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人大代表:鋼鐵業供給側改革不是單純去産能

  • 發佈時間:2016-03-11 10:45:42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李保金  責任編輯:張少雷

  在供給側改革的實踐中,冶金鋼鐵行業率先面臨考驗。“當前大家有目共睹的是冶金企業産能過剩。一談到冶金企業的供給側改革就是去産能,但我不完全這麼看。”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程並強在“對話新國企·加油十三五”訪談節目中表示,“供給側改革不是單純的去産能,核心是使産品更適應社會的需要,適應市場的需要。”

  “冶金企業,特別是鋼鐵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企業,冶金是工業的基礎。鋼鐵企業為共和國的發展,特別是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程並強表示,“鋼鐵企業的供給側改革,當然首先是把一些附加值不高、能耗大的、富餘的産能去掉。但是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是如何使産品更適應社會的需要,適應市場的需要。”

  “我們的鋼鐵企業在産品換代升級過程中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現在有一些鋼鐵産品也是暢銷的,在供給側改革過程中,要把去産能和結構調整結合起來,把去産能和市場開拓結合起來,比如東南亞市場,‘一帶一路’相關市場,怎麼與走向國際市場結合起來,要將這兩個結合到一起進行供給側改革。”程並強認為。

  “除此之外,去産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要大力打擊假冒偽劣産品,現在社會上還是存在假冒偽劣産品擠壓正規産品的情況。”程並強補充道,“總之要把去産能、結構調整、市場開發,特別是‘一帶一路’相關國際市場開發和市場的治理結合起來。同時,要在去産能過程中妥善處理好職工安置,保證社會的穩定。”

  對於在去産能過程中企業應該怎麼做的問題,程並強表示,“首先,我們在國家鋼鐵年産能4至5億噸的時候,就提出轉型的問題,由冶金施工企業轉向市政、民建、交通等領域,所以這些更廣闊的市場將成為中冶集團基本建設的主戰場。其次,提升我們的工程承包企業的服務範圍,由單一的工程施工承包轉向工程承包加工程服務,由産品型企業轉變為産品加資本運營性企業。我們在七八年前就開始跟政府合作一些BT項目,現在跟政府也在合作一些PPP項目。”

  “總之,我們從冶金轉向非冶金,從生産型轉向生産服務企業,從産品經營轉向産品加資本服務企業,通過有效轉型提升,實現經濟效益增長大於規模增長,同時做到職工收入同步增長,這就實現了提質增效。”程並強表示。

  中國五冶集團有著將近70年的歷史,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中冶的核心子公司,是集工程總承包、鋼結構及裝備製造、房地産開發、項目投資為一體的國內國外大型綜合企業集團公司。擁有房建和冶煉雙特級資質,參與了以寶鋼為代表的國內主要鋼鐵企業的建設。

  “作為國有企業,特別是作為央企來説,首先要把企業的發展融入到國家的發展戰略中,使自己的發展方向和國家發展戰略一致,國家發展戰略指明未來的市場,也是國有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當前談到的城市建設、地下管廊建設、美麗鄉村、海綿城市、環保綠色建築和‘一帶一路’倡議,這些都是企業的發展機遇,也就是把企業融入到國家戰略,尋求自己的發展機會。”程並強稱。

  “中冶集團最近圍繞國家發展戰略,憑藉多年的技術積澱,把在冶金等工業領域對‘水電氣’的技術優勢延展到民用市政領域,率先設立中國中冶管廊技術研究院、海綿城市技術研究院、美麗鄉村與智慧城市技術研究院,成立國內首家管廊專業化公司,設立國內首支千億級城市綜合管廊産業基金,全力搶抓新興産業市場機遇,搶佔戰略制高點。”程並強介紹稱。

  “中冶集團提出‘做冶金建設國家隊、基本建設主力軍、新興産業領跑者’新的發展戰略,實際上就是提質增效的具體體現。”程並強表示。

  雖然中國五冶的轉型思路非常清晰,但是在推進的過程中仍面臨著諸多難題需要破解。程並強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提高全要素生産率,要想讓我們的産品更有效率,使得我們的建築成為百年建築,我最大的困惑是由一個生産型企業向生産服務型企業轉型過程中,國家的有關政策、法規還不配套,所以企業想轉型提升將會受到政策性影響。”

  具體來講,程並強表示,“由生産型企業轉型服務型企業,實際上就是從施工總承包向服務總承包轉變,我們現在的施工企業大多數的工程建設還延續著國家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組織模式,就是將設計、勘查、施工、設備採購分段招標,甚至有的更是把一個工程承包分成若干個標段,結果從政府的採購來看,採購程式沒問題,低價中標了,但只是對過程負責,沒有對整體負責,沒有對結果負責。”

  除此之外,“工程款的支付存在著誠信問題,無論是大企業、小企業,還是國有企業,要營造誠信的環境,大家都依法經營、按合同辦事,這個問題可能就解決了。”程並強補充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