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新型城鎮化是形成經濟新常態的重要依託

  • 發佈時間:2016-01-13 19:35:39  來源:光明網  作者: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  責任編輯:王斌

  作者: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佔斌

  城鎮化是形成經濟新常態的重要依託,當下的中國城鎮化需要按照新常態的指引,走出一個健康發展的道路來,我們説中國的城鎮化也必須轉型升級、走新型城鎮化之路。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做出的重要講話時指出,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鎮化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緊緊圍繞提高城鎮化發展品質;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要傳承文化,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又要更好發揮政府在創造制度環境、編制發展規劃、建設基礎設施、提供公共服務、加強社會治理等方面的職能。

  同時,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對城鎮化提出了六大主要任務: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增強特色城市産業體系、增強中小城市産業承接能力,全面放開、有序開放、合理確定、嚴格控制(落戶);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要堅持自願、分類、有序。提高城鎮建設用地利用效率,提高城鎮建設用地集約化程度、耕地紅線、生態紅線。建立多元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 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 地方債券、政策性金融機構、社會資本。優化城鎮化佈局和形態,“兩橫三縱”的城市化戰略格局、一張藍圖幹到底 ,城市開發邊界、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提高城鎮建設水準,融入大自然、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留村莊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加強對城鎮化的管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規劃立法工作;專家型的城市管理幹部。

  城鎮化怎麼能夠適應新常態?我覺得剛剛閉幕的五中全會講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理念對城鎮化都非常重要。城鎮化有很多現實意義,城鎮化這張牌打得好,打出去、引進來,有助於中國穩定經濟,它是推動社會變革、改善民生創造的重要武器,同時也是我們掌握主動權贏得國際合作空間的重要砝碼,有利於我們在國際上樹立更好的形象,所以我們要走一個新型城鎮化的道路。

  新型城鎮化,“新”在哪?我覺得新一輪城鎮化就是要以人為本,體現公平共用包容化的城鎮化。“以人為本”在當下最主要的任務是推動人口的城鎮化,這也是在五中全會上習總書記專門講的到2020年我國戶籍人口由目前大概36%左右提高到45%左右。

  第二個“新”是要堅持五化同步,體現産業支撐、就業優先的城鎮化。“十八大”提出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最近又提出綠色、生態文明的五化同步,落到基礎上也應該是城鎮化要想搞得好必須要有産業特色,有産業的城鎮化才是靠譜的城鎮化,沒有産業做支撐的産業化將來可能就會出現鬼城和空城。所以我們講産業支撐很大的路是研究就業優先的問題,只有真正實現融合這個變化,才能走出一條比較寬廣的道路。

  第三個“新”體現在以城帶鄉、工農互惠的城鎮化。過去在這方面我們做了很多,但是如何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更好的加強城鄉互動、以城帶鄉,找到一條新的城鎮化發展之路,真正體現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實際上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第四個“新”是説堅持科學佈局,體現因地制宜,協調有序的城鎮化。城鎮化的宏觀佈局,“兩橫三縱”的佈局,以及城鎮化自身建設水準、管理水準都要提高。

  第五個“新”是説堅持綠色生態,和諧體現諧宜居的城鎮化。我們説中央提出綠色發展,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要讓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為全球生態安全做出中國的貢獻;讓城鎮化流著生態文明的血,流著綠色發展的血。這點對我們下一步的發展非常關鍵,無論是生態城市、綠色城市還是智慧城市都應該體現出承載力強、和諧宜居的城鎮化。

  第六個“新”是説堅持傳承文化,體現歷史文脈,民族特色的城鎮化。就像習總書記所講的,老百姓看得見山,記得住鄉愁。中國大地不能把中國大地變成外國設計室的實驗場,在城鎮化過程當中也有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最後一個“新”是説堅持制度創新,體現兩手結合,改革配套的城鎮化。制度的供給對一個國家意義重大,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對本著國家講,當然也是對各行各業都有覆蓋作用,只有一個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國家,這個國家將來才更好。新型城鎮化也需要制度創新,要體現市場和政府這兩支手不是互相費力的,而是要互相結合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要改革配套,繼續完善戶籍制度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城鎮住房制度改革、財稅制度改革、軍人制度改革、市政體制改革、行政區域化改革等等,只有改革做得好、做得配套,我們的新型城鎮化才能更閃亮的出現在中國大地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