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聚焦

“鬼秤”不法行為不該總靠打假博主來揭穿

發佈時間:2024-06-06 09:01:40 | 來源:北京青年報 | 作者:史洪舉

6月4日,網紅“B太”發佈視頻稱長沙夜市的商家存在“陰陽秤”、“低標高結”行為。視頻中,一名水果撈攤販老闆聲稱“18元一斤”,結算時,重量740克的水果撈本該收費26.64元,老闆卻要收其32元。等再一次稱重時,老闆才將單價修改為每公斤36元。之後,一位女生購買榴蓮遇“死包”找老闆理論,水果車上顯示標價19.8元一斤,但女生表示之前購買時不是這個價錢的牌子。之後離開再次偶遇該老闆時,發現其車上的價格變為“40元一個,100元3個”。長沙市天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工作人員表示已關注到該視頻,目前相關部門正在核實中。(6月5日,九派新聞)

近一段時間,被打假博主曝光的經營者使用“鬼秤”事件已有多起,如連雲港一海鮮市場攤主使用鬼秤還威脅爆料者,南京一農貿市場攤販使用鬼秤且威脅辱罵爆料者,等等。雖然當地監管部門在曝光後均第一時間介入調查並處罰了作惡者,但若想根治“鬼秤”現象,相關部門不能總是等到大V曝光後才作反應。

通常情況下,人們購買商品時往往能夠通過外觀、包裝對商品品質作出初步判斷。如通過觀察水果、海鮮的外觀評判其新鮮程度,並得出是否物有所值。但是,很多人對秤的精準度難以判斷和識別。莫説之前的傳統桿秤,即便能直接看到數額的電子秤,也不一定準確。加之一些消費者未必會認真查看秤的顯示屏,更容易被蒙蔽。一些商家或者計量器具經營者使用先進技術對秤做手腳後,更讓人難以識破,甚至專業打假人士也未必看得穿。

這決定了發現並曝光“鬼秤”不僅僅是消費者的職責、打假博主的義務,也是監管部門的責任。

眾所週知,使用“鬼秤”既有違誠實守信的道德法則,更涉嫌嚴重違法。無良商家明知故犯,刻意通過“鬼秤”詐騙消費者財物,其行為與不法分子在交易時調換商品和用假幣調換真幣的做法沒有本質區別,均超出了民事糾紛範疇,屬於赤裸裸的治安違法乃至刑事犯罪。據報道,三亞市曾對通過在電子秤上“動手腳”增加海鮮重量詐騙客人745元的2名行為人行政拘留十五日。寧波市市場監管部門對利用“作弊秤”牟利的當事人罰款55500元。

此外,“鬼秤”的存在也説明計量器具的生産、銷售環節出了問題。很多攤主使用“密碼秤”,通過設置密碼後,無論按電子秤上哪個鍵都能使物體的重量或總價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或者在輸入密碼後能在作弊和正常之間隨意轉換。如果沒有不法廠商或者專門人員的刻意作惡,技術含量如此之高的“鬼秤”不可能大行其道。

欺騙消費者絕非小事,即便只有幾元錢,也是事關誠實信用和社會風氣的大事,更是事關城市形象和信譽的大事。相關部門理應有所反思,勢必主動作為,通過開展常態化執法檢查、暗訪等方式,緊盯小商小販、農貿市場、海鮮市場等容易出現“鬼秤”的場所,並本著不以惡小而縱容原則,嚴懲重罰“鬼秤”作弊行為。

同時,相關部門還應注重源頭治理,嚴厲懲戒製造、改裝“鬼秤”行為,甚至重新設定計量器材合格標準,提高作弊難度。尤其是,在懲戒這些“詐騙”行為時,要用足用實法律手段,不妨發現一次就以詐騙治安拘留一次,累計次數較多,數額較大的,則追究刑事責任。還可將相關人員列入黑名單,在店外張貼“紅牌”,以此實現警示作用,讓商家不敢視誠信為無物,肆意使用“鬼秤”。


責任編輯:SPZG

稻香村創立250週年大會大會以“守正創新行穩致遠”為主題,研討老字號未來發展方向。【詳情】

A2型蛋白質乳品研究與發展概...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展開對A2型蛋白質乳品的解讀。【詳情】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友情連結: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