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際名校眼中的創新型人才是啥樣?

  • 發佈時間:2016-03-20 01:29:5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的中國需要大量創新型人才,“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加快建設人才強國。

  19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經濟峰會吸引了包括美國耶魯大學校長在內的諸多中外名校高管。他們眼中的創新型人才要具備哪些素質?中國傳統教育體系能否培育出時代需要的創新型人才?新華社記者第一時間進行了追蹤採訪。

  名校高管如何定義創新型人才?

  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説,創新型人才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發展最重要、最寶貴的資源。能不能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是我國保持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

  朱崇實認為,創新型人才需要具備三個素質:專業的素養、原創的精神和求真的渴望。高等教育對於養成這三大要素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表示,創新型人才的根本特徵是創造力。無論是科學發現、技術創新或是人文思想突破,都是創造力的體現。

  “在我看來,創造力可以進一步分解為三種創造性,就是創造性精神、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能力,我稱之為創造力的三要素。”錢穎一説。

  他認為,創造性精神是一種永不滿足於現狀、總想與眾不同的渴望,創造性思維是一種超越現有框架的思考,創造性能力是指實現創新的能力,包括把創造性思維轉化為創造性行動時需要具備的能力,比如面對失敗的能力、學習的能力、調整自己的能力。

  創新型人才培養面臨哪些挑戰?

  美國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德説,一直以來中國文化強調尊師重道,老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坐在那裏聽,學生在課堂上顯得比較被動。

  “如果讓我提建議的話,首先就是要對中國的教育體系進行創新,解決課堂文化的問題。”蘇必德説,我認為能夠培養創新精神、著眼未來的課堂是交互型的,是一個由各種各樣討論組成的課堂,而不是被動地單向傳遞知識的課堂。

  朱崇實認為,當前中國大學在教育理念上還沒有真正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辦學的主要追求,而是把就業率作為最重要的目標,“如果哪一個大學就業率低,就會成為這所大學校長最為頭疼的一件事。”

  朱崇實還説,教學經費投入不足也制約了一些先進教學方法的實施,大學對學生的評價過於單一,沒有鼓勵冒險、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大學選拔人才的機制相對落後等,都是高等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瓶頸。

  高等教育如何助力創新型人才培養?

  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匯豐商學院院長海聞説,中國目前處於重要轉型階段,從原來引進和追趕先進技術,轉變為培育自己發展的動力,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已經成為我們必須關心的問題。

  蘇必德説,應注重人文教育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大學中的人文教育在即興發揮、創新、知識的合成以及團隊合作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有利於打造創新型的企業家。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院長蓋睿特説,通過大學教育,使學生在思想上富於創新精神,將使學生終生受益。他認為,高等教育在未來5至10年最大的增長點,不是學歷教育,而是終身教育。線上教育或在職培訓應成為大學未來的重要工作。

  錢穎一認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必要條件是自由、寬鬆、容忍的教育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創造性精神才得以存活,創造性思維才得以生根,創造性能力才得以發展。任何一種急功近利的快餐式教育發展方式是不利於創造性教育的。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梅裏特·傑諾説,如何進一步參與全球性教育,進而影響全球思維,已經成為一個好大學的基礎。

  (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