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綜合解決 社會參與

  • 發佈時間:2015-06-26 06:34:2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們養老院建立以來沒有打過一次廣告,卻不斷地有人到府來問是否有空床位,因為我們常年處於滿員狀態,想進來的老人只能排隊等待床位空出來。”蘇淑閣説,“據我了解,10年前豐台區一共只有五六家養老院,現在已經有30家左右了。”蘇淑閣一邊説一邊拿出了一摞新開辦養老院的廣告宣傳單給記者看。

  在開放的市場中,資源總會向需求聚攏。據《中國老齡産業發展報告(2014)》預測,2014-2050年間,中國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從4萬億左右增長到106萬億左右,佔GDP的比例將從8%左右增長到33%左右,是全球老齡産業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

  而自2013年開始,政府密集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的利好政策,譬如降低養老機構床位數量門檻,規定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政府劃撥,提高養老機構建設補貼,促進養老服務人員隊伍建設,推動養老機構綜合保險等。然而,要想真正彌合養老床位供需錯位的鴻溝,政府的引導十分重要。

  “適合普通大眾需求的養老機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大力發展的養老機構。”吳玉韶説,“發揮托底作用的養老機構投入非常大,要求非常高,政府應該多發力。對於高端養老機構,建議交給民營組織、企業去辦,以滿足高收入老年群體的特別養老需求。”

  根據《養老機構管理辦法》,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應當優先保障孤老優撫對象和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等老年人的服務需求。民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採取措施,鼓勵、支援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或者個人興辦、運營養老機構。鼓勵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養老機構提供捐贈和志願服務。為此,我國將重點推進供養型、養護型、醫護型養老設施建設。到2015年,縣級以上城市至少要建有一處以收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為主的老年養護設施。

  “我國現有4萬多家社會養老機構,其中公辦養老機構佔多數,但不少公辦養老機構管理不善,效率低下,亟待改革。”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詹成付説。而與此同時,民辦養老機構由於資金缺乏,在硬體設施、服務項目等方面“先天不足”,難以吸引老年人入住,從而陷入“路越走越窄”的境地。

  對此,今年年初,民政部啟動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試點,要求改革試點單位在推行公建民營、探索轉企改制等方面先行先試。今年2月25日,國務院十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推進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體,對民辦養老機構提供的育養服務免征營業稅,養老機構在資産重組過程中涉及的不動産、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徵收增值稅和營業稅。

  這些措施的落實到位,將進一步降低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的門檻,增強公辦養老機構的活力,提高其效率,從而有效扭轉我國機構養老供需的結構性矛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