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十大營養熱詞正式發佈
發佈時間:2024-12-17 09:46:01 | 來源:中國網食品 | 作者:
年度十大熱詞産出的過程:
合理膳食、充足的營養攝入是保障身體健康的關鍵。隨著黨和政府對居民健康的高度重視,居民健康意識不斷提升,營養逐漸成為日常生活中的高頻詞彙。
近年來,與營養相關的詞條也頻頻登上熱搜,成為居民關心的熱點話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的營養知識和營養行為,也就是我國居民營養素養在發生著改變。
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營養素養分會,通過對2024年度營養與健康相關的主流媒體和自媒體的內容進行分析梳理,基於關鍵詞的出現頻次和閱讀量,篩選出26個熱詞。
與中國經濟網輿情中心合作,監測了2024年1月1日至11月28日關於熱詞的相關資訊,包括紙媒報道、新聞網站文章、移動端文章、微信公眾號文章、微網志轉發、論壇文章和部落格文章。對全年不同月份的話題熱度、不同的事件地域聲量進行了總結排行,篩選出15個熱詞。
在此基礎上,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營養素養分會組織了來自營養學、食品安全學、公共衛生、健康傳播、新聞傳播等多個領域的專家,結合媒體的視角和專家學者的專業知識,經過充分討論,採取投票的方式,從15個熱詞中,最終評選出“2024年度十大營養熱詞”。“2024年度十大營養熱詞”涵蓋了國家政策、群眾關注、業界發展和學界研究等相關的熱點方向、熱點新聞,為營養傳播、健康教育和産業發展等,提供了有意義的參考。
(熱詞順序不分先後)
1.食藥同源
解讀專家:李寧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主任
隨著健康意識的高漲和國潮文化蓬勃發展,人們開始熱衷於將傳統的養生方式與現代生活進行結合。在當下熱門的社交媒體平臺上,諸如養生茶、祛濕氣、八段錦、拔罐、艾灸等花樣百齣的食療滋補和古法鍛鍊方式正煥發出新的活力,成為養生大軍們熱議的焦點話題。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已成為全球性的健康難題,對公眾的健康構成了嚴峻的挑戰。這些慢性病與飲食息息相關,科學合理的飲食被看作是預防慢性病、降低患病風險、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途徑。其中,傳統中醫藥文化中的食藥同源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廣泛關注,零食化、多元化的食藥同源産品形式也加速了市場的火熱和破圈。
“食藥同源”在傳統中醫理論基礎上,運用“食養結合”理念,將現代營養學與傳統中醫相融合,將食藥同源物質融入到人們的日常膳食之中,通過合理地搭配和食用這些具有藥用價值的食物,從而實現食品的營養功能與健康干預措施的有機結合,達到預防疾病、調理身體、促進健康的多重目標。這不僅僅是對傳統食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更是在食品科學的基礎上,巧妙地融合了現代營養學的精確分析、傳統中醫的食療智慧。“食藥同源”理念不僅關注疾病的治療,更重視健康的維護與提升。它倡導的是一種全面、可持續的健康生活方式。通過普及健康飲食知識,提升公眾的健康意識,讓更多人了解並實踐“食藥同源”的理念,共同構建一個以食養為基礎的健康社會。
食藥同源理念的核心是食藥物質的合理應用。我國法律規定,食品中禁止加入藥品,但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除外。為此,我國出臺了專門針對食藥物質的管理規定,在保障食用安全性的前提下,促進我國具有食藥同源傳統的中藥材更好地以食品形式滿足消費者不斷增長的健康食品需求。截止目前,國家衛健委先後公佈了 106種食藥物質,一方面豐富了食品的健康原料,為傳統食養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也為食品健康産業高品質發展注入活力,希望企業加強科學研究,開發出好的真正對健康有促進作用食藥同源健康産品,為市場提供更多的産品選擇。同時食藥物質作為中國藥典收載的品種,含有一定的藥理性活性成分,不同的物質其功效各異,建議消費者在選擇時,應考慮個人的健康狀況和具體需求,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結合現代營養學的知識,也可以諮詢中醫師或者營養師等,合理選擇適合自己的食藥同源健康産品。
2.抗炎飲食
解讀專家:劉愛玲
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營養素養分會 副主任委員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 研究員
抗炎飲食是一種旨在通過選擇和搭配食物來減輕身體炎症反應的飲食模式。2024年抗炎飲食在社交媒體和公眾討論中頻繁出現,成為熱門話題。抗炎飲食的概念在年輕人中尤為流行,許多博主和明星分享他們的抗炎食譜,吸引了大量關注。
人們平常所説的炎症是一種急性炎症反應,一般發生在身體被細菌感染或者受到外力損傷時,是機體自身免疫系統對外界刺激的一種防禦反應,能夠清除侵入的病毒、細菌,幫助身體修復。但抗炎飲食中的炎症是指的長期慢性炎症。長期的慢性炎症與多種健康問題有關,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關節炎、癌症等。抗炎飲食通過攝入富含抗氧化劑、健康脂肪和植物化合物的食物,幫助降低體內慢性炎症水準。
抗炎飲食的主要特點是:富含新鮮植物性食物,包括新鮮水果、蔬菜、全穀物和豆類;適量健康脂肪,包括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和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比如綠茶、姜黃、姜等。減少高糖、高鹽和高脂的加工食品,限制引發炎症的食物,包括紅肉和加工肉類,反式脂肪,精製碳水化合物等。
大眾對抗炎飲食的關注集中在抗衰老、皮膚健康等方面,但事實上,抗炎飲食在降低慢性病風險的潛力受到更多科學界的關注,比如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降低癌症發生風險等。2023年中國抗癌協會、中國營養學會等機構就發佈了《抗炎飲食預防腫瘤的專家共識》。
建議大家在實施抗炎飲食的時候,沒有必要一味跟風追求網紅抗炎食物,均衡吃好一日三餐更加重要。抗炎飲食的基礎仍然是平衡膳食模式,抗炎飲食中植物性食物為主,少吃加工食品,選擇健康脂肪,減少煎炸等高溫烹調方式的理念,都與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倡的膳食結構相符合。抗炎飲食的實施不是嚴格的飲食計劃,而是一種長期的健康飲食習慣,其突出特點在於將飲食與炎症管理結合,適合有慢性炎症或健康管理需求的人群。
3. 飲食模式
解讀專家:常翠青
中國營養學會 副理事長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教授
近年來,隨著健康中國行動的推進,國民對健康飲食模式的關注日益增加。飲食模式不僅影響著人們的健康,也與國家的發展目標緊密相關。
飲食模式是指膳食中各食物的品種、數量及其比例和消費的頻率。飲食模式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受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農業生産、食物流通、消費水準、飲食習慣、文化傳統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基於長期膳食不合理引起慢性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日益升高,WH0 發佈《用更少支出挽救生命:對非傳染性疾病的戰略性應對》,把“減少不健康膳食”作為 WHO 預防和控制非傳染性疾病“最合算干預措施”之一。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能夠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準,也是地區人口身體素質的風向標。健康的飲食模式和習慣對於居民的身體健康有重要作用。
健康飲食模式是指針對健康結局(慢性疾病的發生、預期壽命等)而言的説法或認識,其特點常包括少油鹽、少深加工食品、多蔬果全穀物等特徵。平衡膳食、地中海飲食以及DASH飲食通常被認為是健康飲食模式。
平衡膳食是指根據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所推薦的食物種類和比例,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健康人群的生理和營養健康需要而設計的飲食模式。
隨著傳統飲食與文化復興,中國飲食文化中傳統養生飲食的再推廣,《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首次提出“東方健康膳食模式”,目的在於挖掘和傳承中國健康飲食文化,傳承我們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膳食模式。東方健康膳食模式基於我國浙江、上海、江蘇、福建等地區為主要代表,其主要特點是:清淡少鹽,食物多樣,穀類為主,蔬菜水果充足,魚蝦等水産品豐富,奶類豆類豐富等,並具有較高的身體活動量。該地區的慢性病發病率和死亡率較低,預期壽命較高。
人們對飲食模式的關心,意味著飲食教育與國民營養素養的提升,比如像“全民營養周”這樣的科普活動,“三減”(減鹽、減油、減糖)理念的推廣,校園、社區層面加強飲食健康的知識普及。
這些趨勢將受到政策、科技、市場需求以及公眾意識的共同推動,成為未來飲食模式研究和推廣的重點方向。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我們更應該關注健康生活方式,積極預防和控制慢性疾病,選擇健康的飲食模式是相當重要的。同時,隨著科研的進步,新的食物資源如植物基蛋白、細胞培養肉等正在被研究,以期提供更健康、可持續的食物選擇。
4. 健康素養
解讀專家:杜維婧
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營養素養分會秘書長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研究員
健康素養是健康的重要決定因素,提高人民健康素養是提升全民健康水準最根本、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也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衛生健康委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居民的健康素養水準從2012年的8.80%提高到2023年的29.70%。已經接近《“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養水準達到30%”的目標。這一顯著進步不僅反映了公眾健康意識的增強,也反映出我國健康促進工作的成效,更體現了黨和國家在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方面的不懈努力。
提升健康素養的關鍵在於普及健康知識和技能、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即我們常説的“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在這方面,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的《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2024年版)》(簡稱“健康素養66條”),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指導框架,涵蓋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三個方面。公眾通過主動學習健康素養66條並在生活中親身踐行,就能夠更好地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
健康素養的提升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過程,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學校、企事業單位、醫療機構、媒體以及每個家庭和個人都應積極參與其中。通過增加優質健康科普産品供給,規範健康科普資訊發佈與傳播,加強健康教育人才隊伍建設,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全面系統提升居民健康素養,為實現健康中國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5.體重管理
解讀專家:范志紅
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營養素養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我國居民中的超重和肥胖問題日益突出,成為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2024年初,電影《熱辣滾燙》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這一事件不僅成為網路熱點,還引發了公眾對如何健康減肥的關注,興起了通過健身運動方式減肥的熱潮。
為了推動慢性病防治關口前移,降低因肥胖問題導致的慢性病風險,2024年6月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教育部、體育總局、國家中醫藥局等16個部門聯合發佈了《“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並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啟動為期3年的“體重管理年”活動。旨在提升全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建立支援性環境,改善部分人群的體重異常狀況。
近年來,GLP-1類藥物不僅用於糖尿病治療,也逐漸進入體重管理領域。今年我國已經許可其中部分産品用於減肥治療。很多人聽説,只要每週打一針,就能夠幫助肥胖者降低體重。然而,和節食減肥一樣,這種治療方法並不能完全解決停藥後體重反彈的問題,也不能完全解決減肥後代謝率下降和肌肉流失的問題。
大眾需要了解的是,體重管理這個概念,和減肥、減重的概念並不完全一致。體重管理更加強調通過生活方式管理,在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跨度內,長期維持健康的體重和體成分狀態。其中包括幾個關鍵要點:
1 自我監測體重和體成分:在偏離體重目標一兩公斤的時候就採取措施,使其回到目標狀態;
2 合理選擇食物:吃營養價值高的多樣化天然食物,保證能量和營養素攝入與體力活動相平衡;
3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維持充足的肌肉量和良好的體能,控制體脂率在正常範圍中;
4 保證足夠的睡眠:失眠和睡眠不足是引起食欲紊亂和肥胖的重要誘因。
5 減輕精神壓力,保持良好心態。壓力可能造成飲食失控和代謝紊亂,從而增加肥胖風險。
總之,成功的長期體重管理,必然建立在消除生活中各個致肥因素的基礎上。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運動習慣、睡眠習慣,提升應對壓力的能力,才是體重管理的成功之路。
6. 學生餐
解讀專家:張倩 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營養素養分會常務委員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學生營養室主任
在國家多項政策的推動下,學生餐已經成為提升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水準的重要措施。近年來教育部聯合多部門發佈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辦法》,旨在通過提供營養均衡的餐食,改善學生的飲食習慣,提高貧困農村地區學生營養健康水準,實現教育公平。學生時期是身體和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合理的營養攝入對他們的身體健康和學習效率至關重要。學生餐不僅提供了必要的能量和營養素,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健康飲食習慣。各地學校通過提供多樣化的食譜,確保學生能夠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控制油鹽糖的攝入量,以預防營養不良和超重肥胖。
在具體措施上,多個地區採取了創新舉措。例如,河南省的盧氏縣推出了“五餐”監管機制,包括廚師試餐、校領導陪餐、教師同餐、學生評餐和家長監餐,以確保國家提供的農村學生營養膳食補助能夠真正落實到學生身上。同時,浙江的余杭區通過實施“營養+”計劃,推出營養膳食指導用書,定制營養餐帶量食譜,確保學生餐的營養均衡。另外,一些地方也加強了對校園食品安全的監督和管理,很多地方都開展了針對學校供餐“營養餐不營養”問題的精準監督,推動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突出問題的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改行動,通過專項整治工作守護學生的“營養餐”。
總體來看,最近一年來,關於學生餐的立法、監管、創新舉措以及社會關注都在不斷推進,旨在確保學生能夠獲得健康、營養的餐食,從而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國家對學生餐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通過提高營養膳食補助標準、加強食品安全管理、推廣營養配餐標準和工具等措施,確保學生能夠吃得安全、吃得營養。未來,學生餐將繼續向科學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通過智慧化餐飲系統和個性化營養定制,加強家校溝通,滿足不同學生的特定需求。同時,營養教育也被提上日程,通過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幫助學生了解營養知識,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不僅提升了農村學生營養健康水準,對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均衡成長也有重要意義。不斷提升全國各地、城市和農村的學生餐管理水準,讓更多兒童吃上更加營養與安全的學生餐,我們就能進一步促進祖國的“花朵”茁壯成長,不斷蓄積走向未來的力量。
7. 適老食品
解讀專家:朱文麗
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營養素養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的營養和健康需求日益受到重視。國家政策也在積極推動適老食品的發展,以滿足老年人的特定飲食需求。適老食品,顧名思義,是專為老年人群設計的食品,考慮到他們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老年人尤其高齡老人對能量需求降低,但對大多數營養素的需求並沒有減少,如蛋白質、鈣等需求反而增加。高齡、衰弱老年人往往存在進食受限,味覺、嗅覺、消化吸收能力降低,營養攝入不足,因此建議老年人選擇營養素密度高的食物。
適老食品,顧名思義,是專為老年人群設計的食品。考慮到他們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適老食品主要分為易食食品、老年營養配方食品和老年營養補充食品。這些食品根據老年人的咀嚼、吞咽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進行了特殊設計。例如,易食食品通常具有更軟的質地,易於咀嚼和消化,而營養配方食品則根據老年人的營養需求調整了營養成分的比例國家政策鼓勵發展適老食品産業,以滿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可以在營養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營養補充食品,如營養強化的中老年奶粉、優質蛋白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以改善營養狀況,維護身體功能,提高生活品質。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的通知》中明確提出要發展老年用品産業,加強老年用品研發製造,大力開發滿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等需求的老年生活用品。同時,政策也鼓勵企業開發適合老年人的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配方食品,以及適老化日用産品和老年休閒陪護産品。適老食品的發展不僅是市場的需求,更是國家政策的導向。通過適老食品的推廣和使用,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營養狀況,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
8. 反食物浪費
解讀專家:李海燕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 研究員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發表在6月份的《求是》上的文章中指出:我國是農業和人口大國,水土資源有限,食物增産難度越來越大,減少食物損耗與浪費對於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食物系統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要。我國食物損耗和浪費率合計 22.7%,初步估算約有一半的減損空間,即 11.35個百分點,可節約 2.3 億噸食物,折合成熱量 155.7 萬億千卡,可滿足 1.9億人 1 年的營養需求。政府和社會各界都在積極推動節約糧食、反對食物浪費。
2024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方案》,系統部署了推動節糧減損和反食品浪費工作的具體措施。各地積極響應,通過開展“光碟行動”、推廣小份菜和半份菜等方式,倡導公眾節約糧食。
在宣傳方面,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層出不窮,如通過漫畫、視頻、海報等形式,廣泛傳播節約糧食的理念,並呼籲公眾參與光碟行動。例如,在2024年10月舉辦的第44個世界糧食日上,多地組織了直播學習和線上線下結合的宣傳活動,提高了公眾對食品浪費問題的關注。
在監管方面,市場監管部門也加強了對餐飲單位的監督檢查,確保其落實2021年4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對未張貼反食品浪費標識的商家進行警告處罰。
這些舉措不僅提高了公眾的節約意識,還促進了社會文明風尚的形成。在最近一年,“反食物浪費”這一話題得到了廣泛關注和積極落實,成為社會共識和自覺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9.輕斷食
解讀專家:劉英華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營養科 主任
2024年,輕斷食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尤其是在健康領域。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肥胖症診療指南(2024年版)》中,把輕斷食作為一種減重膳食推薦。許多明星和公眾人物開始採用輕斷食作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以改善健康和體型。此外,輕斷食的應用也逐漸融入了移動應用程式中,一些健康養生APP也提供了輕斷食的方案。
輕斷食全名間歇性能量限制進食(intermittent energy restriction,IER),是按照一定規律在規定時期內禁食或給予有限能量攝入的飲食模式,是一種間歇性斷食模式。輕斷食的起源可追溯到古老宗教習俗中的齋戒傳統,如今在現代健康研究推動下重新被重視併發展出多種模式。自 20 世紀中葉起,動物實驗與人體試驗揭示其生物學原理與健康效益,如調節激素分泌、促進細胞自噬、優化能量代謝平衡利於體重管理與疾病防治。近兩年的研究發現,輕斷食在短期內能顯著降低超重人群體重,甚至還起到了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空腹血糖、增加腸道菌群多樣性、抗炎等作用。
輕斷食的方案分為三種。隔日斷食方案:一天進食,一天不吃或少吃,熱量控制在0-500kcal,比較極端的在斷食日只喝水和無糖咖啡、茶;5:2方案:每週5天進食,2天為斷食日,斷食日熱量攝入限制在500-800kcal;16:8方案:一天中16小時禁食,8小時進食,進食期間熱量不限。
輕斷食的核心是要熱量控制。在斷食期間嚴格限制熱量攝入,如 5:2 模式中男性斷食日約 600 千卡,女性約 500 千卡;16:8 模式則注重進食時間窗的限制,在 8 小時內合理安排飲食量,但總體仍需關注熱量平衡。但是營養搭配仍然是實施輕斷食時需要關注的,斷食日也應該保證一定比例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高纖維為主)、健康脂肪以及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避免因節食導致營養失衡。
輕斷食實施有以下3個注意事項。第一,絕不可長期極端斷食:長期過度限制熱量攝入可能導致身體基礎代謝率下降、營養不良、內分泌失調等問題,建議遵循科學的斷食週期,如 5:2 模式中間歇期要有合理飲食恢復。第二,要重視微量營養素補充:由於斷食期間食物攝入減少,易缺乏維生素 B 族、維生素 C、鈣、鐵等微量營養素,可通過補充劑或在進食日選擇富含這些營養素的食物來保障身體需求,如多吃新鮮蔬果、堅果、全穀物等。第三,要特別提醒以下人群不可貿然嘗試輕斷食,比如孕産婦、身體消瘦、營養不良的人、年齡在18歲以下或70歲以上的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
10 兒童精準營養
解讀專家:楊振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 研究員
0-6歲是兒童生長髮育關鍵期,大腦和身體的各個器官都在經歷著快速的變化。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營養健康問題。國家層面也加大了對兒童營養健康的關注力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全面提升國民健康水準,其中特別強調了加強對兒童營養的科學指導。
精準營養的核心在於“個性化”。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對營養的需求存在顯著差異,即使是同一年齡段的孩子,由於遺傳背景、生活環境等因素的不同,其營養需求也會有所不同。2023年9月8日,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人民衛生出版社等權威機構共同編寫的《0-6歲兒童營養精準補充指南》正式發佈。該指南基於大量的科學研究和臨床數據,為家長提供了詳細的營養補充建議,涵蓋了從母乳餵養到輔食添加,再到學齡前兒童膳食平衡的全過程。該指南旨在通過科學的方法為每個孩子提供最適合的營養方案,以促進其健康成長。例如,對於0-1歲的嬰兒,指南強調母乳的重要性,同時指出在6月齡起引入輔食;對於1-3歲的幼兒,指南建議注重蛋白質、鈣、鐵、維生素D等營養素的攝入;而對於學齡前兒童,除了保證充足的蛋白質供應外,還需特別關注維生素A、D及微量元素的攝入。
未來,“兒童營養素養提升行動”將與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建立全面的兒童素養提升體系,推動兒童營養素養的提升,為實現“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推廣)
責任編輯:胡俊商務部:7月份生産資料市場價格環比小幅...據商務部市場運作監測系統顯示,7月份全國生産資料市場價格環比下降1.0%。
商務部:7月份食用農産品市場價格環比小...據商務部市場運作監測系統顯示,7月份全國食用農産品市場價格環比上漲1.9%。
商務部:6月份食用農産品市場價格環比小...據商務部市場運作監測系統顯示,6月份全國食用農産品市場價格環比下降1.2%。
商務部:6月份生産資料市場價格環比略有...據商務部市場運作監測系統顯示,6月份全國生産資料市場價格環比下降0.7%。
商務部:5月份食用農産品市場價格環比小...據商務部市場運作監測系統顯示,5月份全國食用農産品市場價格環比下降1.1%。
稻香村創立250週年大會大會以“守正創新行穩致遠”為主題,研討老字號未來發展方向。【詳情】
A2型蛋白質乳品研究與發展概...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展開對A2型蛋白質乳品的解讀。【詳情】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