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APP商城“潛規則”多 存水軍刷榜虛假評論等問題

  • 發佈時間:2014-09-05 08:18:1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9月1日晚,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的一條長微網志捅破了移動端應用商店“潛規則”。微網志指出,小米應用商店中存在未經授權的A PP,另外還將本屬於付費下載的軟體免費提供給用戶下載,屬於“盜版”。這一微網志發出後,立刻引起各界熱議,有移動網際網路從業者向《經濟參考報》介紹,羅永浩曝光的僅是國內手機應用商店“潛規則”的一小部分,由於各家廠商之間的競爭,應有商店“潛規則”已經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如果再不做出改變,不但會侵害開發者的利益,還會對用戶造成傷害,並最終使廠商自己受損。

  羅永浩指小米盜版

  羅永浩指責小米應用商店存在“盜版”行為,源於手機網站Zealer對錘子應用商店的質疑。Zealer認為,錘子手機應用商店中存在未經授權應用,隨後羅永浩做出回應,並對小米應用商店進行了炮轟,指責小米手機應用商店同樣存在未經授權的應用。

  “另外,我們也注意到,單是在G ooglePlay付費榜單的前500名中,小米應用商店就提供了63款收費應用供用戶免費下載。”對此,羅永浩給出了詳細列表。

  “羅永浩作為一個外行,幹了一件業內的人特別不願意幹的事。”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産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易表示,雖然這麼多年應用商店都是這麼幹的,但誰都不願意把“潛規則”捅破。

  有業內人士向《經濟參考報》介紹,在國外只有兩家應用商店,一家是蘋果的A ppStore,另一家是谷歌安卓系統的G ooglePlay,開發者在這兩家應用商店上架應用,都會對應用商店進行授權,並要接受蘋果和谷歌相應的審查。但由於安卓是開源系統,以及國內相關政策,國內各個手機廠商,以及騰訊、百度、360等網際網路廠商,均涉足應用商店領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安卓系統的應用商店超過15家,而且均以提供免費應用為主,這意味著在這一領域,國內市場競爭激烈,而這正是造成國內應用商店市場“潛規則”橫行的主要原因。“別的應用商店有一個熱門應用,而你沒有,後果很有可能是用戶卸載你的應用商店。”上述業內人士這樣説。

  應用商店“潛規則”橫行

  事實上,除了“盜版”行為,國內應用商店還存在其他各種問題,用業內人士的話講,堪稱“潛規則”橫行。

  據業內人士介紹,除了未經授權上架“盜版”應用外,多數應用商店還會將本應付費的應用,免費提供給用戶下載。在業內人士的指點下,《經濟參考報》記者查閱了G ooglePlay的部分付費遊戲,對比國內多家應用商店後發現,這些本應付費的遊戲均免費向用戶提供下載。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免費下載的遊戲,在應 用 介 紹 處 均 會 標 注 屬 于 “ 破 解版”,業內人士介紹,其實就是將國外的付費應用和遊戲進行破解,然後免費下載。

  記者隨後郵件聯繫了一家國外遊戲開發商,詢問是否授權國內應用商店提供免費下載。這家開發商表示,自己的遊戲只在蘋果的A ppStore和谷歌的G ooglePlay上出售,並且是付費的,從未授權中國的應用商店提供免費下載。

  “這屬於明顯的侵權行為,我們將保留下一步維權的權力。”上述國外開發商這樣表示,但這家開發商也表示,由於自己是中小開發商,沒有專門的法務部門,對中國的情況也不熟悉,因此很難進行維權。

  有知情人士介紹,上述情況主要是一些個人開發者,將國外遊戲和應用進行破解,然後放在國內應用商店上提供下載。但為了吸引用戶,國內應用商店一般都不會主動清理這些遊戲和應用。

  國內應用商店存在的另一個大問題就是“刷榜”。國內安卓手機應用分發平臺應用匯C E O羅川介紹,手機應用商店作為移動網際網路內容分發平臺,在提供應用下載方便用戶生活的同時,還存在水軍刷榜、虛假評論等問題。羅川還坦言,目前應用市場完全杜絕刷榜行為並不現實。一些應用廠商為了保持活躍度、增加下載量,會鑽這個空子。

  多數手機應用開發商認為,刷榜現象嚴重地影響了應用商店推薦好應用給用戶的機制,使大量中小開發者開發的優秀應用被埋沒,而一些大開發商通過刷榜,能夠把品質一般,甚至劣質的應用推至應用商店排行榜前列。

  “儘管各家應用商店都表示,會對刷榜行為進行嚴打,但多數應用商店賺得就是應用的推廣費用,所以會對刷榜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有甚者會篡改應用的下載次數,幫助應用 開 發 商 提 高 在 應 用 商 店 中 的 排名。”上述業內人士這樣告訴《經濟參考報》。

  中小開發者維權艱難

  對於國內應用商店中存在的種種亂象,多數中小開發者表示,由於維權成本過高,只好忍氣吞聲。魔漫相機聯合創始人黃光明就表示,應用受到侵犯的不只是付費軟體,在魔漫出名後許多“山寨”産品出現。“把名字改一改扔上去,加上很多亂七八糟的廣告,撈一筆錢。不知道的用戶下載了,就罵我們,非常損傷名譽。”

  黃光明還表示,靠著名軟體“吃飯”的“山寨品”太多,應用商店想打也打不完。魔漫相機曾經跟騰訊應用寶合作,每天早上清理一遍,第二天換個名字又重新上架。“我們有一個人專門盯著,負責跟律師聯繫。但律師出面效果也不大。”

  黃光明表示,應用商店面對著幾十萬、幾百萬應用,要嚴格審核太難了。除非是走蘋果的方式,一一審過再上線。不過即使如此也有“山寨品”。“每次申訴我們都要提供種種證明,來説服我們是正版,別家是偽版,成本比較高。早期應用開發者承受不起。”

  另一家應用開發商則表示,除了和“山寨”作鬥爭,有時還要和應用商店討價還價“畢竟自己的應用要得到用戶,還得通過應用商店,因此在被應用商店侵權後,多數情況只能忍氣吞聲。”這家開發商負責人表示,特別是在一些網際網路巨頭的應用商店侵害權益的情況下,基本沒有維權能力,甚至連討價還價都難以實現。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