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鰲:經濟韌性,中美誰更強?
- 發佈時間:2016-03-24 13:1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斌
中新社博鰲3月24日電 (記者 李曉喻)全球經濟乍暖還寒,中美兩國經濟韌性有多強、誰更強,成為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上的熱點話題之一。
何謂“韌性”?
“韌性”一詞走紅,與當前世界經濟遭遇“多事之秋”相關。若隱若現的通縮陰影,持續疲軟的貿易投資,低迷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升的地緣政治風險,都使主要經濟體面臨壓力。
在與會者看來,所謂“經濟韌性”,就是一國經濟抵禦外來衝擊的能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朱民認為,經濟韌性包括三個維度:一是宏觀經濟具體指標,如政府負債率、經常賬戶盈餘情況等;二是靈活性,如匯率、市場的靈活性;三是市場的深度和體量。
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魏尚進更看重官方使用宏觀經濟政策工具的堅強決心。“需要的時候必須使用,這一點非常重要。”
中美經濟韌性哪國強?
全球經濟低迷之際,最大發展中經濟體和最大發達經濟體的韌性,備受關注。
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認為,中國經濟的韌性體現在大國效應。國土面積廣,資源豐富,人口眾多,“這些先天條件本身就決定了中國經濟韌性非常大”。此外,不少經濟指標仍然健康,政府調控能力和經濟政策穩定性強,也是經濟韌性強的體現。
“大國的確有更多優勢,因為經濟可能更加多元化,不像有些國家那麼單一。”魏尚進説。
美國經濟的韌性則更多體現在新增長點形成和經濟指標向好。美國2015年四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為1.0%,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上升1.3%,均高於預期。如春華資本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胡祖六所言,目前美國銀行業更加健康,家庭也從負債轉向有存款。
“美國的狀況比2008年時要好得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榮譽主席LeoMelamed説,“但中國經濟韌性不及2008年。”
那麼,眼下中美兩國韌性究竟誰更強?
“各有韆鞦。”魏尚進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美國經濟的韌性在於鼓勵創新的制度,中國的韌性則在於經濟增速雖然放緩但仍為中高速,有很多餘地可以調節,這是重大優勢。“比如,中國經濟增速如果降三個百分點還是很高,美國的話就成負增長了。”
如何提高經濟韌性?
2016年世界經濟的春天似乎還遙遙無期。“(全球經濟)增長未來幾年很可能保持平緩”,朱民指出,“所以增強韌性幾乎是所有國家的重中之重”。
與會者指出,要增強經濟韌性,中國需要在匯率、勞動力等政策上再靈活一些。
“匯率靈活是對於抵禦外來衝擊第一道防線”,朱民表示,中國朝這一方向前進非常重要,下一步應更加強調匯率機制的靈活性。
魏尚進建議中國提高勞動力市場的靈活度。他舉例説,《勞動合同法》有效保障了工人的合法權益,但在有些地方,這部法律“走得太快了”。此外,高額的社會保障支出也有點“拔苗助長”。
胡祖六也表示,中國政府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消除勞動力市場方面的障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