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李揚:三方面入手建設長期信用機構

  • 發佈時間:2016-01-11 01:30:3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實習記者 彭揚

  9日,在第二十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原副院長李揚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將繼續“發揮投資的關鍵性作用”,下一步改革要注意發揮投資者的作用。

  李揚認為,如何支援投資是金融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總體來説,中國不缺資金,但資金監控、資金來源以及資金使用較差。新型工業化、城鄉一體化等依然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籌措長期資金依然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首要任務之一。

  期限錯配和權益錯配,構成中國金融體系的主要缺陷。李揚認為,資金期限的平均長度不到三年,使用時間為六年以上。由此出現了資金錯配問題,而金融就是要解決這一問題,但長期以來沒有一個穩定的機制能解決該問題。從資産端來説,就是要解決長期資本和股權資金的問題。

  李揚表示,我國需要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在股票市場中深化創業板、新三板改革,特別是滿足“草根”創業的需求。而在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中要解決好兩個問題,一要解決“草根”資本資金的來源;二要解決地方的資金來源。

  為解決投資問題,李揚建議,在新常態下,中國須建立一種籌集長期資金、籌集股權資金的體制機制。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建立長期信用機構,是建立此類機制的核心。

  李揚表示,建立服務於長期融資的長期信用機構可從三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二是完善城鎮化建設融資機構;三是改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條件,完善風險投資機制。

  此外,李揚認為,中國股權市場結構嚴重“倒置”。中國股權市場從主機板到區域型股權交易市場呈現倒三角形,越往下越少,越往上越多。美國則是正三角形,和事物發展規律相匹配,中國股權市場的倒三角結構必須改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