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三板 > 公司 > 正文

字號:  

中郵基金候場新三板:虧了基民肥了股東

  • 發佈時間:2015-10-26 10:43:5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曾于  責任編輯:金易子

  作為公募基金業內即將登陸新三板的第一股,中郵創業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郵基金”)8月末公佈的《公開轉讓説明書》首次對其財報進行完整披露。與此同時,説明書也將公募基金行業存在的部分問題展現的一覽無余。

  儘管存在諸多問題,但仍不能阻擋基金公司登陸新三板的熱情。“我們公司剛剛完成股改,計劃在新三板掛牌,預計年內將完成股權激勵計劃。”新華基金相關人士告訴筆者。

  資料顯示,今年年初,新華基金就已經啟動了掛牌新三板的工作。截至目前,由於股東方的關係,新華基金登陸新三板的腳步卻落後中郵基金一步。

  中郵基民8年半共虧損1.7億

  隨著中郵基金財報的披露,公募基金的“頑疾”被呈現出來。

  根據其公佈的數據,成立於2006年5月8日的中郵基金,截至2015年6月30日管理資産規模為631億元。按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的統計,作為中小型基金公司,其規模位於前列,在100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35位。

  儘管規模增長迅速,但根據統計,2007年1月1日到2015年6月30日這八年半時間裏,上證指數上漲61.9%,中郵基金給基金持有人帶來的卻是虧損1.7億元的投資回報事實。

  “這並不難理解,可以説是公募基金的行業現象。投資者習慣於追漲殺跌,往往在股票市場最好的時候大規模買入,在市場不好的時候選擇賣出。而往往市場最好的時候伴隨大幅下跌,所以導致虧損的邏輯很容易理解。”好買基金研究院魏璐解釋説。

  管理費嚴重依賴於規模,而規模相對於業績存在比較明顯的滯後效應。

  對投資者來説,基金費用可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基金銷售費用,包括基金的申購(認購)費、贖回費和銷售服務費;一部分是基金運作費用,包括基金管理費、託管費等。中郵基金披露,其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管理費多為1.5%,債券型收0.6%,貨幣類基金收0.33%。

  中郵基金在2013年、2014年以及2015年1~4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94億元、5.19億元以及2.83億元。而凈利潤方面,三個報告期的凈利潤分別為1.19億元、1.62億元和1.13億元。

  從營業收入的比例來看,以管理費和手續費收入為主。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4月的管理費收入佔比為94.65%、86.29%和70.89%,手續費收入佔比分別為0.91%、2.9%和7.25%。

  “對投資者來説,公募基金只是工具。由於公募基金追求的是相對排名,基金經理很難去做擇時,這決定投資者自己要做擇時並且選擇儘量長時間持有,切忌追漲殺跌。”魏璐説。

  舉例而言,《中國經營報》記者曾于2015年6月6日報道《投資者被套八年 中郵核心優選未跑贏定存》。文中説,今年5月5日,基民“瞬間永恒”贖回中郵核心優選股票基金的錢終於到賬了。扣除2萬元成本,他凈賺了1586.6元。不過,他付出的代價是持有該基金近8年,這期間一直處於虧損狀態。這一收益水準並不令他滿意。“如果當時存五年期定存,(這幾年的)利息也差不多,要是買銀行理財産品,收益還更高。”

  然而,該基民被套牢的遭遇並非少見。中郵基金披露的數據顯示,2006年9月和2007年成立的中郵核心優選和中郵核心成長一直是中郵基金的管理費和手續費收入主要來源之一。數據顯示,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月~4月,中郵核心成長和中郵核心優選所貢獻的管理費和手續收入佔比分別為48.77%、26.46%;37.63%、19.78%;28.84%、12.66%。

  中郵基金估值飆漲

  儘管不少基民被套,但並不妨礙中郵基金成為一個快速成長的公司。

  資料顯示,2006年5月成立時,中郵基金的凈資産為1億元,在中途未做任何增資的情況下,2015年4月30日,這個數字變為8.15億元。 公司估值也快速增加,2011年6月,三井住友銀行以7.68億元從長安投資手中購買了中郵基金24%的股權,這筆交易中中郵基金估值32億元,按此價格計算,投資人在最初的5年實現32倍收益。

  根據中郵基金的公開轉讓説明書,首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三井住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分別持有中郵基金47%、29%、24%的股權,也因為這樣的控股結構,中郵基金並無實際控制人。

  此外,中郵在這一波牛市中獲益匪淺。

  根據公開轉讓説明書顯示,中郵基金的手續費收入情況中,2013年、2014年以及2015年1月~4月申購費收入分別為17.8萬元、80.7萬元以及 162.4萬元,而贖回收入中這三個報告期分別為225萬元、1363萬元以及1880萬元,總體手續費來看,三個報告期分別為359萬元、1509萬元以及 2054萬元。

  實際上,今年前4個月並不是公募基金髮行最好的時光,5月開始,先後有百億元級別的公募在短時間申購完成,其中就包括了5月12日首發的中郵資訊産業基金,該基金募集的最終規模超過百億元。

  新華基金年內完成股權激勵

  2014年12月26日,證監會發佈《關於證券經營機構參與全國股轉系統相關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明確了支援基金管理公司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同時證監會也希望以基金管理公司為代表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通過全國股轉系統募集資金。除此之外,證監會還鼓勵基金管理公司通過新三板探索股權激勵,建立、健全員工激勵與約束機制。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啟動新三板上市計劃。

  中郵基金在公開轉讓説明書中也表示將落實股權激勵的相關問題。其表示,在原有股權結構下,基金業一直存在股東、管理層之間由於利益不一致的博弈。若能落實股權激勵計劃,股東和員工的眼光將更為長遠,員工與股東的關係也將從博弈變成合作關係,能夠起到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維護管理團隊長期穩定的作用。

  “目前明確提出掛牌新三板的還只有中郵基金。”證監會新三板部門的一位人士透露。而新華基金相關人士透露,儘管年初就啟動了上新三板的計劃,但由於股東方赴港上市的原因,進程稍慢,目前剛完成股份公司變更,選定的主辦券商為首創證券。

  官網顯示,2004年12月9日,新華基金成立,註冊地為重慶市,經營管理中心設立於北京,是首家在西部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公司註冊資本為2.175億元人民幣,主要股東有恒泰證券(持股佔比58.62%),新華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持股佔比35.31%)等。其中,恒泰證券10月15日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其發行獲得超額認購,募集資金16億港元,折合人民幣12億元。

  截至2014年底,新華基金共管理著23隻公募基金,其中7隻為股票型基金、8隻為混合型基金、4隻為債券型基金、1隻指數型基金、1隻理財型基金以及2隻貨幣基金。截至2014年12月31日,新華基金公募基金資産管理規模為196.99億元。

  新華基金上述人士透露,年內將完成員工股權激勵計劃。如果中郵基金和新華基金正式掛牌新三板,因為估值的清晰和資訊披露的透明,部分公募基金員工或將身價激增。

新三板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雪 萊 特 5.58 10.06%
2 新天科技 11.84 10.04%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麥達數字 13.43 9.99%
5 賽為智慧 18.52 9.9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科斯伍德 8.35 -4.35%
2 中環裝備 14.12 -3.81%
3 長園集團 17.19 -3.54%
4 上海鋼聯 74.30 -3.19%
5 長春高新 178.38 -2.8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