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雅戈爾放棄漢麻産業控制權 或為戰略轉型鋪路

  • 發佈時間:2015-06-02 07:40:41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在兩次減持廣博股份(002103.SZ)套現近3億元之後,雅戈爾欲將其控股的漢麻産業(002036.SZ)控制權拱手出讓,再次套現1.25億元。

  5月24日,漢麻産業發佈重大資産重組公告,其擬通過資産置換、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産以及非公開發行募集配套資金的一系列交易,實現聯創電子借殼上市

  4個月前才更名宣佈剝離紡織業務,向新材料轉型的漢麻産業(注:前稱為“宜科科技” ),此次“賣殼”也向外界傳遞著其轉型失敗的事實。

  重組完成後,雅戈爾持有漢麻産業的股份比例由30.08%,下降至13.78%,並承諾不會與其他股東聯合或以其他任何形式控制漢麻産業。

  北大縱橫諮詢管理集團合夥人陶文勝向時代週報記者評價説:“漢麻産業所需資金大、技術要求高、培育時間長,雅戈爾多元化發展勢必不能兼顧。此前,從服裝向其他産業轉型效果並不樂觀,而這次出售殼資源正好填補其他行業的資金空缺。”

  聯創電子借殼

  自5月24日晚公佈重組預案到5月29日,漢麻産業已連續拉下5個一字漲停板。

  重組預案顯示,漢麻産業擬置出資産作價6.15億元,與聯創電子的全體股東持有的聯創電子股權的等值金額部分進行置換,置入資産聯創電子100%股權作價為28.5億元,上述差額部分由公司以7.65元/股合計發行30849.67萬股,並支付現金1.255億元。

  同時,漢麻産業計劃向由昌吉投資擔任管理人的矽谷天堂恒信財富1號專項資産管理計劃、江西鑫盛和吉融投資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不超過2億元,所募資金用於聯創電子年産6000萬顆高像素手機鏡頭産業化項目,發行價格為7.65元/股,不超過2614.38萬股。

  此番重組,聯創電子估值大增。方案顯示,聯創電子2014年末凈資産為7.6億元,預估值為28.5億元,預估增值20.8億元,增值率272.24%。

  重組完成後,不考慮募集配套資金的影響,雅戈爾持股漢麻産業的比例將降至13.78%,陳偉通過金冠國際持股14.76%,韓盛龍通過江西鑫盛持股10.96%。據陳偉和韓盛龍簽署的《一致行動協議》,陳偉和韓盛龍將成為上市公司的共同實際控制人。

  而吉融投資與江西鑫盛實際控制人都為韓盛龍,募集資金之後,金冠國際、江西鑫盛、吉融投資共持有漢麻産業28.1%的股份,佔絕對控股地位。

  聯創電子借殼漢麻産業,雅戈爾及實際控制人李如成通過資産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産的方式,實現了傳統的紡織行業跨界至電子行業。

  資料顯示,聯創電子成立於2006年8月,是一家從事光學鏡頭和觸控顯的研發、生産、銷售,主要産品包括高清廣角鏡頭、平面保護鏡片、手機觸摸屏、中大尺寸觸摸屏、顯示模組、觸控顯示一體化模組等。

  從“寵兒”到“棄子”?

  漢麻産業自誕生之日起,其實際控制人一直是雅戈爾董事長李如成。不過如今,卻可能淪為李如成的“棄子”。

  資料顯示,漢麻産業的前身為寧波牦牛服裝輔料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8年4月。2001年6月,經寧波市鄞州新華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新華投資”,實際控制人同為李如成)、雅戈爾等4家公司及4名自然人決定,該公司整體變更為漢麻産業。

  2004年8月,漢麻産業在深交所公開發行300萬股並上市,主營漢麻和服裝輔料,股票簡稱“宜科科技”。麻業務因毛利率高達20.92%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曾一度被市場看好。

  2005年,雅戈爾攜手解放軍總後勤部,聯合開展技術攻關,並投資3億元在雲南西雙版納開展麻種植和漢麻纖維加工、漢麻綜合利用等項目。

  2007年,宜科科技與雅戈爾一同設立了漢麻産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漢麻控股”,其中,雅戈爾持股40%,宜科科技持股51%)。同年,李如成對旗下公司體系進行調整,欲將宜科科技整體注入雅戈爾。

  彼時,雅戈爾稱擬以2.3億元收購新華投資持有的宜科科技17%的股份。若該次交易完成,雅戈爾將直接和間接持股宜科科技29.84%,成為控股股東。

  不過在2008年,漢麻生産未達到預期目標,雅戈爾暫緩收購。兩年後,李如成再度重啟。2010年11月,雅戈爾耗資3.63億元終成大股東,並在同年創立漢麻世家服裝品牌。

  由於宜科科技和雅戈爾的實際控制人,均為李如成。不過,宜科科技的業績卻一直萎靡不振,依靠政府補助方可盈利。2008年,宜科科技凈利為1731萬元,但同年獲得政府補貼為1287萬元,實際利潤僅400多萬元。2009年,凈利潤仍直線下滑,僅有778萬元。宜科科技解釋稱,因政府補助少了671.45萬元所致。

  在經過多年的技術攻關後,漢麻纖維産業化艱難破題。2011年,雅戈爾漢麻公司已具備了年産漢麻纖維2000噸的生産能力,當年將向軍隊提供200萬雙高性能的漢麻襪以及作戰服等,旗下“漢麻世家”品牌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戰略轉型需“賣子”?

  出於對漢麻産業前景的看好,宜科科技今年1月宣佈,逐步剝離傳統紡織業務,向漢麻新材料領域轉型升級的發展,公司中文名稱由“寧波宜科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漢麻産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相應英文名稱和經營範圍也作了變更。

  在僅4個月後,雅戈爾就將漢麻産業的“殼資源”出售至聯創電子,持股比例降至13%,失去控股權。漢麻産業由新材料行業轉向電子科技産業。雅戈爾的這一舉動,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外界視為轉型徹底的標誌。

  對於漢麻産業轉型失敗的原因,重組方案顯示,由於市場推廣和市場接受度未達預期,産能利用率不足導致上市公司盈利欠佳。數據顯示,2012-2014年,漢麻産業營收分別為3.9億元、4.2億元和4億元,而扣非凈利分別為930萬元、950萬元和600萬元。

  在主業疲軟、前景不佳之下,雅戈爾讓出實控人位置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時代週報記者就此聯繫雅戈爾集團董秘劉新宇,對方表示不方便回答相關問題。

  “雅戈爾一直謀求多元化發展,不肯聚焦服裝主業,再轉型做漢麻産業時已經晚了,再加亞麻産業投入高,資金需求大,國內亞麻産業技術不成熟無法打通全産業鏈,因此一直沒有根本性突破。”北大縱橫諮詢管理集團合夥人陶文勝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道。

  事實上,雅戈爾這些年一直在謀求多元化轉型。

  1992年,雅戈爾便進軍房地産業務。1999年,雅戈爾出資3.2億元成為中信證券的主發起人之一。當前已形成服裝、地産、金融投資三駕馬車並駕齊驅的局面。

  在轉型途中,雅戈爾也遭遇大起大落。

  2011年前10個月,雅戈爾參與了10余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其中有8家浮虧,當年投資凈利4.87億元,較上年同比降60%,2012年投資業務再遭遇了“滑鐵盧”,凈利虧損2.31億元。

  而地産業務由於受國家調控政策影響,也迅速下滑。2011年,雅戈爾地産業務實現營收36.36億元,同比大降46.94%,凈利降幅也達15.86%。此後,因資金鏈緊張,雅戈爾地産項目開始降價銷售並面臨著退地的尷尬。

  2013年,雅戈爾打出回歸主業的口號,同時也表示將由生産運營型向品牌運營型轉型,但在服裝行業普遍困頓的情況之下,雅戈爾未能獨善其身,2014年存貨在10億元以上,轉型成果並不明顯。

  儘管如此,今年3月雅戈爾依舊晾出轉型“大健康+創投”的投資戰略。

  李如成在雅戈爾一次投資者會議上表示,在45億元的對外投資中,20億元用於增資香港金融項目,打造金融控股平臺;10億元投資健康産業基金,15億元股權投資。

  “金融投資對雅戈爾經營會有一定影響,無論是PE,還是pre-ipo都屬長期投資,長期佔用資金影響現金流,放棄漢麻産業這一轉型失敗的上市公司可一定程度上補充現金。”陶文勝分析説,“雅戈爾一直不肯對服裝産業進行實質性的轉型升級,李如成也並沒想在服裝産業有所作為,但是轉型其他行業也都不算成功,急需現金流填充成為現實需要”。

聯創電子(002036) 詳細

雅戈爾(600177)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