療、軍事等。彼時,谷歌、三星、英特爾、新力、卡西歐、LG、飛利浦、戴爾、百度、華為等國內外科技巨頭均紛紛加入開發。
國際上的各大研究機構普遍對可穿戴設備市場十分樂觀。比如,Gartner預計到2016年,可穿戴智慧電子産品的市場規模將達100億美元;根據IMS Research 的預測,2016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將從2012年的3000萬台增長到1.71 億台,2018年將達4.85億台,2012-2018年間複合增長率達59%。
甚至,還出現了“顛覆智慧手機”的觀點。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處理器性能和材料工藝的瓶頸被不斷突破,可穿戴計算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預計到2017年,可穿戴計算設備出貨量將從今年的約1500萬部增長到7000萬部。從趨勢來看,可穿戴計算設備或將顛覆智慧手機,可穿戴計算時代即將到來!”2013年2月25日,安信證券在一份研報中如此樂觀地預測。
巨大的想像空間,讓樂觀情緒互相感染。
5月12日,回顧可穿戴概念的輪迴故事時,智誠海威投資副總經理盧偉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可穿戴設備的典型性在於,想像空間非常大,這是讓A股很喜歡的特質。
A股當然不會錯過
蒯劍當年的研報中提及了可穿戴直接涉及A股的關鍵邏輯——部分大陸電子公司在本輪創新中有望成為首批弄潮兒,雖然短期不能對業績産生顯著影響,巨大的市場空間將能夠大大提升估值水準。
至少,蒯劍預判的結論是對的,2013年,估值水準的提升,讓可穿戴概念股雞犬升天。
以當時被賣方機構稱為“可穿戴時代不忍錯過的黑馬”的北京君正(300223.SZ)為例,2013年1月初,北京君正的股價約為8元,到了9月初,該股票價格一度超過18元,漲幅超過一倍。此後,經過數月的調整,北京君正12月底股價一度超過29元。
事實上,以2013年9月份的股價計算,可穿戴概念的股票均已明顯不便宜。根據國信證券整理的數據,截至9月9日,相對於2012年業績的收益率,北京君正約60倍,環旭電子(601231.SH)約38倍,順絡電子(002138.SZ)約46倍,歌爾聲學(002241.SZ)約70倍。
可穿戴的誘惑,足以讓該行業之外的其他公司跨界覬覦,比如九安醫療(002432.SZ)。
2013年5月3日,有媒體報道稱,醫療設備生産企業九安醫療首次嘗試的可穿戴手錶計步器將於當年下半年登陸歐美市場。結果,公司股價在一個月內實現翻倍。此後,可穿戴的故事,繼續讓公司股價高歌猛進。
核心産品體驗遠不如預期
預期已被股民高高吊起,但可穿戴産品的銷售卻難以趕上。
“可穿戴概念降溫的關鍵時點在於,幾個市場預期很高的産品銷量遠沒有預期的好。”蘭天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2014年年中之後,高預期的可穿戴産品表現開始遠低於市場預期。
2014年5月,谷歌向美國消費者出售第一代谷歌眼鏡,但銷售遠遠低於預期。由於售價過高、戴上去有不適反應、洩露隱私等因素,谷歌眼鏡並沒有流行起來。
沸騰的情緒,逐步轉冷。
IDC(網際網路數據中心)2014年年底發表報告顯示,預計2015年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只有4000萬到5000萬,仍未到爆發期。至2014年可穿戴設備“遇冷”主要是由於設備關鍵技術尚未得到完全突破,産品服務生態圈尚未建立等原因所致。
2015年1月19日,谷歌宣佈停止出售第一代谷歌眼鏡。第一代谷歌眼鏡除了提供給認證夥伴,或在醫院及工廠進行商用,不再向個人用戶提供測試版産品。
被寄予厚望的蘋果Apple Watch智慧手錶,亦未能有好的表現。
2015年4月10日,Apple Watch開啟預售,但至今未公佈過銷售數據。“核心還是用戶體驗的問題。”蘭天認為,沒想到谷歌眼鏡、蘋果智慧手錶會是這樣的結果,但做新的硬體,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不可能太快,而市場預期太高,所以降溫也很正常。
盧偉強告訴記者,可穿戴的邏輯是很好的,但是核心問題在於技術上沒有完全突破,沒有做得很好的産品,所以流行不起來,沒法那麼快兌現業績。市場應該用一級市場的耐心去等待這個行業的變化。
二級市場顯然沒有這樣的耐心。
北京君正在2013年12月底股價一度超過29元後,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內,股價寬幅震蕩,直到2015年4月份大牛市接近巔峰階段,股價才重新突破29元。
九安醫療的案例亦可説明可穿戴設備能帶來好業績還頗為遙遠。
2013年、2015年九安醫療均為虧損狀態,尤其2015年虧損約1.5億,2016年第一季度,公司又虧損了約1400萬。2013年以來,公司僅僅在2014年實現盈利,盈利約1000萬,這次盈利還是鉅額投資收益兌現的結果,才防止公司被“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