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基金 > 基金看市 > 正文

字號:  

華夏基金:新一輪新股發行制度呈現多重亮點

  • 發佈時間:2015-11-09 09:49:2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證監會重啟新股發行、進一步完善新股發行制度呈現多重亮點。此次新制度針對上一輪新股發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推出多項措施予以積極完善;同時,重啟IPO,有助於恢復股市直接融資功能,利好資本市場中長期健康發展。

  新制度針對鉅額打新資金,取消現行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更改為確定配售數量後再進行繳款,監管理念與海外成熟市場進一步接軌。此舉將有利於提高資金利用效率,避免前期新股申購凍結資金對市場利率的衝擊。此外,此前打新無風險收益率高,增加配置其他資産的機會成本,新規下打新資金門檻限制降低,打新收益率或將下行,對於股市資金面影響進一步縮小。因而,從資金面看,新制度有助於避免打新對銀行間市場與股票市場的抽血效應。同時,新規定要求公開發行2000萬股以下的小盤股發行一律取消詢價環節,由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協商定價,直接向網上投資者定價發行。此舉有助簡化發行程式,提升發行效率,切實有效降低了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除上述兩項新規外,新股發行制度亦圍繞強化仲介機構責任、加大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等方面提出對應措施。

  另一方面,重啟IPO、恢復股票市場的融資功能,有助於降低實體企業的融資成本,亦有益於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由間接融資轉向直接融資,是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大趨勢,為實體企業提供直接融資,也是二級市場的基石功能。重啟IPO,通過新股發行推動資金流動,為實體企業的健康發展配置資本,改善融資結構。尤其在當前宏觀經濟的下行週期,銀行惜貸現象突出,間接融資的實際成本仍偏高,IPO能有效改善企業融資難的困境。

  符合市場需求的新股發行,不僅是資本市場正常、穩態運作的前提,也是資本市場反哺實體經濟的切實保障。當前,股票市場進入自我修復、自我調節的階段,市場逐步趨於平穩,輔以更為完善的新股發行規則,投資者對於重啟IPO無需恐慌,相反,更應該關注重啟IPO對於增強市場活力、改善融資結構以及推動實體經濟的作用。

  證監會公佈進一步完善新股發行制度,並將重啟新股發行,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三方面因素:

  其一,恢復股票市場的股權融資功能,是在當前企業融資結構由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轉變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有助於支援産業升級和推動轉型創新,解決當前實體經濟中存在的融資難、融資貴和杠桿高的問題。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推進股票和債券發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桿率。此次重啟IPO,既有利於發展股權市場,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也有助於推動當前實體經濟的發展。

  其二,此次重啟IPO,需要關注的最重要特點,在於相應發行制度改革和機制完善。取消新股申購預先繳款的制度,有利於提高資金利用效率,避免前期新股申購凍結資金對市場利率的衝擊;而且市值配售的方式不變,可提高投資者對二級市場股票的配置比例,對二級市場的影響偏正面。公開發行2000萬股以下的小盤股發行一律取消詢價環節,有助於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加強對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建立攤薄即期回報補償機制,要求首發企業制定切實可行的填補回報措施;此舉有效的維護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其三,7月初暫緩安排新股發行,是基於當時市場出現異常波動,暫停IPO及時減輕了對彼時相對脆弱的市場情緒衝擊。近期股票市場逐步企穩,交易量復蘇回升,投資者情緒漸趨平穩,在流動性整體維持寬鬆的大格局下,重啟IPO的條件已經成熟。9月以來,上證綜指漲逾10%,深圳成指漲逾20%,其中,創業板指上漲近40%。IPO暫停是在極端情況下的應急手段,也是避免流動性危機的緊急舉措,在股市企穩之際,重啟IPO是必然的選擇,尤其完善後的新規定有效解決了前期IPO過程中出現的若干問題。同時,從過往經驗看,增加新股供給,新的投資標的有助於為市場注入活力,投資者亦需要更多優秀的企業,以增加配置的多樣性。因而,穩定的市場環境與更趨完善的發行制度下,投資者對於重啟IPO不必恐慌。

新股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七一二 43.81 9.99%
2 西菱動力 27.89 4.69%
3 德邦股份 22.51 4.46%
4 原尚股份 29.43 3.88%
5 明陽電路 43.20 3.40%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盈趣科技 81.13 -4.21%
2 華夏航空 37.65 -4.00%
3 潤建通信 56.00 -3.16%
4 倍加潔 51.19 -2.88%
5 奧飛數據 75.28 -2.87%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