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裁員背後:易到用車還能“行“多久

  • 發佈時間:2015-06-24 08:22:41  來源:大河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李何冉

  剛剛過去的端午節,對於易到用車的員工們而言,並不平靜。

  擾亂員工思緒的是一則有關公司大幅裁員的消息。在這則消息中,易到用車被曝出“大幅裁員“,並且被指業務已經被邊緣化。對於這樣的消息,易到用車很快作出回應,稱消息“嚴重失實“,並對外暗示公司仍有一系列的佈局在醞釀。

  易到用車的聲明很迅速,並且行文的口吻顯得自信和輕鬆,但過去幾個月內圍繞這家公司的一系列變故,還是讓諸多員工對於公司的前景不敢奢望太多。

  一位在職的易到用車員工日前向新浪科技表示,“整個易到用車目前處於一個戰略收縮的狀態”。該員工同時透露,易到用車確實進行了裁員,但這件事情早在兩個月前就已經完成,主要針對的是易到用車的海外事業部和公共交通事業部。

  2014年,易到用車曾制定過很有雄心的拓展計劃,除了擴張國內城市的覆蓋外,還有計劃進入海外市場。但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易到用車擴張出來的新業務並沒有迅速佔領市場,反而被滴滴和快的很快超越。

  據上述內部員工透露,易到用車一些擴張的新業務已經淪為了邊緣業務,目前團隊也由鼎盛時期的600多人的規模縮減至200人的規模。

  從一年前的戰略擴張到現在的戰略收縮,易到用車的命運轉變確實來得有點快。

  屢“被合併”

  在落魄到裁員的地步之前,實際上易到用車有過一段順風順水的時期,並且還一度成為了各方青睞的香餑餑。

  作為國內最早提供專車預定的服務平臺,易到用車在成立一年後便獲得了晨興創投、美國高通風險投資公司的千萬級美元融資;2013年,易到用車又獲得寬頻資本、攜程領投的6000萬美元B輪融資;2014年9月,易到用車獲得又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領投的C輪融資,額度超過1億美元。

  也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易到用車就不斷拓展諸如試駕、代駕等新業務,今年1月份,易到用車先是宣佈用儲備的80億元人民幣(約13億美元)投入到新成立的汽車租賃公司“易到租車”上,還在月底推出了名為“易到巴士”的班車業務。

  就在易到用車忙於拓展新業務的時候,一方面Uber借助百度擴大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另一方面滴滴開始對旗下的專車業務進行了大規模補貼,迅速佔領市場。

  根據易觀的數據,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裏,滴滴專車的市場份額就超過了50%,同時帶動市場擴容15倍。面對一個能夠快速推動行業的大平臺,易到用車更久的專車運營經驗及管理模式,似乎能夠幫助兩家實現雙贏。

  一時間,“滴滴、易到用車合併估值超過80億美金”的市場傳聞,成為了行業熱點話題。不過,一個月之後,滴滴、快的突然合併也讓滴滴和易到用車的談判徹底擱淺。

  據接近滴滴、易到用車談判的人士向新浪科技透露,談判的破裂是源於易到用車CEO周航認為滴滴低估了易到用車的價值。

  市場份額遭到的侵蝕,以及業務擴張帶來的資金壓力,讓易到用車並沒有停止資本運作的腳步。滴滴、快的的合併也加速了易到用車和Uber的談判進程。

  3月份,有投行人士向新浪科技透露,易到用車和Uber的談判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通過資本層面的合作,易到用車將成為Uber在中國業務上的有力執行者。

  但上述易到用車內部員工表示,與Uber的談判確實進行到了一錘定音的階段,但最終雙方仍未能達成一致,具體原因尚不清楚。

  唱“雙簧” 被攜程道破

  半年時間裏,兩次不成功的“被合併”,給易到用車在資本運作層面增加了難度。這時候的易到用車開始指望自己的股東之一——攜程。

  6月早些時候,突然有傳聞稱,攜程追加對易到用車的投資,將後者全資收購。對於這一傳言,攜程在第一時間回應稱,“目前,攜程旅行網沒有100%收購易到用車,只是戰略投資,且仍是易到用車的少數股東”。但隨後,攜程又發出了第二版聲明稱“不予置評”。

  據知情人士透露,攜程之所以發出兩版不同的聲明,是因為市場公關部門對此事並沒有與攜程CEO梁建章及時溝通所致,“本來易到用車希望借攜程在資本市場上講‘故事’來抬高估值,梁也想儘快通過資本運作,儘快從易到用車身上撤出,但公關部按照實情的回應,撞破了這出‘雙簧’。”

  “梁在看到第一版回應後大為惱火,並責令公關部馬上以’不予置評’來修正之前的回應”,上述知情人士稱,因第一版回應已經發出,對於整個事件已經構成了消極影響,為降低這次“失誤”帶來的損失,攜程隨後又由CSO(首席戰略官)武文潔以接受媒體採訪的形式,為易到用車站臺,力挺易到用車的商業模式。

  對於以上有關攜程與易到用車的説法,攜程北京公關負責人對新浪科技表示,一切以攜程發佈的第二版聲明為準。對於梁建章與內部溝通的問題,該負責人表示並不知情。

  雙重“擠壓” 前景暗淡

  2015年上半年,雖然易到用車在資本市場上十分活躍,但一直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與此同時,滴滴、快的合併後的大平臺效應逐步顯現,讓易到用車這家最早的中國網際網路專車公司的市場份額被不斷侵蝕。

  根據易觀國際發佈的《中國專車服務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5年第1季度》顯示,滴滴專車(含一號專車)、易到用車和Uber分別以80.9%、17.5%和8.1%的比例佔據中國專車服務活躍用戶覆蓋率的前三名。滴滴利用大平臺以及高額補貼已經迅速拉開了與易到之間的身位。

  周航曾表示,專車市場其實完全沒必要有這麼大的補貼,價格戰打不來任何核心競爭力,也換不來司機的忠誠度,基本是誰補貼高就跟誰跑。

  殘酷的現實只印證了他後一半的觀點——司機跟著補貼跑。一位易到專車司機向新浪科技表示,現在已經很少在易到用車接單了,滴滴和Uber由於補貼力度高,更受司機青睞。

  司機由於補貼問題的流失,影響到的是用戶能否叫到車。經新浪科技測試,6月20日在下午5-6點間,南三環外馬家堡附近叫易到專車,等待約3分鐘才有司機接單。同日晚上10點,東三環亮馬橋附近,易到專車在叫車3分鐘之內無人接單。

  司機因為補貼流失,影響到用戶體驗,進而導致用戶的流失,再反向影響司機的收入。似乎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迴圈,才讓滴滴在專車領域迅速趕超並拉開與易到用車之間的身位。

  近日,有傳言稱滴滴快的正在進行一輪規模為15億美元的融資,作為其業務擴張的現金儲備。無獨有偶,Uber也開啟了新一輪的融資計劃。這兩家在資本市場受追捧的程度,與易到用車近半年來在資本市場遭到的冷遇形成了鮮明對比。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易到用車的處境與其大半年的盲目擴張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在專車領域,易到用車對於車沒有像神州一樣的控制力,價格還要比神州專車高,在低價領域,又有滴滴快車、人民優步等産品率先佔領了市場,而易到用車半年前在沒有穩固自己專車領域市場地位的情況下,盲目擴張了更多的新業務,事實證明,這一戰略錯誤讓易到用車遠遠落在了其他競品的後面。

  如今,易到用車回過頭來選擇戰略收縮,但在市場上還要面對滴滴、Uber等對手通過豐富的産品類型,進一步蠶食著出行市場。以此看來,留給易到用車的時間和機會不多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