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應對極端暴雨天氣,我們的功課做好了嗎?

  • 發佈時間:2016-03-20 01:29:5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週末特別策劃

  本報記者唐 婷

  3月16日,列席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水利部部長陳雷在經過“部長通道”時表示,據初步預測,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我國氣象年景偏差,南方、北方都有可能發生較大洪澇災害,局部乾旱將較嚴重,強颱風侵襲可能增多。

  早在一個月前的2月16日,國家防總已經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防指和各流域防總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提早安排部署防汛抗旱防颱風準備工作。防洪專家、中國水科院原副總工程師程曉陶近來也多次接到來自地方防辦的“求助”電話,請他為防汛備汛支招。

  在“3·22”世界水日即將來臨之際,科技日報記者就如何科學應對極端暴雨天氣專訪了程曉陶。

  應急預案應注重高風險點識別

  “在全球變暖大背景下,特別是處於厄爾尼諾向拉尼娜過渡的年份,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概率增高,同時不確定性也很大,即洪災是否發生、會在何時何地發生都是不確定的,即使有了中長期預測,也很難僅要求特定的流域去做特別的準備,汛前還需廣泛動員;同時,短時間內提高某個地區防洪設施的標準也不現實。”程曉陶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事實上,按照《防洪法》和《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的要求,目前各級地方政府都制訂了相應的防汛應急預案。但在程曉陶看來,一些地方的預案更多的只是“面目模糊”的規範文本,除了河流名稱、責任人名字不同以外,文本內容大多雷同。“在基於洪水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制訂有針對性的應急預案顯得尤為重要,不然就只是個擺設。”

  2007年7月18日,坐標濟南,一場3個小時的大暴雨,令中心城區幾成澤國,至少34人因此喪生。位於濟南市中心繁華地段的銀座地下超市,在半小時內變成了水箱。事後去濟南調研的程曉陶,清晰地記住了一個只有當地老人才知曉的地名“山水溝”。

  程曉陶回憶道,山水溝曾經是主城區中一條溪流,後來為改善旅遊景點交通堵塞的問題,將其中一部分填埋起來變成街道,同時對溪流進行改道,原有的河道正對著一個丁字路口。大暴雨時,洪水拐不了“人造”的急彎,將街道變回了“河道”,當時行駛經過該丁字路口的數輛汽車就被順街衝入下游的護城河,有多人因此喪生。

  “危險不是均勻分佈的,將城市裏類似‘山水溝’的高風險點識別出來,在應急預案裏制訂相應的應對措施,比如在現場設置警示牌,一旦暴雨來臨,及時對高風險點附近路段實行臨時交通管制等,就能減少不必要的傷亡。”程曉陶表示。然而令他感到遺憾的是,目前大多數應急預案還沒有細化到識別高風險點並制訂應對措施的程度。

  山洪預警發佈應更為科學精準

  暴漲暴落的山洪,來勢洶洶,預測難度大,是汛期另一大防範重點。針對山洪災害特點,我國自2009年啟動實施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項目建設,經過多年努力,在2058個縣初步建設了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在當地基本上實現了雨量、水位自動監測與簡易監測相結合,現代化手段預警與土法預警相補充。

  經過多次實地調研,程曉陶認為,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在防災減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山洪預警資訊的發佈上,還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細節。比如,一個縣有多個山溝,降雨並不均勻,暴雨中心也很難確定,一旦收到暴雨氣象資訊,為降低傷亡風險,縣防辦會廣泛地發佈預警資訊。事實上,山洪的形成不僅跟降雨量有關,還跟地形、地貌等其他因素相關,同一場暴雨,並非所有的村落都面臨同樣的山洪風險。

  “於是,在一些山區,只要一預警就要轉移,而山區老弱婦孺的轉移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次數多了,村民們就會有怨言。此外,資訊發佈的時間節點也很關鍵,如果發佈得過早,村民看見雨下得並不大,可能會回去轉移財物,在回去的過程裏很可能就會碰上大的洪水。”程曉陶指出。

  反觀英國、日本在預警資訊發佈制度的設計上,有一些更為科學合理的地方值得借鑒。程曉陶介紹,例如日本,大雨、洪水的警報與注意報2008年以來採用了新的標準,預警指標中引入了土壤雨量指數與流域雨量指數,以替代以往的24小時雨量。氣象預報24小時後會有大暴雨,即使是紅色級別的,也只實時發佈黃色的注意報,因為暴雨預報的準確性還存在誤差的概率,因此只要求專業部門做準備。臨近12小時之前,如果暴雨預報值不變,就會將黃色升至橙色,專業部門開始行動,老百姓開始做準備。等到距離暴雨發生前若干小時,預報準確的概率已經非常高了,就會升級成紅色避難勸告令,通知老百姓開始行動,並將下達轉移命令的權力下放到基層街道和村莊的負責人。

  在日本,還開展了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工作,將日本全境按1平方公里的尺度劃分成很多個網格,依據地形地貌等因素,把每個網格的降雨臨界閾值計算出來,將結果公佈在網上。一旦下暴雨,村長只需要在院裏放個量杯,如果降雨量達到閾值就迅速組織轉移,否則就不用轉移。

  “防災減災,不僅僅是先進技術手段的應用,而是包括管理體制、應對機制在內的一整套體系,只有健全了管理體制、應對機制,才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技術的作用。”程曉陶説。

  (科技日報北京3月19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