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業機構看下半場 宏觀向好,微觀向穩

  • 發佈時間:2015-07-24 00:35:19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過去的半年,有人認為是“房地産市場的深度調整期”。這半年裏,政策頻出,長沙樓市讓人猜中了開始,卻沒有猜中結局。上半年樓市,究竟表現如何?下半年樓市,風將吹向何方?長沙地産專業機構人士的見解,或許能讓我們在撲朔迷離的樓市中擁有如炬的眼光。

  (排序不分先後)

  下半年基調是穩價、走量

  長沙市浩文(中國)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淼良

  今年上半年為利好啟動市場時段,樓市企穩,量升價穩,市場信心倍增,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信貸政策放鬆是根本,重新開閘二套房、三套房的改善需求,激活樓市增量,大戶型去化速度明顯向好,大戶型成交量增量明顯,降息數次利於購房成本下行。第二,2014年開工面積緊縮,供應量增加受阻擊,供求關係在上半年有較大改善。經過2014年整年的資金鏈緊張,開發商下調價格預期,有的甚至虧本甩賣,價格下行在一定層面激發了居民的購房需求。第三,上半年受股市經濟的影響,反哺房市,對樓市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大戶型的去化推動。

  今年下半年,樓市宏觀向好、微觀向穩,繼續延續政策面的寬鬆和信貸政策的利好,宏觀調控以穩增長為主要方向,經濟復蘇,政策面或有更大利好出臺。隨著一線城市的房價暴漲,樓市利好傳導到長沙,將增加購房者看漲信心,加大並加速購房資金入市。歸結于供應量過大的原因,同時受宏觀政策利好影響較小,商業綜合的供應增大,商業地産將面臨較大壓力。長沙樓市本身銷售量猛增,去化速度加快,緩解開發商資金壓力,價格基本企穩。長沙樓市正在去庫存的良性迴圈時段,下半年的主要基調應該是穩價、走量。

  風吹不息,前行不止

  主語廣告總經理張術金

  或許是這些年,樓市每年都在遭遇強勁或微弱的暖風、冷風,起起伏伏已經成為習慣。2015年上半年乍然回首,其實也屬平常。階段性的熱銷後伴隨階段性的冷淡,似乎可以看成是這半年的一個小規律。透過現象,市場的謹慎和有限才是本質。這也是政策的小暖風反覆吹,市場熱度上升依然不如開發商和行業期望的原因。

  上半年樓市銷售排行已經出臺,排在榜單前列的依然還是那些老面孔,萬科、綠地、恒大、保利……再次驗證了市場份額必然向大品牌集中的發展規律,並不意外。

  但對於下半年,個人卻認為值得期許。期許的原因不在政策,而在於行業的“轉變”。自去年強勁吹起的轉型風,到了今年年中逐漸有一些落實。品牌轉型的不少,如萬科換標、從開發商轉型城市配套服務商,綠地推行理想家和綠魔方;大品牌合作不少,如萬萬攜手;跨界合作不少,如華遠和360。總體趨勢是各領航的地産品牌都在把房地産賦予更多額外價值。這些改變,又是基於客戶大數據及時代發展的需要而做。對市場來説,也會有刺激作用。

  這是行業的一個進步。此刻的房地産,混沌中隱約能看見前路。

  樓市將持續向好的方向發展

  中盛行房地産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晟

  上半年樓市量漲價穩,行業市場回歸常態,政策鬆綁刺激,市場交易活躍度明顯提升。

  2015年年初連續出臺公積金貸款新規、二套房可享受公積金貸款,隨後又多次降息降準為市場助力,所有政策,全方位覆蓋;貨幣、信貸、房産行業三方發力,使得上半年整體樓市表現較好,上半年好多房企也取得了較好的銷售業績。

  2015年上半年,長沙六區新建住宅網簽均價5884元/平方米,成交面積673.15萬平方米,同比上漲67.21%;受到政策的影響,成交結構也發生變化,中大戶型市場銷售旺盛,其中90-144平方米套型佔比為61.66%,成交量飆升帶動整體市場銷售額增加,但整體住宅價格仍然保持低位運作。

  下半年去庫存依然是行業的主基調,但值得期待。按照供銷情況預計,整體供需平衡要到明年的這個時候,但上半年的數據告訴我們,下半年整體樓市將持續維持向好的方向發展,值得期待。

  風往哪吹取決於買房者

  天橙中國傳播機構長沙公司總經理高霄鳴

  相信每個搞房地産的人都聽過這兩句話:一句是雷布斯説的“站在風口上,豬也會飛”;一句是“羊毛出在牛身上,豬買單”。

  特別是進入2015年以來,從來沒有哪個行業像房地産一樣,急著撇清自己與行業的關係,實現去地産化。於是,各種智慧廣場、網際網路社區撲面而來;行銷方式上,也是各種跨界風,亂花漸欲迷人眼。

  2015年,我們好像確實站在了變化的風口上。從90後不買房,到救市政策雷聲大效果小,再到“網際網路+”地産各種口號登場,一路高歌了20年的房地産,突然有一種舉頭四顧皆茫然的境地。

  但從半年的結果來看,長沙市場的答卷其實比想像中要好。接近6萬套的網簽數據也還看得過去。但土地市場僅40億元的成交,為近6年來最低。看來,去庫存是長沙地産市場未來的主旋律。由於去庫存的巨大壓力,使得長沙更像一個消費者掌控的市場。儘管開發商鼓吹各種樓市風向,但決定風向的其實是買房者。

  激流勇進,乘勢而上

  中原(湖南)房地産代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胡治鋼

  政策環境的全面利好,帶來樓市的復蘇,也帶動城市之間分化加劇,以北上廣深為代表的一線城市自3月開始便進入量價瘋長的狀態,市場回溫迅速,以長沙為代表的二線城市卻依舊在去庫存的路上掙扎,量漲價平是上半年的常態,而下半年還將會延續。

  今年上半年長沙六區住宅成交面積673.15萬平方米,同比漲幅67%;5月,單月成交量更是創下歷年月度新高,大環境的利好帶來了量的火爆;但是,價格卻並無多大起色。據湖南中原研究中心數據,上半年長沙六區住宅均價5884元/平方米,較去年同期還有3.2個百分點的跌幅,量漲而價不漲的最終原因還是在於存量。

  由於整體市場的供過於求,行銷重心由賣方偏向買方。現在正是變革的起步階段,重點在於抓客戶,而客戶的訴求多種多樣,尋找目標客群相當關鍵,精準和精確必將是未來行銷標配。當然,除了這些,包括上游的金融貸款,下游的家裝、物業等也均融合於現在的房地産行銷;同時,全民轉介、眾籌等低成本全覆蓋的快捷式行銷也是未來的一種趨勢。

  今年下半年成為長沙樓市關鍵的窗口期。按照我們測算,明年年初長沙樓市基本完成去庫存任務。屆時,才能稱得上真正的量價齊飛,市場回暖。

  房地産正式進入白銀十年

  長沙中地行董事總經理彭龍如

  上半年樓市從3·30新政到三次降息降準、下調營業稅和放寬公積金等,一系列的托市政策加力實體經濟,進一步助推了樓市逐步走出低谷,刺激了需求的釋放,支撐樓市有所復蘇。但同時,一二三線城市分化特徵依舊明顯,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量價齊升,高庫存、需求不足的二三線城市依然未能擺脫陰霾,像長沙上半年還是典型的以價換量為主。

  從大勢看,下半年貨幣政策和整體環境有望進一步寬鬆。從供應看,去庫存已有成效,近一年土地成交有所放緩,大企業拿地熱情和新開工量下降,中小地産企業或已並購或已逐步轉型,未來3年供應將呈現減少趨勢。從資金看,融資成本不斷降低,加之寬鬆新型金融模式增多,地産商已告別揭不開鍋的局面,資金斷裂風險有所緩和。從需求看,例如長沙近兩年以價換量導致樓盤減配或者降質的事件,已讓客戶認識到市場已觸底,明白一分錢一分貨,今後的交易量會趨於理性正常水準,觀望將逐步消失。但在繼續去庫存的要求下,價格應該不會有大的波動。

  總之,宏觀經濟大背景進入了新常態,樓市已經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正式進入“白銀十年”。不管是2015的下半年,還是樓市的下半場,還是謹慎理性、主動應對為妥。

  買方市場向賣方市場轉變

  置業通集團董事長鐘浩

  2015年上半年可謂是房地産市場真正進入白銀時代的第一年。從上半年整體市場來看,可以用四組關鍵詞來概括:政策促進、量漲價平、客量釋放、行銷轉型。總而言之,上半年是形成“國家政策放鬆,客戶的觀望情緒從濃漸變到淡,各開發商為了搶奪有限的客戶各出奇招、行銷轉型”的這麼一個過程。

  下半年的市場,從行銷者的角度來看,現在已經基本確立為由買方市場轉變到了賣方市場,故我認為:以前簡單粗暴單一的行銷模式一去不返,地産行銷變形的趨勢勢不可擋,各大開發商“扯皮打架”是必然之勢。從客戶的角度來看,現在國家政策不斷放鬆,又在各開發商的刺激下,客戶的心理防線已逐步被擊破,下半年相比上半年銷量還是會看漲。但對於開發商來説,我認為去庫存才是首要之務!

  新常態,辛常態

  大匠企畫董事長聶建湘

  從上半年樓市數據來看,不再是“幸福總是可望不可即”,而是很多項目已經搭上了幸福班車。早幾年我曾預估長沙樓市住宅的正常銷售數據,應該在日均300套左右。上半年約6萬套的成交,日均330套左右,如算上望城區,和上半年均價不到5900元/平方米等因素,我想上半年樓市基本面就是長沙樓市的“新常態”。

  至於下半年樓市走勢,還是很難判斷,但我想應該不會超過上半年的數據。首先,樓市的需求,不再是剛性為單一主旋律了,而是由多樣化的需求構成,甚至有些需求是因為某些項目資源和産品好而誘出的需求。其次,上半年的量還有些是去年積壓下來的,下半年需求不會有太多“積壓的需求量”了。還有房價方面,開發商大多已經到很低的位置,未來幾月基本沒有太多下調空間,促銷力度會減弱。

  下半年的樓市,業內雖有復蘇樂觀的態度,但大都知道,如果要有銷售好數據,仍然必須保持辛勤耕耘。辛勤的“辛常態”才能換來“新常態”。

  未來項目競爭將逐漸“兩端化”

  世聯行長沙公司總經理王培文

  長沙上半年市場在行業回暖的大環境下,整體溫和向好。成交量逐步回升,但庫存量依然高企,價格上升阻力明顯,在客戶需求和項目行銷層面出現明顯變化。

  首先,是客戶需求層面上的變化趨勢。湘江新區獲批使岳麓區價量指標出現正向上升,對河東及地市客戶的輻射力快速提升。限購的取消和限貸的放鬆等因素導致基礎改善型需求階段性抬頭。置業者的決策點從當前短期購買衝動轉變為考慮未來長期使用需求。對綠色建築、人性精裝、鄰里商業和社區文化的關注度明顯提升。

  其次,是項目行銷層面上的變化趨勢。當前客戶的購買週期明顯變短,難以實現長時間大規模蓄客開盤。暢銷項目多以月月加推、周周爆破、小步快跑的方式,均速跑量。原與地産有交叉業務的企業,如代理、電商等,聯合金融機構推出新型金融業務,充分激活已沉澱的房産資金。“網際網路+”的植入使當前行銷從線上大眾推廣向線下精準渠道進行轉化。

  對於下半年走勢,世聯行持謹慎樂觀態度,關鍵取決於“金九銀十”的實現。建議開發商在寬鬆環境下,加快庫存去化,快速回籠資金,在相對理性低位的土地市場上,尋求新的土地儲備。同時,未來項目競爭將逐漸“兩端化”,前端的定位精準性和後端的行銷創新性成為新焦點。

  兩極分化應未雨綢繆

  深圳黑之蛛廣告公司董事長張友林

  2015上半年,在降息降準等一系列政策刺激下,長沙樓市復蘇回暖。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1-6月,長沙六區新建商品住宅累計網簽59922套,同比增長58.82%,但上半年累計成交均價5884元/平方米,同比下跌3.22%。上半年在高庫存的壓力下,量漲價平,各開發商以價換量,以降低利潤甚至虧損為代價,套取現金流,求得生存,艱辛付出後終見到彩虹。

  2015下半年長沙樓市的主旋律還是以“量漲價平、去庫存”為主。上半年樓市城市分化已經日趨明顯,一線城市北京深圳一房難求,二三線城市由於庫存和人口流入量低等原因賣房艱辛;而下半年兩極分化將進一步體現到各樓盤,而非以區域為分界,長沙下半年樓市幾家歡喜幾家愁,將成為樓市常態。各開發商在下半年紅海肉搏戰中,如何笑到最後?一要系統性地整合項目資源,甚至重塑核心競爭力,比如與品牌公司合作開發、快速和周邊學校學位進行捆綁、增加市場需要的功能性産品等措施;二要加強網際網路創新推廣思維,通過事件、活動、圈層、跨界行銷等方式多維度地與目標客群建立溝通渠道;三需提供更多選擇的金融服務降低置業門檻,如首付貸,為準客戶提供首付貸業務,降低置業門檻,擴大客戶群體。

  2014樓市風雨過後,2015樓市已見彩虹。部分未過“生死線”的項目更應未雨綢繆,多維度重塑核心競爭力,才能在下半年的行銷大戰中立於不敗之地。

  本版文字整理/長沙晚報記者 林森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