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養老機構安全管理 目前尚無專門的建築標準
- 發佈時間:2015-05-28 07:59: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5月27日,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人民醫院,71歲的吳中峰老人躺在病床上。吳大爺5月25日在康樂園養老院火災事故中受傷,身上大面積燒傷。本報記者 趙迪/攝
“河南魯山養老院的這場大火並不是個案,近幾年養老機構安全事故屢屢發生,反映出目前我國養老機構普遍存在的養老設施建設缺少統一標準,監管部門疏于監管,政府對於民辦養老機構政策和財政支援力度不夠等問題。”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陸傑華表示,失火的養老院都是簡易板房,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也居住在簡易板房裏,“這顯然不符合養老機構的建築與安全標準。”
中國青年報記者查詢相關法規後發現,我國目前尚無專門的養老機構建築標準。在消防安全方面,2012年4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民政部養老機構安全管理行業標準對養老機構的消防安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
但是實踐中,這一行業標準執行得並不理想。
2012年,福建省民政廳曾經對泉州市的養老機構執行這一行業標準的情況進行過調研,結果發現,在消防安全設備設施方面,泉州市幾個區的消防安全設施大部分是自行安裝,很少有通過公安消防機關消防驗收的;只有一些與公立醫院合辦的護理院等養老機構安裝了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滅火系統或室內外消火栓系統及防排煙設施,大部分中小養老機構和民辦養老機構均未安裝。而消防安全標誌牌及其照明燈具等基本未設置。
當時的調研發現,不少養老機構雖有消防器材,但設備陳舊,維護和保養無法及時跟進,且院內很多工作人員甚至不知如何使用,“形同虛設”;大多數養老機構並未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制度,多為機構內管理人員自查自糾,也未曾進行消防安全演練;在所調研的養老機構中,定期做消防安全檢查的僅佔28.6%。
陸傑華認為,僅有民政部門制定的行業標準是不夠的,“需要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來制定適合老年人的養老機構建築標準。”
申請設立養老機構,應當向許可機關提交建設單位的竣工驗收合格證明,衛生防疫、環境保護部門的驗收報告或者審查意見,以及公安消防部門出具的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合格意見,或者消防備案憑證。這是從2013年7月1日起實施的民政部部頒規章《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中的有關規定。
陸傑華表示,如果按照許可辦法的規定,魯山這家養老機構的消防驗收不可能合格,“但是這個機構一直在運營,監管部門的工作是存在疏漏的,不符合條件依然獲得了運營資質。”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養老部高級分析師成菲菲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從2013年7月1日起,《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和《養老機構管理辦法》開始實施,全國的養老機構的執業許可證變成設立許可證,全國民政系統開始按照兩個辦法中對於設立養老機構的有關規定,根據養老機構的申請材料,進行許可證換發工作。
據河南省平頂山市有關部門介紹,失火的養老院2010年獲得了平頂山市民政局的批准,“這説明,該養老院是在這兩個辦法實施前獲得營業資質的,那時民政部門對於養老機構的管理還是比較寬鬆的。”成菲菲告訴記者,他們在調研中發現,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換發過程中,很多地方都出現了“養老機構不符合兩個辦法規定,但是不能關停,如果關停了,入住的老人怎麼辦的問題,只好按照原來的條件繼續運營”。
另外,很多地方的養老機構,特別是處於經濟欠發達地區城鄉接合部的養老機構在申請換發設立許可證時,提交的材料中,往往出現消防驗收材料不合格的現象。
“這些地方的養老機構使用的房子,一般都是租用的民房,年代久遠、缺少基本消防設施。”成菲菲説。
2013年7月,黑龍江省海倫敬老院發生人為縱火事件後,民政部要求在民政系統開展安全生産大檢查,在全國的養老機構中進行安全隱患排查。
在排查行動中,各地發現了一些突出問題:一是安全意識不強,存在麻痹大意的情況,對工作人員和居住人員缺乏安全教育;二是內部安全管理崗位職責不細,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三是一些養老機構工作能力不足、工作人員素質不高,各地普遍嚴重缺乏專業社工、醫生和護理員等專業人員;四是養老服務對象矛盾糾紛化解機制不健全,對重點對象缺少心理疏導和安全管控。
讓人痛心的是,在魯山大火中遇難的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按照行業標準,這些老人屬於失能半失能老人,這也是我國目前最需要入住養老機構來養老的人群,但無論是對公辦還是對民辦養老機構來説,他們都是最不受歡迎的群體。”陸傑華説。
“收住失能半失能老人,會使養老機構的護理成本和風險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在公辦養老機構難以滿足需求的情況下, 民辦養老機構一定會考慮成本增加影響盈利,沒有政府政策和財政的支援,投入的護理力量就會打折扣,服務人員的資質、護理品質一定會下降。”
成菲菲告訴記者,從這幾年民政系統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我國養老機構的床位數量不斷增加,幾年時間裏,從200萬張增長到了500萬張,但是入住率卻在下降。
“這裡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真正需要入住養老機構的那些失能半失能老人,剛性需求得不到滿足,”成菲菲説,“我們在一些地方調研發現,不少失能半失能老人很難找到有護理條件的養老機構。”
據了解,目前我國很多地方對於民辦養老機構都採取了直接給予財政補貼的政策。
成菲菲介紹説,北京市目前對於民辦養老機構的補貼,按照每個床位計算,包括了一次性建設補貼和運營補貼。在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比如江蘇省和浙江省,已經採取了專項補貼的方式,如用於補貼消防設施建設,或用於補貼養老服務人員的聘請等。
“國家有政策,關鍵要看地方落實,在我國目前地方財力普遍難以滿足普惠制養老的情況下,對於失能半失能老人入住養老機構的財政支援一定要到位。”成菲菲説。(本報記者 王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