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驅動力仍在
- 發佈時間:2015-06-15 00:56:52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這波牛市從2014年7月的2000點,一路上漲至目前的5000點。而如果從創業板看,其實牛市已經從2012年12月展開。對於後市,付偉琦認為無論是從宏觀還是從微觀來看,牛市的驅動力仍在。
從宏觀分析,付偉琦指出,第一,現在股市流通市值佔整個居民定期存款的比例與2007年牛市的高點相比還有很大空間;第二,股市流通市值與房地産存量市值的比例離2007年的數據也差很遠。付偉琦的理解是,居民儲蓄以及部分房地産投資的資金向股市轉移的趨勢還未結束。如果説2003年到2013年,社會財富分配的載體是房地産的話,那麼2013年開啟的這輪牛市,很可能是未來社會財富分配的主要載體。“我們認為,加大權益類資産配置的比例,會越來越成為社會的共識。”
從股票市場與實體經濟之間關係的角度看,股市走牛也具有積極意義。“政府一直在講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從某種程度上講,證券化率提升就實現了這個目的。目前非上市公司的融資還是很困難,即使年利潤2000萬元的小企業拿到銀行貸款也有難度。如果上市公司收購這種小公司,就可以通過增發實現融資。”付偉琦指出,股票市場一方面提高了直接融資的比例,另一方面高PE降低了企業真實的融資成本。這對於國家的經濟轉型有比較積極的意義。
付偉琦認為,本輪牛市的微觀驅動基礎在於創新、變革與轉型。每一輪牛市都有一條清晰的主線,2007年的牛市,解決的是“衣食住行”問題,“泛地産”行業股票均取得了巨大漲幅。但2013年開始的這輪牛市,則更多的是解決“科教文衛”問題,因此我們已經看到相關領域成為過去兩年的領漲板塊。而這類軟性需求的解決,更多的來自政策監管的放鬆,以及企業自下而上的創新。而創新型的産業發展,更依賴的是權益類市場。
從上市公司轉型的動力角度看,可以用“窮則思變”來概況。過去幾年傳統經濟低迷,大量企業的管理層也越來越接受了中國經濟不是週期性而是趨勢性的下行的判斷,死守傳統業務是沒有出路的。儘管轉型未必成功,但不轉就更沒希望。“所以,我們從微觀上觀察到,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進軍新興行業。我們願意相信,部分優秀的傳統企業同樣會在新的領域做出優異的成績。”
此外,從社會潮流的變遷看,5年前的大學畢業生,把公務員作為排名靠前的職業選擇,但如今,我們看到創業已成為一種較為主流的職業選擇。大學生選擇創業,選擇去中小民營企業就業,將進一步釋放中國的“工程師紅利”。“無論從企業的角度,還是人才的角度,我們認為中國自下而上創新的動能仍在,並且有不斷加強的趨勢,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付偉琦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