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券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長江證券原董事長跳樓 劉益謙100億元控股浮虧30億

  • 發佈時間:2016-01-27 06:5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編者按:因涉嫌違紀正在接受組織調查的長江證券原董事長楊澤柱被曝跳樓自殺。而在此之前,長江證券股權轉讓一事也尚不明朗。證券日報報道,去年4月,長江證券發佈公告稱,公司大股東海爾投資擬通過協議轉讓其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流通股。劉益謙執掌的新理益集團應分別於4月29日、5月25日前向海爾投資指定的賬戶支付人民幣10億元、70億元的預付款項,轉讓價格總額為100億元。

  此後,2015年中旬,長江證券股價隨市下探。中國經營報報道,按照該公司2015年7月30日收盤價格計算,即存在21億元余的價差。在價格倒挂的情況下,劉益謙是否會順利接盤成為疑問。此外,據證券時報報道,長江證券去年公佈的最新定向增發預案,定增價下限由15.25元/股下調至10.91元/股,降幅約28%;此外,新方案比舊方案多增發700萬股。照此方案計算,劉益謙或多花了近24億元。而截至2016年1月26日收盤,長江證券報價10.03元,跌破劉益謙入主時的成交價14.33元,從賬面上看,已浮虧30億元。

  傳楊澤柱跳樓 此前因涉嫌違紀被調查

  據新浪財經報道,網傳長江證券原董事長楊澤柱1月26日跳樓自殺,新浪財經向內部人士詢問並證實了楊澤柱跳樓自殺的消息。1月6日開盤前,長江證券發佈重大事項公告,稱于2016年1月5日收到中共湖北省紀律檢查委員會《立案決定書》,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澤柱因個人原因涉嫌違紀,正在接受組織調查。

  晚間,長江證券發佈公告,其于1月6日召開第七屆董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依法停止楊澤柱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職務;董事長停止職務期間,由副董事長崔少華先生代為履行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職責;並代為履行公司董事會秘書職責。

  1月7日晚,長江證券董事會收到董事楊澤柱的辭職申請。公告稱,因個人原因,楊澤柱申請辭去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楊澤柱事發原因或出自其任職于湖北省國資系統時的違法違紀行為,並或與已落馬的33前“副手”原湖北省國資委副主任魯力軍案存在關聯;亦可能因其子“坑爹”,有企業人士舉報其子楊奔涉及貪腐;21世紀經濟報道,當地有傳言稱楊澤柱利用其子楊奔收受賄賂,本人及家族擁有鉅額財産。

  劉益謙100億元控股 望成大股東

  據證券日報報道,長江證券2015年4月28日公告顯示,海爾投資與新理益集團簽署《長江證券股份轉讓協議》,海爾投資擬通過協議轉讓其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流通股697,888,108 股(佔長江證券總股本的 14.72%)。

  新理益集團應分別於4月29日、5月25日前向海爾投資指定的賬戶支付人民幣10億元、70億元的預付款項,轉讓價格總額為100億元。以此計算,新理益集團接手長江證券的價格約為14.33元/股。

  不過,截至目前,長江證券公開的第一大股東仍為海爾投資,長江證券也未披露股權轉讓進展。長江證券對此的解釋是,“因涉及證券公司持有5%以上股權股東變更,公司第一大股東協議轉讓公司股權事宜需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准。”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海爾投資所持長江證券股權解除質押,資本大鱷劉益謙的新理益集團及其關聯企業離接手海爾投資所持長江證券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的地位又邁進了一步。

  股價倒挂 劉益謙接盤成未知數?

  中國經營報報道,按照協議,海爾投資擬通過協議轉讓其持有的長江證券無限售流通股6.98億股(佔公司總股本47.42億股的14.72%)。轉讓價格經雙方協商,總額確定為人民幣100億元整,新理益集團將在2015年4月29日、2015年5月25日前向甲方指定的賬戶支付人民幣10億元、70億元的預付款項。上述權益變動完成後,新理益集團將成為長江證券第一大股東,海爾投資則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然而在上述權益變動還未公告定論的背景下,股市一輪深度調整悄然而至。長江證券股價亦隨市下探。按照2015年7月30日收盤價格,公司股價報收11.25元/股,以此計算海爾投資所持有的6.98億股,其現價價格為78.52億元。較上述“打包”價格,跌去27.35%,即存在21億元余的價差。在價格倒挂的情況下,劉益謙是否會順利接盤?

  一位券商從業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上述股權轉讓協議並非意向性協議,一旦簽署將即日生效。如果違約,違約方將按照約定進行賠償。”記者翻看2015年4月29日公告的《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其中明確載明,上述轉讓協議將自雙方(即青島海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也就是4月28日。

  “下跌都是後來的事情,沒有違約的必要。”成都某私募機構人士提到,海爾投資的全額轉讓是出讓自己的大股東地位,要到二級市場去轉讓將近7億股並不可行,所以不能用現價與“打包價”一概而論。實際上,截至7月下旬,長江證券方面並未收到海爾投資和新理益集團未按照《協議》約定履約的報告。

  而至於為何未披露具體變更事宜,上述券商從業人士認為,“或還在流程當中。”根據長江證券《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所示,權益變動涉及證券公司5%以上股東的變更,尚需相關證券監管部門的審批。

  定增價下調:劉益謙多花了24億 浮虧30億?

  據證券時報報道,長江證券去年公佈的最新定向增發預案,調整了發行價下限。根據長江證券公告,定增價下限由15.25元/股下調至10.91元/股,降幅約28%;此外,新方案比舊方案多增發700萬股。

  2015年4月,長江證券發生了一筆大規模的股權轉讓,導致第一大股東易主:資本大鱷劉益謙通過旗下新理益集團從青島海爾投資手中受讓14.72%的長江證券股權,從而成為第一大股東。

  這筆6.98億股的長江證券交易價是100億元,即平均每股14.33元,與最新調整後的定增價相比,每股足足貴了3.42元,相當於多花了近24億元。雖然這筆股權轉讓仍需獲得證監會批准,但從雙方已簽署的《長江證券股份轉讓協議》看,交易幾乎已達成。

  這筆交易會成為“定增大王”劉益謙的投資敗筆嗎?據中國經濟網記者測算,截至2016年1月26日收盤,長江證券報價10.03元,已跌破劉益謙入主長江證券時的成交價14.33元,簡單從賬面上看,已浮虧30億元。

  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截至2015年8月,擬定增的上市券商共有7家,其中國元證券的定增預案已通過發審委核準,東吳證券申萬宏源定增方案已通過董事會批准,東興證券國金證券、長江證券、山西證券的定增預案則均已通過股東大會批准。

  據了解,上市公司詢價發行的非公開發行項目在申報後、初審會前可對發行價進行調整。目前,已有3家券商對定增價進行調整,分別是申萬宏源、東吳證券、長江證券,募資規模也相應發生變化。

  除長江證券外,申萬宏源將定增價從16.92元下調為12.3元,下調幅度為27%;東吳證券定增發行價從23.5元下調為15.83元,下調幅度32.6%。

  另外4家擬定增的上市券商中,國元證券已拿到證監會批文,需在6個月內按30.14元的定增底價發行。而國金證券、東興證券均向記者表示,目前定增還在按步驟進行,價格調整尚未有計劃。

  截至8月20日,國元證券、國金證券、東興證券的定增發行價分別較二級市場收盤價高26.14%、33.64%、37.21%。只有山西證券3月份公佈的定增發行價12.74元仍比二級市場價格低了8.43%。

長江證券(000783)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