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聚焦

一週食品行業動態:第八屆中國特殊食品大會圓滿收官,維他奶繼續下行

發佈時間:2023-11-20 16:03:41 | 來源:中國網食品 | 作者:賈庚

第八屆中國特殊食品大會圓滿收官

2023年11月15日-17日,第八屆中國特殊食品大會在浙江省溫州市順利召開並圓滿落下帷幕。

本屆大會共吸引了國內外1800余位相關人員參會,在為期3天的會議中,3場大會,8場分論壇,6場閉門座談會,2場法規宣貫,2次調研共計21場活動順利舉辦。百餘位行業專家分享了130余場主題演講,為現場觀眾獻上了精彩紛呈的行業思想盛宴。

第八屆中國特殊食品大會及系列活動的圓滿舉辦在激發行業創新創造活力、助推國內國際交流合作的同時,也為下屆大會的順利召開積累了寶貴經驗,奠定了堅實基礎。期待2024年第九屆中國特殊食品大會及系列活動的舉辦能夠一如既往地為行業創新賦能,為産業發展聚力。

業績承壓、機構下調目標價、産品連續3月被拒入境,維他奶繼續下行

日前,海關總署公佈了2023年9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資訊,維他奶旗下1批次飲料再次上榜,而經過梳理髮現,在今年5月、7月、8月均有維他奶旗下飲料被拒入境。

在今年6月,維他奶又交出了一份營收下滑的成績單。2023財年維他奶實現營業收入63.41億港元,2021財年維他奶營收為75.20億港元,2022財年為65.01億港元,維他奶的營收已經連續兩年出現下滑。與此同時,2023財年,維他奶在內地市場營收進一步下滑至35.09億港元,佔維他奶整體營收的比重也降低至55%。

另外,結合維他奶的業績狀況,兩家機構宣佈下調其目標價。里昂將維他奶國際評級由“跑贏大市”下調至“跑輸大市”,並將目標價由16.2港元下調至13.3港元。星展維持維他奶國際“持有”評級,但將目標價由14.4港元下調至13.6港元。

高鹽有害健康,當心生活中的“隱形鹽”

鹽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調味品,不僅能使食物風味更佳,更是人體鈉離子的主要來源,對維持生命活動有著重要作用。但“不吃鹽沒力氣”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對於兒童和成人來説,高“鹽”值的食物都有一定危害。

傳統飲食中,鈉的主要來源是食鹽。但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如今各種調味品、添加劑中也有較高含量的鈉。被忽略的高鈉調味品有:味精、醬油、豆瓣醬、榨菜、雞精、腐乳等。另外,很多加工食品都是高鹽食物,比如麵包、披薩、烤雞、三明治、罐頭製品等,這些食物口感上可以吃出鹹味。還有些食物口感上並不能很快識別出鹹味,比如掛麵,吃的時候可能以為是淡的,其實製作過程中已經加入了鹽。甚至一些甜品為了提高口感,在製作過程中也會添加很多鹽,比如奶酪、冰淇淋、糕點等,只是濃郁的香甜味覆蓋了鹹味,欺騙了味覺。所以吃著不鹹,不代表食物的含鹽量就低,一定要警惕身邊這些隱形鹽。

日常生活中的高鹽食物主要集中在以下10類:醬、鹹菜醬菜類、鹹蛋、面製品類、鹹堅果、鹹魚蝦等海鮮、加工豆製品、薯片餅乾類、罐頭製品、調料等。

全國秋糧收穫已過九成半 全年糧食産量有望再創新高

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伴隨玉米大豆及中稻收穫進入尾聲、南方晚稻收穫加速推進,全國秋糧收穫進度達96.2%,基本實現豐收到手。今年以來,我國糧食生産克服局部地區洪澇乾旱等災害影響,全年糧食産量有望再創新高。

目前,各地秋冬種正有序推進。截至11月10日,全國冬小麥完成意向播種面積過九成。其中,西北地區播種基本結束,黃淮海地區九成半,長江中下游和華南地區過七成半,西南地區過六成。全國冬油菜完成意向播種面積過九成半,其中長江中下游地區播種基本結束,西南地區過九成。各地積極推廣良種良法,持續提高播種品質。

市場監管總局:選購食用預包裝熟肉製品注意食品安全

11月1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了來源為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的“預包裝熟肉製品消費提示”(以下簡稱“消費提示”),用於提醒消費者在選購、食用預包裝熟肉製品時注意保障食品安全與身體健康。

消費提示指出,選購預包裝熟肉製品時,應通過正規銷售場所或電商平臺等渠道購買,應選擇正規廠家生産的包裝完好、標簽標識清晰、感官正常、保質期內的熟肉製品。要查看食品是否按照標簽標示的溫度進行貯存運輸。不購買來歷不明的熟肉製品,切記出現脹袋、破損現象時勿買。

全國10月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7.1%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10月份餐飲收入4800億元,同比增長17.1%,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1205億元,同比增加18.0%。1-10月份,餐飲收入41905億元,同比增長18.5%,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10941億元,同比增長18.8%。

豬價為何又現“跌跌不休”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11月7日,全國農産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0.49元/公斤,比9月7日的22.35元/公斤下跌8.3%。

豬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專家認為,由於豬肉供給充裕,國慶後豬肉消費需求短期下降。國慶節後,生豬出欄量增加,母豬淘汰力度加大,消費回落。部分地區仔豬價格明顯低於生産成本,帶動10月份母豬淘汰加大,淘汰母豬價格明顯下跌。對於未來豬價走勢,專家表示,由於供給充裕,不太看好明年上半年行情。

別樣肉客延續虧損 “人造肉”資本退潮

曾經火爆資本市場的“植物肉第一股”別樣肉客(Beyond Meat)漸漸走下神壇。根據最新財報,人造植物肉食品公司別樣肉客前三季度累計凈虧損1.83億美元,延續了自2022年以來的虧損狀態。從備受追捧到慘澹經營,別樣肉客所代表的植物肉賽道也逐漸啞火。

行業人士認為,植物肉之前曾火熱了一陣子,但隨著全球經濟隨著高通脹等原因影響開始出現趨冷時,植物肉的關注度快速收縮,再加上其在口味、成本等方面也進展緩慢,導致企業業績表現不佳。

養生+茶飲:一場創新融合的“雙向奔赴”

隨著夏季中藥房配酸梅湯的短視頻爆火,掀起一股養生飲品潮流後,藥食同源的理念正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秋冬季這股潮流仍在延續,不少城市的大街小巷都開起了養生茶飲店,還有不少藥店、茶室也都推出應季養生茶飲品。

有業內專家認為,“養生茶”正在走俏,市場呈高速增長的發展態勢,但養生茶産業尚處起步階段。總體來説,養生茶産品多而雜,以原料形態的産品為主體,缺乏整體、系統化、功能性的産品創新;其次,品牌越來越多,但知名品牌少。如何以市場為導向,按照市場化的要求進行産品創新,是養生茶産業發展面臨的難題。

便捷高效豐富生活場景 預製菜標準化體系待建立

當前,隨著餐飲業快速拓展,預製菜産業正越來越多進入人們的視野。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是4196億元,到2026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或將突破1萬億元。預製菜産業在澎湃的藍海潮涌中衝上“風口”,同時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

業內人士結合預製食材産業發展建議説,應該大力培養預製菜企業,使之規模化、正規化、品牌化。強大的産業競爭力需要品牌的支撐,品牌是高品質發展和品質提升的必經之路。品牌內涵和外延應努力具備“三品三精三度”。“三品”即品質是品質、品格是特色、品德是食材、食品以及預製菜。品牌的外延是“三精”,即精心培育、精誠行銷、精確評價。只有做到“三品三精”,才會有“三度”,這就是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

蒙牛入選2023年中國上市公司ESG優秀實踐案例

11月16日,在北京市舉行中國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大會上,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發佈了包括《中國上市公司 ESG 最佳實踐案例》在內的多個報告,併為眾多行業龍頭企業頒發了“上市公司 ESG 最佳實踐案例”入選證書。其中,蒙牛憑藉“推進價值鏈‘碳中和’,助力綠色低碳發展”先進實踐,成功入選2023年上市公司ESG優秀實踐案例。

光明國貿、洽洽兩大龍頭戰略合作!首款聯名款堅果亮相進博會

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光明食品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明國貿”)與洽洽食品聯名産品正式亮相。

業內人士表示,光明國貿與洽洽這對國民CP的強強聯合,將為食品産業的創新共融提供新的思路,也為行業高品質發展創造更多機遇。堅果作為一個擁有千億市場的品類,在均衡國民膳食促進國人健康發揮重要作用,雙方均致力於堅果品類的長遠發展,未來將繼續秉持“合作創新、優勢互補、資源共用、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創新精神,以期待未來光明國貿與洽洽發揮所長,在更高水準、更高層次開展合作,回饋更多國民高品質、高營養的堅果食品,實現1+1>2的合作價值。

責任編輯:

稻香村創立250週年大會大會以“守正創新行穩致遠”為主題,研討老字號未來發展方向。【詳情】

A2型蛋白質乳品研究與發展概...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展開對A2型蛋白質乳品的解讀。【詳情】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友情連結: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