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李克強解讀經濟行穩致遠三方面動力

  • 發佈時間:2016-03-24 12:05:58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年會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

  中國網財經3月24日訊 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于3月22日至25日在海南博鰲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日出席年會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李克強表示,中國經濟要行穩致遠,不僅要平穩,更要有動力,起碼有三個方面的動力。

  李克強指出,動力首先來自改革開放。中國30多年快速發展的經驗證明,只要改革不斷推進,中國經濟就會持續前行。我們將繼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改革,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激發市場活力,使更多的人力、人才資源能在市場空間裏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政府應當繼續加大,或者説把重心轉移到事中事後監管,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強化智慧財産權保護,打擊假冒偽劣。公正公平的市場環境將會激發億萬人的創造力。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推進財政金融體制改革。比如,我們即將全面推開營業稅增值稅改革,這是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這個舉措不僅意味著給企業減稅,從全國初步估算,今年要給企業減5000億元以上的稅收,而且政策取向是支援服務業,尤其是研發性服務業發展。對他們來説,負擔會更輕。同時,這一改革還有利於統一稅制,讓財政稅收體制更加公開透明,便於社會監督。中小企業會從中得到更多的好處。在這個過程當中,可能因為經驗問題,還會出現一些波折,但是總的來講,我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講了,所有的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同時還要減費。政府這樣做,是放水養魚。在財政收入下降的情況下,我們依然願意用短期財政收入的“減”換取持續發展勢能的“增”。這本身表明我們創造活力激發活力的決心,也表明我們財政擁有一定的空間。

  在金融領域,我們還會推動全方位監管的改革,更有利於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我們還在探索怎麼用市場化的辦法進行債轉股,逐步降低企業杠桿率。開放也是改革,我們將著力推動對外開放,包括有序擴大服務業、金融等領域的開放,把中國進一步打造成範圍更廣、環境更優、外商投資最佳目的地。我記得前年我在這裡宣佈過,適時啟動“滬港通”。今年我在這裡宣佈,今年要擇機推出“深港通”。這些都表明,中國的資本市場在不斷地對外開放。人民幣會在合理均衡的水準上保持穩定,中國是負責任大國,中國發展基本面決定了人民幣不具備、也不會有長期貶值的可能。

  中國將按照主動性、漸進性、可控性原則推動匯率市場化,但是絕不會用貶值來刺激出口,那樣刺激出來的不是高品質的産品,不是給企業注入勇於競爭、敢於創造的活力。我們要向世界推出逐步升級的、中高端産品。

  李克強強調,第二個方面的動力來自於調整結構。這是經濟轉型的關鍵。我們要積極發展新經濟,大力培育新動能,改造和提升傳統動能,形成發展的“雙引擎”。在推進過程中,去産能是做減法,重點是做好煤炭、鋼鐵等困難行業的去産能。另一方面,要做加法。要培育新的增長點,發展新經濟,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這就需要進一步發展服務業、高新技術産業、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減法當中確實有一些職工需要轉崗安置,但是由於這幾年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産生了許多新業態、新産業,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也為傳統産業改造提供了條件。

  同時新經濟和傳統結合也可以提升傳統動能的水準。要利用市場倒逼機制,政府引導扶持職工再就業,暫時有困難的,基本生活能夠得到合理保障。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經在擔負這方面的責任。中國還在城鎮化加快發展進程中,這是中國最大的內需所在。這方面基礎設施投資,尤其在中西部的有效投資需求還很大,這有利於為消費升級和民生改善排除障礙、優化環境、創造條件,也有利於農業現代化。

  第三個動力來自改善民生。發展的成果最終要體現在民生改善上。反之,民生改善帶來的就業增加也會促進消費,有效拉動經濟增長。正所謂民生倒逼發展,發展檢驗改革。前天下午我到三亞旅遊中心去考察,有一批大學畢業生在圍繞著旅遊業做“雙創”,給我很大的啟發。他們不僅在導遊服務和運用網際網路推銷旅遊項目方面下功夫,而且在一産方面搞觀光旅遊,比如把種植的玫瑰花提取精華變成化粧品進行現場銷售,在椰子林創造開椰子的新工具,不是傳統的刀砍,而是用一個很精緻的鑽頭鑽孔下去,把吸管插到椰殼裏,讓食者享受美味。同時他們還把椰殼加工成廚房用具,像水勺;他們還做了很多工藝品、旅遊紀念品。這説明旅遊産業不僅僅是服務業,在新經濟的發展過程當中,它已經覆蓋一二三産業,本身就是綜合性産業。

  李克強表示,在中國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國家水準的狀況下,人們的消費需求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面對這些消費需求,新的工業品、農産品會帶動新的經濟,也會提供更為廣闊的就業空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