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財報
作為首家在新三板市場上市的公募基金公司,中郵基金在日前發佈了2019年年報。
《每日財報》注意到,該公司普通員工平均年薪為103萬元。與高額薪資相對應的卻是旗下多款基金産品表現不佳。該公司旗下一隻曾經的“爆款”基金如今凈值僅剩5毛錢左右,自成立以來該“爆款”基金的收益率接近-50%。另外老鼠倉獲利事件也反映了其內部治理或許也是影響基金産品收益的原因之一。
公司每人平均年薪百萬
中郵基金全稱為中郵創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06年5月8日在北京成立。主要從事于證券投資基金的發起、發行、設立與管理業務。核心股東為為首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
旗下有一傢俬募子公司為首譽光控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于2015年11月24日在新三板市場上市,成為首家在新三板市場上市的公募基金公司。
截至2019年底母公司旗下共管理42隻公募基金,包括26隻混合型基金,2隻指數基金,12隻債券型基金,2隻貨幣型基金,期末基金凈值總計約340億元,比2018年末增長約40億元。
根據中郵基金髮布的2019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營業收入為4.9億,較上年同期減少25.06%。扣非凈利潤為8223千萬,較上年同期減少43.67%。中郵基金錶示,營收和凈利潤雙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首譽光控子公司受資管新規影響,收入下滑較大,營業收入為1.6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8.53%。截至期末該公司受託客戶資産管理規模共430億元,存續産品85隻。
營業收入驟降的同時,普通員工的薪資收入卻減少不多,2018年公司普通員工年薪為110萬元,2019年為103萬元。
而這背後原因或許是基金行業所面臨的不得已的苦衷。《每日財報》注意到,隨著新審批的公募基金數量越來越多,網際網路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都在向基金公司傳統業務滲透,基金管理行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而基金公司的主要競爭力在於吸引頂尖人才,優秀人才是收益率保證的關鍵。
除了高額薪資,中郵基金還通過設立總額為人民幣2000萬元的“中郵創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人才激勵基金”來挽留人才。通過提供三年期無息借款的方式支援員工購買商品住宅。
爆款”基金凈值僅剩5毛
數據顯示,截至5月29日收盤,中郵基金(834344.OC)旗下中郵核心成長混合基金、中郵趨勢精選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和中郵資訊産業基金的單位凈值分別為0.6735元、0.5210元和0.85元。
這3隻基金初始發行時均曾受到股民熱捧。發行規模分別為149.57億元、72.32億元和126.02億元。
這幾隻基金凈值均跌破1元與其成立的時間不無關係,中郵核心成長成立於2007年8月17日,當年上證綜指年度漲幅高達96.66%,但幾個月後,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股市大跌。該基金收益率也隨之大降。
儘管在後來的2009年、2014年和2015年等三年基金管理期間內,該基金也曾有過全年業績表現優於同類平均水準的成績,但截至6月1日,該基金仍然處於虧損狀態,成立至今的收益率為-32.66%。
中郵趨勢精選和中郵資訊産業分別成立於2015年5月27日和2015年5月14日,彼時,股市已連續多日上漲,大盤指數接近5000點,投資者投資熱情高漲,基金建倉也趕上了高點。
2015年6月12日,上證綜指收盤于5178點,此後A股開啟大跌模式。受股市影響,中郵趨勢精選總值下降。2015年三季報數據顯示,過去三個月,該基金的凈值增長率為-27.98%。
此後,中郵趨勢精選的業績表現更是不盡如人意,2019年,該基金的年度收益率首次歸正,但基金凈值的漲幅仍低於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截至6月1日,這兩隻基金的成立至今收益率分別為-47.90%和-15.00%。
或許時運不濟並不能成為基金長期業績表現糟糕的藉口。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6月1日,成立於2015年5月中旬至6月初的靈活配置型基金,大多數自成立以來收益率已歸正,表現較好的基金,已實現了50%以上的收益率。
比如,2015年5月14日成立的華商新趨勢優選自成立以來收益率為80.47%;2015年6月9日成立的泓德泓富A自成立以來收益率為61.57%;2015年5月19日成立的國投瑞銀瑞盈自成立以來收益率為65.18%。
作為靈活配置型基金,截至目前,中郵趨勢精選和中郵資訊産業自成立以來的業績表現明顯弱于同期成立的其他同類基金。
業內人士表示:“市場風格不斷輪轉,沒有哪一種風格能永遠佔據上風,一旦基金風格和市場風格不匹配,基金就會表現不佳。
比如2015年是創業板大牛市,但由於估值極高,2016——2018年均處於估值下行以及商譽大幅貶值的區間,在2015年成立的爆款科技成長型基金就會表現較差,而價值風格的基金錶現較好;另外,基金經理管理規模較大,會對基金業績産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所以,基金經理的投資實力及對市場風向的把握或許才是基金收益表現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原投資總監非法獲利
基金收益表現不佳,或許與其公司內部治理也有一定關係。去年年底,原中郵基金投資總監鄧立新建老鼠倉獲利一案終於有明確的消息。
經審查,2009年,時任中郵基金從業人員的鄧立新,在從業期間掌握了中郵核心成長、中郵核心優勢的標的股票名稱、買賣節點等非公開資訊,並利用上述非公開資訊。
自2009年3月至案發前止,單獨或夥同孫某鴻、王某一起操縱上海、北京兩地的12個股票賬戶,先於、同期或稍晚于上述兩隻基金買賣相同股票。
經認定,鄧立新涉及成交金額34.7億元,非法獲利5507萬元;孫某鴻涉及成交金額16.8億元,非法獲利2927萬餘元。值得注意的是,鄧立新曾作為基金經理管理中郵核心成長混合長達6年105天。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