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三會監管模式將迎變革 央行能否主導存爭議
- 發佈時間:2015-12-07 18:15:39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責任編輯:王斌
一行三會合併 央行能否主導存爭議
文章導讀: 時隔22年,剛剛過去的11月再度成為中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最鼓點密集的一個月。
【宏觀·政策】金融監管“巨無霸”來了?
時隔22年,剛剛過去的11月再度成為中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最鼓點密集的一個月。
1993年,國務院發佈《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為分業監管體制奠定基礎,金融監管開始籌謀從央行“大一統”走向“四分天下”的格局。待後來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相繼落地,這一籌謀過程整整延續了10年之久。
今年11月以來,越來越壯大的呼聲圍繞著金融監管由“四分天下”回歸“大一統”的體制改革。從寫入月初公佈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到國務院新聞辦吹風會上流露訊號,再到“人民幣先生”周小川在月底的表態,重頭部委幾乎集體開腔發聲,關於順應新形勢的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消息不斷。
據記者了解,目前主流的設計方案分為兩種:一是“一行三會”(指央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合併,成立金融監管局;另一種是由央行牽頭成立監管協調機制。無論哪一種,中國金融監管體制都將打破“九龍治水”的現狀,金融監管名副其實的“巨無霸”可能應運而生。
最高決策層為改革“站臺”
11月4日面世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修改現行金融監管框架的決策意圖首次明確地躍然紙上。其中,“改革並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的表述,被廣泛解讀為中國金融監管體系改革已經提上議事日程。
5天之後,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吹風會上,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提到,要對現行金融監管體制進行改革,具體改革方案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制定。再次坐實了現行“一行三會”的監管模式將迎變革,並體現出最高決策層的重視程度。
11月13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公開建議,要把“一行三會”合併為統一的綜合監管機構,設立中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更細節的表態出自央行行長周小川11月25日刊發在《人民日報》上的《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一文。作為“一行三會”中最核心的機構掌舵者,周小川撰文強調,將“加強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建設,加強統籌協調,改革並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
市場據此判斷改革步履已近。
“強化綜合經營監管,實現新型金融業態監管全覆蓋。強化對金融控股公司,以理財産品、私募基金、場外配資等為代表的跨行業跨市場交叉性金融業務監管全覆蓋。”周小川在文中如是寫道。
而近幾年金融業態的變化正是金融監管體制思變的重要內因,目前由多頭多級監管機構負責不同監管領域的模式已不再適用於金融混業經營的現狀。
地方銀監部門的一位權威人士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分析稱:“過去金融機構業務的交叉很少,分業監管體制誕生於我們國家金融體系還很稚嫩的階段,優勢是能夠阻止金融風險在不同金融機構之間的傳遞。”
由於金融創新的不斷發展,不斷有新的金融衍生品出現和金融業務交叉。“比如銀保渠道可以在銀行櫃檯出售分紅類保險産品,在分業監管的制度下,是由銀監會和保監會分別負責,存在重復監管和監管盲區。”上述人士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再比如不斷出現的網路金融公司、金融控股集團等,金融業務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現有的分業監管體制顯得力不從心。”
記者注意到,原先傳統的以保險業務為主的公司如今旗下綜合了信託、證券、基金、期貨、網際網路金融、租賃業務等,許多銀行也發展成了擁有眾多金融衍生品的投融資平臺,相互滲透的跨界混業經營與現有分業監管體制已經不相相容。
一位在銀行從業超過20年的資深人士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現有體制下,央行在執行貨幣政策的同時仍然具有監管職能,和‘三會’的監管職能存在一定重疊,比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對央行和銀監會上報同樣的報表,金融機構發生的風險事件、案件也同樣要上報不同監管機構所對應的監管部門,這就造成了重復監管,效率低下。”
A股震蕩加碼改革決心
有媒體稱,直到今年6月爆發的A股深度調整,才倒逼決策層加快改革的步伐。尤其是A股這一輪清配資、去杠桿,産業資本、私募、高凈值客戶,主要採用兩融、傘形信託和單一結構信託工具;散戶主要採用網際網路平臺和系統分倉模式的工具,都超過了傳統金融生態覆蓋的品種。
可以統計的是,頂峰時期兩融餘額有2.3萬億元,機構預計場外配資規模約1萬億元。而信託的監管權在銀監會,兩融的監管權在證監會。杠桿資金規模究竟多少卻無從得知,具體投向也很難追蹤,在實際清理配資中,券商和信託的一些口角也暴露了分業監管的軟肋。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曾撰文指出,金融業分業監管已無法適應混業經營的需要,很多短期資金成為國內遊資,在各金融市場尋找套利機會,成為這一輪股市大幅震蕩的重要助推力。
記者調查還發現,A股深度調整時期配資過熱的背景就是它還處於法律缺失的真空地帶,當時一支“生力軍”就是P2P網貸平臺,至少有20多家P2P公司涉及配資業務,比如富門理財、六合資本等,通過APP 10分鐘就能完成配資。當時溫州規模大的線上資金超過了10億元。
而P2P卻是現有監管體制下的盲點,因為是新興的金融機構類別,行業的監管細則遲遲沒有出臺,配資平臺在配資過程中資金使用的不確定性也增加了平颱風險,這些都加大了現有監管體制的運作難度。
據記者了解,配資人將資金打入由P2P平臺管理的賬戶內,P2P平臺可以隨時動用其中的資金,資金池就此形成。銀監會雖然曾對P2P平臺建立資金池嚴厲禁止,想要規避資金池形成後存在卷款跑路的可能性,但由於同時涉及資本市場運作,監管效力並不明顯。
學者宋清輝表示,“單靠銀監會、證監會一己之力難以實現對網際網路金融、私募基金等配資模式進行全面監管,這就需要多個部門的協作,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超級金融監管機構。”
方案之爭
除了將“一行三會”合併這一方案之外,也存在另一種方案,就是保留“一行三會”,在其之上成立一個金融監管決策委員會,同時確立央行在金融業監管中的主導地位。目前輿論對於兩種模式的優劣之分相持不下。
有人擔憂,如果將“一行三會”合併成立監管“巨無霸”,可能形成監管壟斷。記者了解到,當前實行的多個監管機構分業分層的金融監管體制下,中央和地方多個監管機構擁有不同的監管權力,“三會”及其派出機構之間、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機構之間存在競爭機制和模倣動機,其實是有利於防止出現監管壟斷的,未來走向“大一統”確實存在壟斷之虞。
但不贊成成立金融監管決策委員會的觀點則認為,這種形式只是聯席會議的2.0版,儘管平衡了“大一統”和“四分天下”兩種格局的缺陷,但顯得相對中庸,主要的問題在於四大金融監管機構均為獨立的正部級單位,自成系統,利益取向也不盡相同,即使建立協調決策機構也可能難以令決策落地推行,未必會有很好的決策效果。
更多觀點指向監管改革的本質,單純的加減法並不能夠一勞永逸。曾擔任過央行副行長的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公開表示,監管的問題不是簡單合併能夠解決的,“要破除地盤意識,才能在金融業實行功能監管,在資本市場上實行統一監管。”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奚君羊表示,“從前景來看,還是有很漫長的路要走,因為現在我們的金融監管從很大程度上是被動的,而不是主動地推進,由於市場化不充分,出現了問題,政策才會被迫做一些調整和改革,資本市場建立已經20多年,但是市場化程度仍然很低,所以如果從未來發展的時間跨度來看,我估計至少還要10年才能比較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