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聚焦

黃皮真能化痰止咳、解暑濕嗎?

發佈時間:2024-07-24 09:08:01 | 來源:揚子晚報 | 作者:王夢航

“比西瓜好吃,還不容易長胖!”近日,黃皮成夏日水果“新寵”,登上小紅書熱搜榜第二高位。在評論區,不少網友將黃皮作為三伏天的養生果,“煮水喝可以養脾胃,還有化痰止咳的功效,特別推薦濕氣重的人和小朋友吃。”作為南方的熱門水果,黃皮又被稱為“正氣果”,因其功效和各種花式吃法,在社交平臺安利了不少人。

不寒涼、不上火、不生濕,今夏“黑馬”水果黃皮真有如此多的功效?專家指出,黃皮既是水果,也屬中藥材。根據中醫理論,黃皮性微溫,味甘酸,但過量食用可能會上火。此外,黃皮的升糖指數為55,屬於低升糖指數食物,對於糖尿病患者或減肥人士比較友好,但不同吃法,也可能會讓糖分超標。

黃皮確有消食、化痰等功效 更適合痰濕體質的人吃

“直接吃或者鮮榨成黃皮汁,酸酸甜甜,口味都特別好。”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她喜歡吃黃皮好幾年了,每到上市的時節,一定會買。記者注意到,在盒馬電商平臺300克的雞心黃皮果需19.9元,評價超5000+。不少人直接曬圖,加氣泡水製成氣泡飲,或是配豬骨煲個黃皮湯。除了黃皮的吃法、口感外,記者發現,很多人都十分在意黃皮的養生功效。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張榮春副主任醫師在接受採訪時稱,黃皮就像小棗那麼大,味道有點酸,屬於南方地區特色的水果。“因為藥食同源,黃皮雖不是我們這邊的常用藥材,但從藥性來説,作用有點類似于陳皮,具有理氣消食、化痰止咳的作用。”張主任指出,到了夏天,人的脾胃功能會減弱,食欲也會差一點,黃皮正好有開胃的作用。大暑後,大人小孩可以燉服,不僅能促消化,也有消暑濕的作用。

但他提醒,對於多數人來説,一天吃10個左右就夠了,過量容易上火。對於易上火人群,尤其是臉上容易長痘、嘴巴幹、易便秘的人,更要少吃,嘗嘗即可,“相對而言,黃皮更適合痰濕體質的人食用,這類人群通常表現為易發胖、臉上油乎乎的,嘴巴黏黏的,吐痰比較多,大便不易成形等。”

減重人士注意了 一些花式吃法並不健康

“夏天的味道是老鹽黃皮水給的”“北方人被這個南方水果狠狠拿捏了”……記者發現,有關黃皮的話題在社交平臺高達4億次瀏覽量,各種花式做法吸引不同需求的人。對於有減肥需求的人來説,黃皮因營養價值高,含糖量較低,成為水果中的優選。養生愛好者,會線上請教黃皮膏、黃皮果腌制做法。鹽黃皮飲和黃皮冰檸茶備受年輕人推崇。線下,奶茶店、咖啡店也推出黃皮檸檬桃綠、黃皮湯力美式等新飲品。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金暉在接受採訪時稱,黃皮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以及豐富的氨基酸,其水分和膳食纖維有助於補充身體水分,改善消化。“此外,相較于榴蓮等高糖水果,黃皮的升糖指數為55,屬於低GI食物,確實比較適合糖尿病患者以及需要控制體重的人群食用。”但她強調,水果中果糖含量較多,即使低GI水果仍需控制攝入量。

大暑後,由於天氣炎熱,來一杯“可鹽可甜”的鹽黃皮飲,呼聲最高。在自製攻略仲介紹需準備:20個黃皮、1小勺老鹽、1勺蜂蜜,500毫升涼白開。這種做法雖清爽解膩,但無論是含糖還是含鹽量都不容小覷。

關於黃皮的食用方法,金暉主任提醒,水果在榨汁過程中,會無形中丟失大量膳食纖維,只剩下水分和果糖,如果攝入量不控制,升糖同樣會很快。“此外,腌製品或是自製飲品中,後期再添加大量鹽或是糖,無論是減肥還是對身體健康都不利。”她建議,一天的水果攝入量控制在200~300克,並保持飲食均衡。“水果應在兩餐之間或餐時代替部分碳水食用,不宜在晚餐後大量食用,以免影響消化和睡眠。”


責任編輯:SPZG

稻香村創立250週年大會大會以“守正創新行穩致遠”為主題,研討老字號未來發展方向。【詳情】

A2型蛋白質乳品研究與發展概...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展開對A2型蛋白質乳品的解讀。【詳情】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友情連結: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